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氨溴索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09-12 05:18:39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氨溴索的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氨溴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给予两组患者控制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30 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7~10 d为一疗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30%(21/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91%(17/23),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

中图分类号 R5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2-0023-02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气管或支气管黏膜以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发作都会进一步破坏支气管结构,令患者感染的几率增加。在临床治疗上,在常规抗感染的基础上,减少痰液分泌同时加快痰液排出来维持呼吸顺畅[1]。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56~81岁,平均(62.2±7.3)岁。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55~83岁,平均(64.1±6.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草案)》中的诊断标准。患者在住院前1周症状加重,伴有黏液脓性痰或者脓性,痰量剧增并且不易咳出;排除伴有心、肺、肾等其他疾病,同时排出治疗药物过敏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强力抗生素,以控制感染、解痉平喘以及祛痰镇咳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30 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溶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2次/d,7~10 d为一疗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喘息、咯痰、咳嗽等症状消失,显著提高排痰效果,分泌物明显减少,肺部音消失,通过胸部X 线片表现病理症状消失;有效:喘息、咯痰、咳嗽等症状显著减轻,痰量较之前减少,肺部音减轻,通过胸部X线片显示病理症状好转;无效:喘息、咯痰、咳嗽等症状基本没有好转或者加重,肺部仍有湿音,通过胸部X线片见病理症状基本没有好转或者加重。总有效=有效+显效。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21/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91%(17/23),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

对照组(n=23) 6(26.09) 12(52.17) 5(21.74) 17(73.91)

治疗组(n=23) 2(8.70) 13(56.52) 8(34.78) 21(91.30)

2.2 不良反应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治疗组临床状症缓解较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d

组别 咳嗽消失

时间 湿音消失时间 痰液恢复

正常时间 体温恢复

正常时间

对照组(n=23) 5.87±1.45 7.56±1.25 5.68±1.26 2.35±0.56

治疗组(n=23) 3.58±1.21 4.13±1.57 3.17±1.28 2.27±0.48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指的是气管或者支气管黏膜与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炎症多次反复发作会造成黏膜下层平滑肌的束断裂或萎缩,由于病变引起气管周围纤维组织的增生、管腔僵硬或塌陷,导致气道堵塞。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及临床缓解期。急性发作期:黏液脓痰或者脓痰量显著增加,纤毛运动变差,令已发生形变的狭窄呼吸道更容易发生阻塞,甚至引起顽固化感染,从而引起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2-3]。所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要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确保有效祛痰,特别是年老体弱的患者,主要的就是祛痰,因此采用效果显著的祛痰药物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成功治疗的关键。盐酸氨溴索是溴己新的一种衍生物,可以有效的溶解粘痰。氨溴索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机制:(1)将痰液中含有的酸性黏多糖纤维裂解,促进黏液细胞对黏滞性比较低的小分子黏蛋白的分泌,从而使痰量与痰黏度降低;(2)对气道分泌细胞发挥作用,可以控制浆液和黏液分泌,使支气管黏膜上皮纤毛运动能力增强,令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分泌增加,从而达到排痰顺畅且有效缓解患者的呼吸状况;(3)使肺部的抗生素聚集度增强,令气道内的抗菌药物活性提高,将感染细菌消灭,可以显著减少抗生素的用药时间、提高抗生素抗感染的效果。此外,盐酸氨溴索还可以促进黏液排除促、有效溶解分泌物[4-5]。从而有效的排除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大大降低黏液滞留的可能性,调节浆液以及黏液的分泌,使溶胶层的厚度增加,增加了纤毛活动空间;盐酸氨溴索还可以使纤毛摆动强度及频率增加,有效的提高了黏液纤毛装置的运输功能,使痰液快速排出。另一方面,盐酸氨溴索还可以促进肺泡Ⅱ型细胞的合成、增加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使肺泡表面张力降低、黏液的黏着力下降,有效增强气道黏膜纤毛区与无纤毛区痰液的输送能力;可以有效的增加支气管分泌物中抗生素浓度,因此促进排痰效果明显增强,缓解呼吸。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患者分泌黏液量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痰量与咳嗽症状明显减少。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效果显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柳伟,朱月珍,杨凤琴.“三伏”内外合治慢性支气管炎33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0,28(6):62-63.

[2]梁卫珍,钟卓丹,王维亮.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中医辨证护理体会[J].新中医,2012,44(12):194-195.

[3]周德文,黄格朗.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2):2445-2446.

[4]王晓英,李晓辉.不同剂量雾化吸入辅以中药治疗90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1):2817-2818.

[5]黄云峰.特布他林联合盐酸氨溴索微量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147-2148.

(收稿日期:2013-12-11) (编辑:韩珊珊)

上一篇:34例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下一篇: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