校外舞蹈教育模式初探

时间:2022-09-12 07:21:45

校外舞蹈教育模式初探

(厦门市思明区青少年宫 福建 厦门 100142)

摘要:当前,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日趋攀升,这也包括对校外教育、对校外教育机构的强烈期待。尤其是素质教育理念、美育教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时候,校外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美育教育职能和特殊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如何构建既符合公众期待,又适合青少年成长的特殊性机制,成为我们校外教育机构从业人员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校外教育 舞蹈教育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78-02

相对于全日制学校的教学活动,校外教育机构与全日制学校在职能、运作及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实际意义上的差异性,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差异,深入地研究这种差异,并有效地利用这种差异,从差异的探究中,探寻出新的教育模式,形成一套可以有效服务于校外教育机构,特别是校外艺术教育的模式来。

所谓教育模式,是人们对教育进行有效实践而采取的一种教育策略的集合体系。教育模式是当下教育界广泛运用的一个术语。作为一个概念,教育模式所要表现的有两层意涵:当一种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运行程序和方法,就必须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形式,教育也不例外;教育形式、教育层面、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人们力图去抓住关键要素,并进行简洁的概括归纳,而后形成了策略和程序,这就是教育模式。就此意义来看,教育模式就是人们在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产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方法,是教育方式、教育策略、教育理念溶于一体的实践模型。再从实践层面上来认识,教育模式就是由一定课程指导下的,课程内容及其进程和安排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特定组合方式,是从大量的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意识、观念和整套操作方案的总称。

由此可见,教育模式对于教育实践除了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还有实际的实践意义,对校外教育机构来说,这种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更是急需进行探究并尽快形成。

在形成校外教育机构的艺术教育模式的繁复过程之中,有三个环节是连环相扣的,认知是基础、实践是关键、创新是出路。认知的深浅,将决定实践的成败;实践的成败,将作用于创新的可能;创新的可能,又将影响新一轮的认知。那么,如何寻找到校外教育机构的艺术教育模式付诸于实践的方式和途径?本文拟从校外舞蹈教育模式的实践,谈一点个人的思考。

一、“直接性认知”向“间接性认知”的过渡

少儿是人生成长最重要的阶段,少儿的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门类,是让少儿在舞蹈中感知美与愉悦,从而激发少儿自身的创造潜能,舞蹈为他们搭建一座通向美的桥梁。中国现代心理学家刘范先生认为:在理论上,人的认知大体区分为3个范畴:感知、表象、概念。人的实际的种种认知,都由这三者所组成。儿童认知发展就是认知结构的动力变化,包括各个认知成分和它们之间关系的变化。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志认知结构的质变,是它的主要认知成分的更替。认知发展的动力来自认知结构内部的矛盾性,主要的发展动力是直接性认知与间接性认知之间的矛盾。

刘范先生的理论让我们得到一种启示,就是要巧妙地利用儿童认知发展认知结构的动力变化,为我们校外教育模式所用,使之成为推动少儿认知发展的原动力,促进校外教育模式的形成。

如何主动、有作为地进行“直接性认知”向“间接性认知”的过渡?教师的启发诱导就是“渡河之舟”,如在学生学习舞蹈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观看一段独舞,让学生把自己感知到的和记忆与想象的形象内容,通过体会、模仿,再进行塑造与表现。这个过程,就是从生动的直接的认知、直观的感受、到形体的模仿、情感的体会的过程,学生就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并运用了认知的力量、动力,从而激发出内在的创造潜能,实现了“直接性认知”向“间接性认知”的过渡。

实现“直接性认知”向“间接性认知”的过渡,符合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发展程序。设想,如果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时直接采用间接性认知,这就是使用“注入法”,直接模仿理性知识与舞蹈技能,这就失去过渡的铺垫,缺少了“直接性认知”的重要环节。由于缺乏直接观察的教学训练,理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的基础,这将违背认知事物、认识发展的规律。

“直接性认知”与“间接性认知”作为艺术教育技艺培养的一种教学手段,所强调的是让孩子在感知中去发现自我,感受美,然后不知不觉当中开启身体和情感的天性,从而调动自身的潜能,这也是艺术教育模式形成的基础之一。

