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辅导员视角下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12 12:15:13

基于高校辅导员视角下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为保证大学教育的公平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贷、助、奖、补、减、免的政策,以此来保证学生不会因交不起学费而导致失学,这一系列举措使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迅速增加。而由此产生的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从而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高校管理者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非常的重视。而作为和学生直接接触者——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辅导员;贫困生;心理障碍

一、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高校绝大部分的贫困生都是来自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与一般学生相比,他们担心别人看不起他们,害怕别人的异样眼光,总觉得别人不太尊重自己,所以有的时候他们经常会掩饰真实的自己,习惯伪装。由于强烈的自卑心理,导致他们经常性的否定自己,不相信自己,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来都不会主动的争取什么,在他们看来,就算去争取了也没有用,自己肯定是得不到的。在学校他们常常是独来独往,从不参加集体活动,和其他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做事情也只是选择一些简单的、熟悉的事情去做,从不愿意尝试新的东西。

2.过于忧虑。高校贫困生的最主要的忧虑莫过于对家庭经济困境的忧虑了,贫困生家庭收入单一、不稳定,很难支付起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除此之外,特别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他们主要表现在大学校园环境的不适应、对新的交往模式的忧虑等,而对于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来说,他们主要担心毕业就业方面,担心找不到工作,在加上害怕辜负父母的期望,为自己给父母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而感到愧疚。

3.敏感且多疑。高校贫困生总是害怕别人谈论自己,怕被别人看不起,害怕同学嘲笑。他们迫切的希望能够融入到群体,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但是由于他们又不愿用正确的心态去对待老师和同学的关爱,总觉得那些是别人对他的同情和怜悯。对于同学给他们的帮助也觉得别人是在可怜他。

4.自我封闭。大学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多数人都是很积极的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和比赛,而贫困生一般都回避这些,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多数的活动比赛都不擅长;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原因,他们很少参与集体的户外活动,这些户外活动一般都是需要额外开销的。久而久之,他们自然而然的就脱离班集体之外,让同学感觉他们难以接近和相处,不合群。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社会原因。当代大学生处于多种价值观冲突的时代,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的选择,大学生通常都会感到茫然、疑惑、混乱。贫困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地区,大多数贫困生从经济落后的乡村进入到繁华的城市,在心理上会受到极大的震荡。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的分层,在作为“小社会” 的大学校园里面也同样存在差别,同一个班级的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是很大的,同学之间常常出现相互攀比的现象,这时候他们往往觉得自己跟不上时代潮流,害怕同学的耻笑,这往往带给他们极大的烦扰,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2.家庭原因。绝大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把他们当作掌上明珠,往往是要什么就给什么,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可是贫困生却不一样,他们往往有多个兄弟姐妹,而且他们的父母经济收入极少而且很单一,大多数贫困生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往往就是靠卖农作物、打零工,有的学生家长就外出打工。大多数的贫困生的家长文化知识水平也不高,不能在学习上面给于他们什么帮助,但是对他们的期望确实极高,在一定程度上给贫困生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3.自身原因。很多的高校贫困生都把贫困当作是一种耻辱,羞于承认自己贫困,对于贫困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知。一方面对于为贫困生国家的一系列贷、助、奖、补、减、免的政策都不愿意接受,总觉得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他们羞于接受也不耻接受此类的支助。另一方面他们常常又把经济贫困当做借口,从来没有想过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一旦他们所期望的事情没有得到满足,就怨天尤人,有些学生甚至有仇富、报复社会的想法。就是这些想法和认知导致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

三、基于高校辅导员视角下提出的处理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加强与贫困生的交流与沟通。对于贫困生来说,他们总是经常的处于一种不安与无助的状态,因为他们承受着太多的压力,有的来源于社会,有的来源于学习生活方面,还有的来自于他们自身给自己的压力,因此他们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辅导员就应该更多的加强与他们的交流沟通,给于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在学习上,可以找成绩较好的学生给他们进行辅导,在生活上,可以给他们介绍勤工俭学的兼职,减轻一些生活上的负担,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大多数的贫困生性格都比较内向、不太合群,辅导员就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

3.加强与贫困生家长的联系。大多数贫困生的家长都很少关注他们在大学的学习生活情况,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要怎么样给以及应该给些什么样的建议,另一方面他们以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面会自觉认真的学习。因此,辅导员应该加强与贫困生家长的联系,把他们在学校里的表现告诉家长,和家长一起来督促贫困生,让贫困生觉得家长和老师都一直在关注着自己,这样即使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不会自暴自弃,而是积极的面对,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困难,把目前遇到的挫折与困难当做是对自己的考验。

上一篇:巧用小组合作打造中学历史高效课堂 下一篇:从《灯下漫笔》的启蒙色彩中窥探鲁迅的救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