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评价

时间:2022-09-12 01:27:51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评价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把大量的创造空间留给了广大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全面和深入领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是广大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前提。从教师的成长和课程的实施过程及评价等方面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实施与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联系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它体现了学生是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教育思想,它既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也重视学生的社会生活需要,使学生的个性需要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互相依存又相对独立,它是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统一。作为一门必课程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其他学科都具备的《课程标准》,更没有《课程标准》下编写的教材,把大量的创造空间留给了广大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因此,较全面和深入领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应是广大教师实施教学的前提。教师的成长和课程的实施及评价更是关键,下面就教师的成长和课程的实施及评价几个问题结合教学中的体会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的成长为课程实施之首要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具体的实施者和操作者。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目标的认识,还只是一种教育理想。教育理想能否转化为教育现实,教师的作用就尤其重要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为必修课程,但没有课标,更没有教材。对教惯了现存教材的教师来说,突然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活动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我们应该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使教师的培训不可能借助常规的办法,我认为采取“研讨式的教研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他有利用于教师的成长。

实施之初,教育研究部门可以设计一些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目标、价值、特性的主题活动,对教师进行研讨式教研培训。综合实践活动是序列活动,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把学生的整个活动展示出来的。因此,培训时,只能让教师观看活动片段,从活动片段了解学生活动的全部,教师通过一次次的活动,研究、讨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体会教师的任务、扮演的角色;领悟如何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及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有意识地开发、研究切合学校情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达到综合实践课程设置的目的。

二、建立指导教师人才队伍和人才资源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跨学科的、网络式的,它要求指导教师知识面要广,实践能力强,能从多角度看问题,能够有效指导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就方式而言,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如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权仅保留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手中,他们独立组织学生,独立对学生进行指导,将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带来诸多困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呼唤学校以及学校以外的指导教师队伍,呼唤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人才资源库的建立。

第一,根据构建的课程资源库,相对固定地聘请一些有能力的人做指导。第二,邀请一些其他学科教师一起研究综合实践。第三,开通学生家长这一渠道,挖掘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人才。把家长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利用起来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让家长了解新课程、理解综合实践活动;二是家长参与孩子的活动对孩子也更了解,更能理解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利;同时还可以缓解综合实践活动人才缺乏的矛盾。

三、课程实施评价是关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学校不断发展、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实施以来,学校的教师们就如何评价学生作了很多探索和研究。用评价量表对学生参与活动时的表现逐一评价;学生看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方式;几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都不失为好的评价方式。但无论无论哪一种评价方法,关注的都是学生参与度,学生在过程中收获,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探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都采取“自我参照”的原则,而不以“科学参照”为标准,即以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为参照系。对学生的要求不再进整齐划一,变以前的“齐步走”为“便步走”。“走”及“走”的过程是最为关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促使学生行为能力、情感的态度,还应促进教师的不断提高。事实上,教师在组织、参与、配合学生的探究活动的时候,迫使自己从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拓展思维,形成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教师在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时,增强了关注社会、关爱自然的意识,提高了开发课程的能力,增进了对学生的理解。而这一切也应成为整个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有它独特的课程价值,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善于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但教育界还有不少人没有从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人的发展去考虑问题。功利主义、精英主义、知识主义等倾向依然主宰着学校文化,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为名,上其他课程的现象还存在。这一切与考试的内容、千真万确的标准答案不能说没有直接的关系。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又步入了新的程序化、模式化倾向,基本形成“教师抛出主题——学生收集资料——学生课堂交流、汇报——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固定模式,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体现得不够充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是五彩缤纷、流动鲜活的,如果把它程序化、模式化,它将失去这美丽的光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因此失去它存在的价值。

上一篇:利用本土资源开展角色游戏 下一篇: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科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