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策略刍议

时间:2022-09-12 11:54:54

【前言】高中生物教学策略刍议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中学生物学是一门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科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所谓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学习者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必需的生物科学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领悟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

高中生物教学策略刍议

摘 要: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必须聚焦课堂教学。针对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碑。聚焦教学改革与创新,首先必须改革陈旧的教学观念。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按着教育的新定义、新内涵来指导生物课堂教学,才能使生物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到实处。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变革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探究活动,而不是仅仅被动地学习知识,彻底摆脱“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树立“以学科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中心”和“以探究活动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新的教育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并增加实践环节,期望每一个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使他们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着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生物学教师要以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

二、改进教学方式,倡导探究性教学

中学生物学是一门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科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所谓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学习者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必需的生物科学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领悟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但长期以来,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忽视、学习主动性被压抑,因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探究学习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探究性教学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范围较广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有多种方式,学生自选课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是探究,用理论探究的方式学习知识也是探究。实际上,它包括了许多种教学方法,如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因此,探究教学可以选择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切入,可以是简单的概念获得;也可以是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一个现象、一组数据、一些资料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可以从具体的情景入手,让学生概括出相关知识;也可以提出抽象的问题,让学生推理分析。因此,我们完全有条件把探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探究。既让他们掌握知识、技能,又让他们体验到知识产生的过程,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三、加强综合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加强学科间知识联系,培养学生学科间综合能力

生物学与化学、物理等学科知识互相渗透,联系密切。据不完全统计,在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与化学相关的知识点有30处,与物理相关的知识点有15处,与地理相关的知识点有16处,另外还有许多知识点与哲学、数学等学科相关。因此,生物教师在搞好本学科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科间综合性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学科间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的横向综合应用能力。(1)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开拓思路,全面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点,拓展不同学科知识点之间的渗透和延伸,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日常教学中。(2)教师应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去解决其他学科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实验探究的要求是:具备对一些生物学的问题进行初步探究能力,包括确认变量,做出假设和预测,设计可行性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从广东省近年高考试题来分析,2007年高考生物试题考查了8道实验题,其中6道来源于课本,2008和2009年的高考试题分别有6道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虽然源自于课本,但是对原来的实验进行了变化的拓展,例如2007年高考第3问题“探究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为依据,探究叶子变黄的原因。从上述试题来看,充分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的出题原则,只要平时教学能立足于课本,才能决胜于高考。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课本教材内容要善于探究和拓展,利用生物学史的材料进行探究,强化生物学实验技能的训练。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发现史时,我以萨克斯探究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作为切入点,要求学生从实验目标、原理、步骤及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大家的积极讨论,确定了实验步骤,(1)取一盆生长健壮的植株,进行24小时的黑暗处理;(2)选取其中的一片叶片的一半进行遮光处理,一半曝光处理一段时间;(3)剪取此叶片进行酒精脱色处理;(4)喷施碘液,观察颜色变化;(5)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分析每步处理的目的,如步骤一的黑暗处理目的是消耗了叶片原有的淀粉,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步骤二体现的是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等原则等。让学生领悟科学家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合理推理的过程,体验科学家不断深化问题的科学的探究精神。在此基础之上,本人在提出若提供银边吊兰,让学生去尝试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的实验,让学生在用掌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所以,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教材,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加以分析和总结,就能逐步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3.关注生活、贴近生活,提高应用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命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心理学理论中有一重复观点“科学上很多的发明和创造,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进。”生物学是研究生活活动的现象和规律,形形、复杂多样的生物所表现出种种生命活动的现象和规律,给生物教师提供了最好的素材,联系生命可以缩短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变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为活生生的现象,使之产生亲近感,从而感到生物学习的实用性,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例如本校新疆班学生主要来自于农牧区,大部分家庭都有制作酸奶的经历,我在课堂上让热衣来・玉素因来描述制作的过程,制作过程是:将鲜奶加热煮沸温度下降到35摄氏度左右时加入“奶脚”(当地人对上次剩余酸奶俗称)搅拌均匀后放入碗中,加盖玻璃片放入温度30度至45度的环境中保温,8个小时即可食用。根据学生描述过程提出以下问题。(1)将鲜奶加热煮沸的原理是什么?(2)为什么要在温度下降到35度的时候加“奶脚”?(3)“奶脚”中有何种微生物在发挥作用?(4)加盖玻璃盖的目的是什么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层层剖析、步步引导,提高了知识应用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挖掘学生有限的生活资源,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突出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三个中心”,真正实施新课程的理念。

四、小结

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解决“学什么”,而是解决“怎样学”的问题。作生物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本学科知识和学科内知识点之间的互相联系,还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多找生活素材,在课堂教学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活学活用,才能诱发学生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习得了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动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学会了“怎样学”,学生才能独立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真正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才能使教学落到实处,最终取得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崔鸿,郑晓惠.新理念《生物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赵占良.关于新世纪中学生物课程教育目标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05).

[4]吴志华,崔玉影.关于目前中学生物实验课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1.(08).

[5]张敏强,刘晓瑜.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评价考试体系的完善[J].教育研究.2003(12).

[6]陈坚,郭力华,黎志灵.海南省中学生物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生物学杂志.2002(05).

[7]童庆年.从学科地位的异化和新版教材的特点看生物课改的必要性[J]中学生物教学.2003(03).

[8]郝峰.课改前后部分教育因素或行为比对[J].中学生物教学.2003(09).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

上一篇:分层教学 全面提高 下一篇:“学习竞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