校外舞蹈教育就是一种构建少年儿童认知的美育过程,让孩子参与舞蹈的过程,自然地挥洒自己的天性,而不是机械地仿效和无意义地重复成人的东西,是将自己作为认知中的动态对象,用肢体动作融入自己的认知活动,感知美的世界。

二、“技艺型教学”向“审美型教育”的转移

当我们都认同舞蹈教育的目的是,让少儿在舞蹈中感知美与愉悦,激发少儿的创造潜能的时候,我们就要正视目前我们校外舞蹈教育存在的重“技艺型教学”,轻“审美型教育”的问题。

少儿舞蹈教育在中国发展非常快速,让我们看到了少儿舞蹈教育的各种难度与精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长期以来,我们在推动少儿舞蹈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舞蹈教育越来越强调技艺化,而渐渐偏离了少儿舞蹈教育的宗旨和目的。这与当前艺术教育的定位以音乐(含舞蹈)和美术为内容的教育与教育手段的采用有一定的关联,即强调教学生学一种技艺、会一种本领。依照这样的教育要求,所形成的教育模式就会倾向于技艺型的。但今天我们在探讨校外舞蹈教育模式时,是不是应该调整我们的思路,回归本体和宗旨?探讨校外舞蹈教育模式,我个人更强调要通过艺术活动激发少儿的情趣,让他们感知、体验美感。我们都知道艺术教育活动的作用不外乎有四个方面:一是能有效地促进感知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二是促进智力发展;三是促进身心发展;四是开发创造力。那么,我们的舞蹈教育也不能例外应该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

在实践中,学会技艺似乎比较容易,但要在实践中让孩子们学会感知美,并不是唾手可得,因为,我们的校外教育机构确实是比较注重技能的模仿和训练,而忽视审美和创造力的培养;重视灌输知识技能,忽视情感体验和态度;重视教师对艺术活动的评价,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

以现有比较功利性的艺术教育形式为例,在师生的互动这个教育评价形式中,老师多以好与差来界定艺术教育的成效,这样传统式的划分评价,确实束缚了学生美的能力的开发。再则,不太强调艺术与生活关联,弱化学生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基本处于技艺学习的窠臼中,难以从技艺的学习过程中感知美、体会美、欣赏美。这样所导致的后果是:学生艺术技艺水平上升,艺术感受力下降,更重要的是没有教会学生审美的判断能力。凡此种种现象,说明了我们的艺术教育实践是不完整的,这样的艺术教育实践亟需进行改进,需要形成一种技艺培训与审美培养并举的实践性校外艺术教育模式。

那么,校外教育机构该如何进行这一个“技艺型教学”向“审美型教育”的转移呢?我个人认为,应该重新审视我们对少儿舞蹈教育的认知,提升我们的认知,即开发少儿美的感知能力,发挥少儿纯真的天性,比把少儿训练成舞蹈的“工具”更为重要。我们所要寻找的教育模式,就是一种适合少儿天性与特点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感受舞蹈的快乐,在快乐中舞蹈,而不是机械地模仿老师的动作。所以,我们要紧紧扣住艺术教育实践环节这个关键,实现从“重视技能模仿”到“审美教育体验”的转移,摒弃“以技艺训练为中心”的观念,把“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教学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的舞蹈教育才能达到我们艺术教育的终极目的。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要将“技艺型教学”“审美型教育”进行融合,设定可望可及的教学目标、途径、方法,使技艺的教学始终突出美育的内涵,使审美的情趣与内涵贯穿于技艺教学的全过程。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切忌揠苗助长,一定要遵循孩子的自己规律、年龄段的特点,且不可订立难以企及、脱离孩子特点的审美标准。同时,要将“审美型教育”适度提升,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学会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情操修养。

实践在校外教育机构的艺术教育模式中,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地、合情地实践,对于受时空所限的校外教育机构的艺术教育活动很重要,而在形成有效的教育模式中,实践还需有规范、有规划、有监督。

三、“收敛式回归”向“发散式张扬”的跨越

当我们紧紧抓住少儿舞蹈教育的终极目标时,我们的舞蹈教育思维就会变得更加开阔,创新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会有一种想突破原有艺术教育模式的真切渴望。在教育竞争激烈的当下,实施艺术创新教育,是新时期校外艺术教育的全新要求,如果缺乏创新,艺术教育就会失去活力。在这样的主导思想下来构建具有创新意义的新型校外教育术教育模式,就会有比较清晰的思维导向,也才能将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校外教育艺术教育模式结合起来,体现出现代教育科学的特质,这对校外教育实现理念到实践的跨越,有着十分积极的推进作用。

