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电商征税,不如打破“蚂蚁雄兵”神话

时间:2022-09-12 09:44:08

向电商征税,不如打破“蚂蚁雄兵”神话

在围绕着是否应当对电商征税的争论中,针对苏宁和淘宝之间利益矛盾的公开化,有专家指出,淘宝的蚂蚁雄兵力量足以撼动苏宁这样拥有庞大规模的大象。“蚂蚁雄兵”是对中小卖家的形象说法。这在无意间披露了一个事实:淘宝的成功有赖于“蚂蚁雄兵”的威力,也就是说,淘宝的迅速崛起与保险领域一度使用的人海战术如出一辙,靠的都是人口红利。如果不打破网络版的人口红利神话,主张电商征税的公平竞争初衷就会遭遇狙击。

店主收入不敌农民工意味着什么

对于电商征税的主张,淘宝回应称,电商征税是对辛苦创业、没资金、没背景的个人店主征税,甚至“是在对年轻人的希望和未来征税”,俨然是在替劳苦大众代言。如果说淘宝的竞争对手是在用税收手段来“狙击”淘宝的“蚂蚁雄兵”,那么事实上,淘宝中小卖家的生存状况也确实不尽人意。有数据显示:淘宝和天猫2012年700万卖家完成的交易额突破一万亿,户均15万;如果按净利率10%计算,户均净收入1.5万,确实比不上农民工的年收入,甚至连一些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都达不到。

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被认为与人口红利有关,尤其是在农民工群体中的人口红利功不可没。既然淘宝的店主收入不敌农民工,那就意味着电子商务的贡献值同样蕴含着人口红利,只不过那是网络版的人口红利。业内人士指出,淘宝卖家多数不赚钱,只有少数盈利,而且利润率不高。如果说他们靠的就是不交税和物流差价来盈利或者勉强生存,那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电商平台靠的是人口红利才撑起了足够大的流量。阿里巴巴集团自己也不否认这一点,他们承认,正是快递员及客服人员用自己的双手,一个包裹一个包裹地传递,才默默地支撑起了中国电子商务一万亿的交易量。

广东普宁潮汕学院淘宝班的“创业明星”黄业宏认为:“淘宝开店的死亡率是77%。”持这种看法的绝非个别,一位网友写道:“都说淘宝的死亡率很高,结果我的网店也死了!在淘宝上开店快一年半了,终于面临自己小店的倒闭的现实!希望大家可以吸取我的教训!”在具有如此高“死亡率”的背景下,淘宝、天猫的交易额10年间以5万倍的速度增长,意味着有多少人为一万亿交易量的实现做出了牺牲。这很容易让人们想起保险公司在开拓业务时使用的临时工、派遣工。公开的数据显示,保险人的首年留存率为30%,第二年留存率为15%。留存率低意味着人员流失量大,并且流失人员以前开发的客户后继缴费所产生的效益,完全由上级享有。保险公司高管薪酬的节节攀升,与此不无关系。

淘宝开店出现较高的死亡率,往往是由于卖家经不住高强度的劳动和压力,这相对于电商平台而言,是分享人口红利的另一种表现,和实体经济中要求超

时劳动如出一辙。人们不难从不同渠道了解淘宝、天猫卖家的不易甚至艰辛;卖家猝死的消息也时有发生。一位网友发帖说:“最近在网上一些比较火的论坛看到很多人讲在淘宝开店的经历,虽然很有意思,但大部分的结局是关店了。据说是费时费力费钱但是没几个人光顾店子……”对于这种情况,阿里巴巴告诉卖家:“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赚钱的。”但是对于阿里巴巴而言,无论是卖家短暂的激情,还是持久的激情,都是价值的积累。

电商可以是圣坛但不是桃花源

应当承认,电商作为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传统实体经济的融合,与实体门店相比,确实有自己不可否认的优势。尽管针对其中一些假货或者其他不规范现象的出现,阿里巴巴也采取了“挥泪斩马谡”等有力的反腐措施,马云也非常强调信仰;但即使阿里巴巴承诺把自己的平台打造成“新经济”的圣坛,它也不可能是桃花源。电商对人口红利的吞噬就说明,它和传统实体经济一样,都存在着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

按照阿里巴巴自己的说法,电商的优势或者说更能吸引“创业”者的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便利,那是和传统实体经济中的种种弊端相比较而言的。比如传统商业面对的是高昂的门店租金;作为食利者,许多房地产投资者早就买好了大城市以及市内核心地段的商铺,等着开店的小业主自投罗网,过上“当寓公吃租金”的逍遥日子;开办实体经济需要办一些繁琐的审批手续,其中也存在着寻租现象等等。也有分析人士认为,2008年9月以来,淘宝新开店铺每个月近20万家,增幅在60%以上,这和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的节奏相吻合——北京奥运会之后,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也开始产生影响,企业发展步伐放缓,员工升职加薪节奏同步放慢,激发更多的人尝试上网开店。

