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之初探

时间:2022-09-12 09:25:52

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之初探

内容摘要: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主要从学生对物理兴趣入手,通过利用物理实验、物理学史故事、多媒体教学以及课堂语言的感染力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应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解决问题时,会灵活使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但不能将物理公式数学化。

关键字:教学效率 物理兴趣 物理实验 多媒体教学 数学工具

每个物理教师都在不断的追求着提高物理教学效率,通过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改变现在物理难学、难教的局面,都没有明确的、统一的方法和措施。就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实施并得到有效成果是我们本次课题研究的宗旨。据调查表明,物理难教难学除了与物理自身的学科特点有关之外,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物理不够感兴趣,学生即使想学好物理却无从下手;在学习中数学工具不会灵活应用,物理公式数学化;还主要表现为课堂上一点就通,课后自主学习时却一片茫然。老师引导读题,学生就会完整无误的解答,让自己单独来完成所学知识的应用却无从下手。见此情况笔者做了以下尝试,敬请同行们多多指点。

一、开启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心甘情愿地去克服各种困难,做到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

1.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进行实验。经常使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纸张和橡皮做惯性实验;用纸张做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用"沙摆"来演示单摆的振动图象,有些同学用输液体的整套装置改装成一个"水摆"演示效果非常好;用鸡蛋和盐水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等),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2.用物理学史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天圆地方"到"日心说",从风筝飘起到火箭升空,从结绳记事到电子计算机等等。无一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一不是科学家的心血凝成,为了揭开自然界的神秘面纱,科学家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投入了毕生精力。在教学中适时地介绍物理史故事,既的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又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例如讲万有引力定律时,除介绍牛顿之外,还有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的研究贡献,学习前辈们研究物理的方法和为科学、为真理勇于献身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如讲"单摆的等时性"是讲讲伽利略的故事:有一次,伽利略到教堂做礼拜,发现吊灯在摆动时乱中有序,他抓住这一现象进行研究,终于发现无论振幅多大单摆在振动中具有等时性。在故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3.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增强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如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一节中,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板书和画图就约占一节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将这一节弄明白需要两节的时间。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省去板书和画图的时间,保持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一节课就可以将本节课内容弄明白,真正学到更多的知识。又如,在讲述"动量守恒"这一难点时,可设计运用多媒体:用实物演示小球碰撞,运动过程一瞬间就完成了,而用计算机模拟两小球碰撞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把各个过程的受力情况和物体的运动情况以及两小球的加速度情况全部演示出来,这样可以更好的让学生碰撞的全过程。再如再讲"核能"有关的内容时,为了能让学生了解课本中有关核能及其利用的基本内容,我们利用Powerpoint将基本内容制成一组幻灯片,上课时随着幻灯片上的问题的提出,穿插播映有关核电站的录像,学生对知识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我们是教学效率。

当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很多,上课时的语言幽默、语气轻重也是重要环节。如讲到电势的降低和升高时,有些同学总是说成电势增大和减小,虽然意思差不多,但听起来别扭,我就举例说一个人长得比较瘦,你能说他长的细吗?同学们都大笑,记忆深刻的同时也体会的物理语言的严谨性。

二、灵活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

在物理中用到的数学内容大部分较简单,无非是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基本函数、数列等。但三角函数、二次函数、数列和平面几何等数学内容渗透于物理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是让学生头疼学不好的原因,也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

数学毕竟不是物理,物理注重物理事实,不能一味地用数学结论来分析物理过程。如万有引力定律F=,当两问题的距离越来越近时,万有引力会增大,根据公式,当R0时,F将趋于无穷大,但事实是当R0时,万有引力公式已不成立,我们必须要用另一种思维去解决这个问题。

培养学生图文结合的分析能力,物理定律定理的得出可抽象成公式,也会将物理公式抽象成数学函数图象,根据函数特点解读物理规律,如讲的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时,强调场强E的大小与电场力F和电荷量q无关,仅与电场本身的因素决定的,更不能将按数学方法理解为场强E跟电场力F成正比,跟电荷量q成反比。但在F---q图象中,斜率的大小就反映场强的大小,根据图象就可以知道场强的大小情况。像如这样特点的公式还有那些呢?让学生回答举例(如;v=,R=,C=,等等)。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会将物理问题归类,物理知识结构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要做的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应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做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灵活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但不可把物理题当数学题来解答。让其掌握好物理概念、规律、定律、定理的适用条件及物理事实。能够做的听课有兴趣,做题得心应手,学生自然就能轻松的学好物理,教学效率就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初立海如何开启学生的物理兴趣之门

【2】《沪科版物理共同必修2》

【3】《中学物理教与学》范永梅问题课堂---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新时期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策略探讨 下一篇: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自主探究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