如果说,“发散式张扬”是校外艺术教育进行创新的运作方向,是校外艺术教育模式的推进器,那么,“收敛式回归”则是对其运作方向保障、完善推进过程,起着不断矫正作用。在教育实践中,“收敛式回归”和“发散式张扬”都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收敛式回归”所表现出的工作稳态与“发散式张扬”所呈现的工作锐度,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只是在教育实践中“发散式张扬”的占据较为高端和表现强势的地位。

我们也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收敛式回归”和“发散式张扬”,通过心理学的分析,可得知,人们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正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的两种重要方面。因为,发散性思维能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作为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它有其辐散性、求异性,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而收敛性思维处于相对应的位置,却也存在位差,但不是对立概念。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能科学地利用、进行互补式利用。

目前,我们的校外艺术教育的基本形式与教育模式,大多还困守、自闭在传统教育模式为主的框框套套之中,如何实现以“技艺的培养为中心”的观念向“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观念跨越,就是新时期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众所周知,传统的校外教育艺术教育教育模式认为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能够做到教会学生技艺,获取要领,就是完成教学活动。部分老师的教学过分强调对技艺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性的练习,而忘记了少儿舞蹈教育的目的,所教授出来的学生就会成为录像机、照相机、录音机或是复印机,与有创新意义的目的相差甚远。

要实现“收敛式回归”和“发散式张扬”的跨越,应该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对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培养、训练。在课型的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孩子的眼睛去感受舞蹈,用孩子的情感去理解舞蹈,用孩子的身体去体会舞蹈,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模仿大人的动作。例如,校外舞蹈教育的教师基本上是女性教师,许多家长不愿意男孩子去学舞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男孩子长时间地模仿女性老师的动作,在人格的形塑方面会出现性别的偏离。那么,如何纠正这种偏差呢?我认为,在课程的设计上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动作模仿,就要多从男孩子的心理和特点出发,让男孩子多看一点男性的舞蹈资料,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们的动作与行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判断选择接受男性之美,充分感受男性身体与舞蹈的自然对接与联系。第二步是激发让男孩子的想象,发挥他们自身的特点,不要限制他们的发挥。第三步则是启发他们对舞蹈的内容和美的理解,当孩子对所表现的舞蹈有了亲身的体会,他们就会自然而然从身体和动作里散发出男孩子应有的健康之美。我们的舞蹈教育,就是要让如男孩子在接受舞蹈教育之后,突显男孩子的阳光与健壮,而不是接受舞蹈教育之后,弱化了男性特征,增加了女性化色彩,而“收敛式回归”和“发散式张扬”的跨越,将会给予我们舞蹈教学新的思考。

要实现“收敛式回归”和“发散式张扬”的跨越,还得考虑将多种感官的刺激与感受进行交汇,以启迪学生的创造力。老师要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已有的先进的教学内容,自己动手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将多种感官活动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能看、能听、能动手的全新教学情境。

创新,作为校外舞蹈教育领域所形成的教育模式,应该讲求师与生的互动、将日常训练与教师辅导,使之融为一体;应该凸显技艺与情操、技艺与艺术修养的相辅相成,使之内化为创新的原动力。

四、结语

教育模式的探索势在必行,全日制学校的探索仍在进行,仍未形成或仍未完全形成,而作为校外教育机构,教育模式的探索也刚刚起步。从教育学的观点来认识校外舞蹈教育,我们就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模式的产生,必须符合教育规律,而教育模式的实质就是让人们易于把握教育规律的一种最佳方式,它将简明高效地为人们提供一种把握教育规律运行的程序或者步骤。教育模式是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认识的一种理性操作策略,是帮助人们尽快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途径。既要符合规律,又要可操作,对于校外教育机构来说,教育模式更显其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舞蹈教育的思考[J]. 张晓红. 教育探索. 2009(07)

[2]校外舞蹈教育现状与发展初探[J]. 闫小飞. 内江科技. 2009(06)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巧用比喻,让信息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