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时间:2022-09-12 12:19:02

专题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A 从作文说起

“意犹帅也”“万变不离其宗”“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这里所说的“帅”、“宗”和“主脑”指的均是作者在文中树立的中心。显然,观点态度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文章中的所有材料,如果没有一个中心把它们统一起来,就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所以,我们在阅读现代文时,也不能脱离这个“宗”和“主脑”。

B 能力要求

《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文章。其对“分析综合”的要求第三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不管哪一种文体,都有一个主旨,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整个文章都要围绕着它进行选材、组材、构思、行文。

对中心思想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写了什么,二是表达了什么,或歌颂、提倡了什么……

C 备考指导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题目分析入手。

二、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三、参考作品的时代背景。

四、抓住文眼或关键句。

五、结合文体特征。

六、用积极的态度去思考。

七、从目的、启示处思考。即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章给读者的启示处思考,弄清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读了以后有什么收获等。

八、如果对于同一个材料有不同的两种或更多种观点和态度,要么通过正反对比,结合上下文分析出正确的答案,要么通过相似辨析(有些观点是兼容、相交、发展、递进的),答出正确的答案。

九、从隐含信息处思考。一般来说,作者在文章中总是力图通过作品的某种观点来表露自己的观点态度,但表露的方式不尽相同,有时直抒胸臆,有时间接表达;有时集中一处说,有时分散表述。做这样的题目,一定要在通读全文后,以清醒的头脑、分析的眼光,从上下文中加以辨析,从原文的整体意向上加以把握。

D 样题点击

童年的故乡本有很多高大的树,孩子们谁也不理会树有什么美,只常冒险爬上高枝去掏鸟窝。后来树几乎被砍光了,因为树干值钱。没有了大树的故乡是多么单调的故乡啊,也似乎所有的老人都死去了,近乎凄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最珍惜老树,因树比人活得久长,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逝去的故旧亲朋,老树仍抽枝发叶,它尚活着,它自然认识世世代代的主人,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卷轴。

人们到树下纳凉,摆小摊,四川的黄桷树阴更是挑夫们中途最佳的歇脚处,那里还往往有小姑娘卖茶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如果没有了古柳,盲翁就失去了卖艺的好场所。夏木荫浓固具郁郁葱葱之美,而冬天的树,着身躯,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那纯是线结构之美,已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不少人沉湎于人间丰腴,不爱看冬天的树,因其荒秃。宋代画家郭熙几乎专画冬天的树,郭熙的画面充满强劲的筋骨,郭熙的世界是树之精灵的世界,是人之精灵的世界。

作为郭熙的后裔,我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到江南写生,要赶早春,杨柳枝条已柔软,才吐新芽,体态袅娜,一派任东风梳弄的妩媚风韵,远看如披了轻纱,诗人说:柳如烟。黄山松背靠石壁,无地自容,为了生存,不得已屈身向前伸出臂膀,生命的坎坷却被人赞赏,说那是为了迎客、送客、望客。美国的尤色美底大森林有我见过的最大的松树,笔直参天,高树仰止,汽车从树基裂开的大洞间穿行。如何表现其高大,画家煞费苦心,最大最大,未必最美最美。六十年江湖生涯,老树最是莫逆之交。滨江的大榕树,遍体垂挂着气根,蓬头散发,永葆婆娑风范;冰天雪地,白桦无寒意,回眸秋波,以迎稀客;四月天,北国的枣树依然光秃着乌黑、坚硬、屈曲的干枝,瘦骨嶙峋,傲视群芳。天南地北,我见过的树、爱过的树确乎不少,但大多叫不上名,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一回在贵州凯里地区的原始森林里爬坡,背着笨重的画箱,全靠两只手攀着树枝前进,有些树看来躯干结实,无意一抓却成灰,我摔跤滚下,几乎丧生,这是初次见到站着死去的树,寿终正寝,真正享尽了天年。

能享天年的树毕竟不多了,人们懂得了植树的重要,“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是人类的美德,是为子孙造福的职责。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于是地球上只剩下高昌、交河、楼兰……树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生命之树长青,其实是艺术生命长青,人总是要死去的,艺术才能跨越时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作者永存在艺术中。然而艺术极难成活,比树难活多了。人们说风格是人,也可说风格是树,像树一样逐渐成长。树的年轮是一年一年增添的,而风格的形成还往往不一定与岁月成正比,未必越老越有风格,但却绝对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众目睽睽,空头美术家满天飞舞,君不见在花篮簇拥的展厅中,有最长、最大、最小及用脚、舌、发制作的符咒。作者往往是三年、二年、一年成才的俊彦或美女。雨后多春笋,更多杂草,哪里去寻夏木阴浓处?天坛①、太庙②,依傍的是祖荫。

