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教育走进怀柔实验小学”心理活动观摩课观后感

时间:2022-09-12 04:12:21

“积极心理教育走进怀柔实验小学”心理活动观摩课观后感

〔关键词〕积极心理教育;北京怀柔;感想

北京市怀柔实验小学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有针对性地实施积极心理教育,使学生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积极”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是指“实际而具有建设性的”或“潜在的”意思,因此,“积极”既包括人外显的积极,也包括人潜在的积极,而心理学中的“积极”,一般是指“正向的”或“主动的”含义。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和幸福的一门心理学学科,它包括三个主要内容,即积极情绪、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具体来说,积极心理教育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积极优势”关注如何发现及利用个人特长(优势),包括个人优势、创造力、学习风格等。二、“积极情绪”关注如何更快乐,围绕过去、现在、未来的积极情绪体验,主观幸福感、乐观与希望。三、“积极关系”关注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和谐与冲突、感恩与宽恕等。四、“积极应对”关注如何从灾难与挫折中重生,包括抗逆力或心理弹性等。五、“积极成长”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激发内在动机,实现目标,包括自我决定论、目标选择与执行意图、自我效能等。学生从自己的优势中获得自信心和成长的力量。六、“积极组织”关注学校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师的幸福感以及学校效率。

怀柔实验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个年级都开展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教育形式多样,如心理活动课、主题班会、学科渗透等。

四年级的《传递幸福》心理活动课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生命养育的教育,让学生感受母亲的爱,并学习珍惜和回馈。其发展性目标符合四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针对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独生子女娇惯、不珍惜父母的爱等问题,通过视频清晰、生动地展现了母亲从孕育到养育的艰辛,让学生体验到了父母的爱和辛苦,进而心生感激、感恩之情。同时,这堂课还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邀请了家长们一起参与课堂,便于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理念,有利于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的延伸。家长在课堂上了解了孩子的另一面,即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且回馈给父母爱,比如,孩子早早地为母亲准备了礼物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谢。“爱要大声说出来”这个活动环节将课堂推向高潮,触动了母亲和孩子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她们热泪盈眶,喜极而泣。

《传递幸福》活动课的优点主要有:第一,每一个活动都准备得很充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二,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第三,课堂氛围比较活泼。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地方有:第一,活动的内容不必太多,一节课有一两个活动就足够了,关键是看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什么;可以对学生在一两个活动体验到的东西加以深入探讨,予以升华,这样效果或许会更好。第二,教师在提问时暗示性太强,如连续问了好几个学生“你快乐吗”,教师的意图很明显,是把学生往积极方面引导,但这种封闭式提问对学生发现自己的内心无益,可以问“你做这件事有什么感受”,等学生作出反馈后再作引导,会更好一些,如果学生回答“感到快乐”或其他积极情绪,教师进行肯定就行了;如果学生回答的是消极情绪,教师可以追问原因,再化解消极情绪。这样学生无形中就能觉察和认可自己的消极情绪,并学会调节情绪。因为我们无法预料学生会产生什么情绪,如果教师只是封闭式地问“你感到快乐吗”,学生会为配合老师而说快乐,这会让没有感到快乐的学生认为自己产生消极情绪是不对的,学生的消极情绪被压抑和隐藏,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而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是接纳自己,积极调节情绪。接纳自己包括接纳自己的消极情绪,承认消极情绪的客观存在,学习积极地调节和转换消极情绪,并不是要求学生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

五年级《大声说出爱》是一堂亲子沟通课,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课堂,学生、家长、教师都真情流露,教学效果很好;课程内容和时机恰当,三天后就是母亲节,课程内容是感受母爱并表达对母亲的爱,家长们(母亲们)很受感动,学生也进一步理解了母亲的关爱,为融洽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也为将来可能的亲子冲突做了很好的预防与缓冲。

需要更进一步讨论的地方是:第一,课程主题是“大声说出你的爱”,但活动中只提到母爱,有局限性,爱有很多种,还有父爱等其他形式的爱;

第二,活动内容引导性强,但有强制的痕迹,学生的回答雷同,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发展。

六年级的《明天会更好》活动课运用巧妙的实验使得学生学会积极心理暗示并对未来进行展望。这堂课的精彩之处在于:第一,教师上课充满激情和热情,学生很投入;第二,活动设计精巧,其中“扎马步记忆单词”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了坚持的重要性和努力坚持学习后的愉悦,很好地体现了积极心理教育的宗旨;第三,“水晶球实验”巧妙地呈现了意念的力量,让学生亲眼看到水晶球随着学生的意念而摆动的神奇,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比单纯的说教讲解更令人信服,学生由这个实验体会到了自我暗示(信念)的力量,会启示学生自觉运用积极心理暗示鼓励自己克服困难;第四,这节课的精彩还在于给学生创设了展示自己特长和优势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优势中获得成长的力量,并在此基础上畅想未来。

《明天会更好》心理活动课体现了《纲要》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即: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起到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作用。

这堂课值得商榷的地方有:第一,活动课的主题是“明天会更好”,课堂内容似乎跟主题不太密切,单个的活动很精彩,但综合起来主题不够突出;第二,“水晶球实验”后,教师对其所蕴含的意义挖掘不够深入,没有进一步的说明和升华,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心理暗示不够;第三,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梦想并贴在黑板上,没有分享和讨论,梦想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够明显。

五年级的《分数》是一堂数学课,渗透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师以学生自己动手探索(折纸)的方式教学生学习“分数”的概念和加减运算,教学形式生动,学生容易接受,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

本次观摩课总体来说比较成功,从课的内容到形式都可以看出上课教师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课堂效果较好,体现了积极心理教育的目标,即“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为了更好地提高积极心理教育的效果,有些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认真思索、探究,比如,课程目标更加明确,主题更加突出和深入;课程内容始终围绕主题开展,选择活动的根据应该是能否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活动之后还应有充分的讨论和升华。

总之,怀柔实验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体现了《纲要》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即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此外,为提升学校教师的幸福感,北京市怀柔实验小学组织了各种活动,如组织教师诗歌朗诵比赛、时装比赛、舞蹈比赛等,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同时给予教师很多学习的机会与便利条件,提高学校的运转效率。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向点滴谈 下一篇:唤回东风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