然而,作为通过风险基金等多种融资形式扶植起来的公司,阿里巴巴对上述种种弊端的利用很难称得上高尚。即使不是在发“弊端财”,但也不是无偿的。根据淘宝商城2011年10月10号的商城新规则,卖家上线的押金从1万元上升到5万元、10万元、15万元三个档次;年服务费从6000元上升到3万元、6万元两个档次。以上述户均15万元的交易额来计算,中小卖家的交易额相当大的部分都可能直接被淘宝商城划走,利润更是妄谈;而阿里巴巴集团所有部门的平均利润率超40%,淘宝和天猫的平均利润率均超50%。难怪有卖家在网上吐槽:淘宝商城摇身一变成了“天猫”,它用那双锋利的爪子把多少中小卖家挠得遍体鳞伤。淘宝越来越严格的规则,挤破头都无法参与的商城活动,让中小卖家的盈利微乎其微。

同样是针对传统实体经济中的种种弊端,有专家将电商平台比喻成“创业透气孔”。作为一种“透气”途径未尝不可,但如果以为那是世外桃源,则未免天真。有淘宝卖家直言,淘宝网早已成为中小创业者的“红海”。不管你卖什么,同类店铺都多如牛毛。那些更小的卖家,面临的是越发残酷的“大鱼吃小鱼”的游戏。而在这背后,是淘宝、天猫所谓“基因系数”与马太效应的放大。有文章曾经提及,淘宝天猫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认可的平均值两倍以上。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淘宝、天猫的销售量越来越向大卖家集中。这意味着淘宝、天猫的流量虽大,但闲散的流量无法直接到达尾部或脚部的店铺,大量长尾商品根本不可能进入消费者的视线。这并非普通创业者的福音。

珍惜体制外群体的“出彩”梦想

其实,对于电商征税,马云早就提醒过了——即使征税,也有一个免征的界限。对于起步阶段的创业者来说,绝大多数也属于可以享受税收减免的群体。淘宝将电商征税混同于向“辛苦创业、没资金、没背景的个人店主征税”,甚至“是在对年轻人的希望和未来征税”,作为一种应对策略,其实并不奇怪。问题在于,替弱势群体说话的为什么是商家?与过去以人口红利鼓励投资不同,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体制外

群体的“出彩”梦想更应当珍惜。

如果说电子商务确实已经成为提供给年轻创业者的一个宝贵的透气孔,那么本应关注就业、鼓励创业的各级政府就不应当被置于其对立面。作为一种商业形态,无论贴上多么高尚的标签,如果它不是慈善事业,就是财富的集聚途径,当然不会放弃对人口红利的追逐。如果把电商平台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建设,一向重视基础设施投资的政府部门就不应当让创业者看不到自己的身影。具体说来,电商平台应当体现自身的公益化性质,或者以政府投资、控股等形式,建立具有公益化性质的电商平台。诚如淘宝的一个大卖家所言,征收电商税有可能加速一批中小店铺的死亡,对他们来说也许是件好事。这就告诉我们,在实施电商征税的同时,建立公益化性质的电商平台,为中小店铺提供生存契机势在必行。

应该说政府支持年轻创业者的治本办法,是对现实商业环境的净化。业内人士称,“电商门店的同一商品往往比实体店便宜50%,大部分源于这些门店享受不交税的好处”。如果这个说法属实,固然反映了对电商网店进行征税的必要性;但是针对年轻创业者而言,同时说明应当对实体门店进行减税。这种要求,是与实体经济中为企业减税以创造更好经济环境的诉求是一致的。至于实体经济中的地方封锁或者地方保护,繁琐的审批或者权钱交易,更应当引起监管者的重视,应痛下决心转变政府职能,将反腐败与提高商业审批的公开化、透明度结合起来,使得网络线上线下的竞争更加公平。

从更深层次上看,进一步的改革应当加大对体制外群体的组织关注,在中国梦中同样应当珍惜体制外群体的“出彩”梦。如果说中国梦既是民族梦、又是让有志者都有出彩的机会,那么就不能让体制外群体的“出彩”梦想继续沦为商家的人口红利。尽管打击力度在不断加大,传销以及类似传销的活动还会以新的形式顽强地表现出来,这并非因为组织者是什么“九头鸟”,而是因为在体制外的群体人数众多,对于重新回到“组织”中以实现自己价值的愿望如饥似渴。如果说保险业的临时工之类的人海战术与传销组织有相同之处,那么淘宝的“蚂蚁雄兵”同样是基于体制外群体渴望成功的存在。这就告诉我们,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打破将更多的群体剥离到体制之外的逻辑。

上一篇:“漂不白”的小鸟:想飞得更高 下一篇:洋为中用: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