[注]①天坛:在北京。原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场所。②太庙:古代帝王的祖庙。

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老树的可爱和值得珍惜之处?请依照文意,加以概括。

答:

【答案及解析】①从乡情上或对故乡的感情上(也可答成:老树是故乡的象征)。②从历史角度或时间上(也可答成:老树活得久长,阅尽沧桑,成为历史卷轴)。③从艺术的角度上(也可答成:老树很有风韵,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答案可从第一段和第四段中总结概括出来。

E 专题测练

阅读贾平凹的《西安》,然后回答问题。

我住在西安城里已经20年了,我庆幸这座城在中国的西部,在苍茫的关中平原上,其实只能在中国西部的关中平原上才会有这样的城,我忍不住就唱起关于这个地方的民谣: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吼叫秦腔,

调一碗粘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

这样的民谣,描绘的或许缺乏现代气息,但落后并不等于愚昧,它所透发的一种气势,没有矫情和虚浮,是冷的幽默,是对旧的生存状态的自审。

当世界上的新型城市愈来愈变成一堆水泥,我该怎样来叙述西安这座城呢?是的,没必要夸耀曾经是13个王朝国都的历史,也不自得八水环绕的地理风水,承认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已不在这里了,对于煊赫的汉唐,它只能称为“废都”。但可爱的是,时至今日,气派不倒的,风范依存的,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也只有西安了。它的城墙赫然完整,独身站定在护城河上的吊板桥上,仰观那城楼、角楼、女墙垛口,再怯弱的人也要豪情长啸了。大街小巷方正对称,排列有序的四合院和四合院砖雕门楼下已经黝黑如铁的花石门墩,可以让你立即坠入古昔里高头大马驾驶木制的大车开过来的境界里去。如果有机会收集一下全城的数千个街巷名称,贡院门、书院门,竹笆市、玻璃市、教场门,端履门、炭市街、麦苋街,车巷、油巷……你突然感到历史并不遥远,以至眼前飞过一只并不卫生的苍蝇,也忍不住怀疑这苍蝇的身上有着汉时的模样或是唐时的标记。现代的艺术在大型的豪华的剧院、影院、歌舞厅日夜上演着,但爬满青苔的如古钱一样的城墙根下,总是有人在观赏着中国最古老的属于这个地方的秦腔,或者皮影木偶。这不是正规的演艺人,他们是工余后的娱乐,有人演,就有人看,演和看都宣泄的是一种自豪,生命里涌动的是一种历史的追忆,所以你也便明白了街头饭馆的餐具,碗是那么粗的瓷,大得称之为海碗。逢年过节,你见过哪里的城市的街巷表演着社戏,踩起了高跷、扛着杏黄色的幡旗放火铳,敲纯粹的鼓乐?最是那土得掉渣的土话里,如果依音用笔写出来,竟然是文言文中的极典雅的词语,抱孩子不说抱,说“携”,口中没味不说没味,说“寡”,即使骂人滚开也不说滚,说“避”。你随便走进一条巷的一户人家中吧,是艺术家或者是工人,小职员,个体的商贩,他们的客厅必是悬挂了装裱考究的字画,桌柜上必是摆设了几件古陶旧瓷。对于书法绘画的理解,对于文物古董的珍存,成为他们生活的基本要求。男人们崇尚的是黑与白的色调,女人们则喜欢穿大红大绿的衣裳,质朴大方,悲喜分明。他们少以言辞,多以行动,喜欢沉默,善于思考,崇拜的是智能,鄙夷的是油滑,有整体雄浑,无琐碎甜腻。西安的科技人才云集,产生了众多的全球也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但民间却大量涌现着《易经》的研究家,观天象,识地理,搞预测,作遥控。你不敢轻视了静坐于酒馆一角独饮的老翁或巷头鸡皮鹤首的老妪,他们说不定就是身怀绝技的奇才异人。清晨的菜市场上,你会见到手托着豆腐,三个两个地立在那里谈论着国内的新闻。在公共厕所蹲坑,你也会听到最及时的关于联合国的一次会议的内容。关心国事,放眼全球,似乎对于他们是一种多余,但他们就有这种古都赋予的秉性。

整个西安城,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表现的是一种东方的神韵,囫囵囵是一个旧的文物,又鲜活活是一个新的象征。

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古都西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建筑的古典美、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地域风情、人的精神素质等。②对古城西安的热爱和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解析:作者从历史、建筑、文化、风俗、人的精神等方面描写了古都西安。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古都西安的热爱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广东卷)

上一篇:专题四: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下一篇:专题二: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