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机果品的生产概况

时间:2022-09-12 07:46:41

中国有机果品的生产概况

有机果品来源于有机农业,属于有机食品。有机农业是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照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合法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果品就是有机果品。有机果品是继绿色果品之后的具有更高安全性的食品,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和接受。

1 发展进程

1994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开发;1995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了《有机(天然)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和《有机(天然)食品标志管理章程》;1999年OFDC顺利通过欧盟和美国有机食品认证专家对其有机认证的评估,促进了我国有机食品质量与国际标准接轨,推动了我国有机农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2001年6月又实施《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2002年4月1日施行《有机食品技术规范》;2002年12月20日,国家环保总局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FDCCHINA)通过了IFOAM认可和注册,成为中国第1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有机认证机构。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较为健全的有机食品生产和认证体系,2003年,我国经过认证的有机农业生产面积超过266667h/m2,出口贸易额6500万美元,出口产品占全部有机产品的60%,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有机/有机转换产品品种已达180多种,包括谷物类(包括经济作物)、茶叶、蔬菜、水果、畜禽产品、水产品、蜂产品、野生中草药和农用生产资料等,其中大部分销往日本、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市场。

2 发展前景

中国有机果品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前景十分广阔,发展的空间还很大,预计今后中国有机果品年产量增长率在30%以上。综合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在欧洲,由于疯牛病、口蹄疫、鸡瘟的爆发,消费者对传统食品,尤其是动物食品,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试图寻找一种更自然更健康的食品,有机果品显然迎合了这一趋势;其次,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日趋增强.他们认为有机果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少,因此愿意支持有机果品的生产;第三,相当部分的消费者认为有机果品的味道更鲜美,口感更好。

欧盟、美国和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通常是有机果品的消费大国,但是它们缺乏足够的人力来生产所需要的全部有机果品,这对于中国是个很好的发展契机。

3 发展近况

目前中国有机果品生产发展迅速,全国各地纷纷开展有机果品生产基地建设,有些已初具规模。如作为我国最大的有机果品生产企业的华邦公司,在河南省西峡县境内大山深处,建成了4000h/m2。野生猕猴桃基地,规模为全国第一。海城市天鹰果业有限公司2003年建成160h/m2有机果品生产基地,2004年在千山区绿色水果科技示范园又开始进行万亩有机果品生产基地建设。2004年6月,北京市第一个有机果品生产技术准则出台,使有机果品生产变得有章可循,并且北京市计划建立有机果品生产基地667h/m2,到2008年,北京的有机果品栽植面积有望达到16667h/m2,占果树种植总面积的1O%。2004年7月,享誉中国的“平谷大桃”获得了有机产品种植认证证书。2004年10月,新疆二十八团建成67h/m2有机香梨和有机葡萄生产基地。近期,高州市首批50h/m2有机荔枝、龙眼及南京市溧水傅家边农业科技团334h/m2有机果品基地(该基地果园有美国葡萄、日本梨、枣、板栗、青梅、核桃等100余种果品)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认证。

4 中国发展有机果品的有利条件

首先,中国具有丰富的传统农业管理经验和劳动力资源及自然资源。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发展有机果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国人口众多,有机果品生产又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这就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我国许多边远地区,环境污染较轻,非常适合有机果品生产。其次,广大消费者已有了一些环保意识及食品安全的危机感。近些年来,由于食物中毒、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层出不穷,广大消费者逐渐意识到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为发展有机果品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加之日益增长的国际市场需求,也促进了有机果品的开发和销售。早在20世纪70年代,部分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出于健康考虑及环境保护,开始追求有机果品。经过多年发展,这种趋势逐渐普及化,国际市场对有机果品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有机果品的生产。

5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尽管有机果品在我国发展机遇和前景良好,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消费者对有机果品缺乏了解,常与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等混为一谈,致使有机果品高质却难卖高价,大大挫伤了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有机果品的销售和流通渠道不畅,市场开发不够、产品缺乏销路,有的目前只能按绿色果品销售等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积极宣传有机果品,尽快培育成熟的市场体系。通过积极宣传有机果品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意义,提高人们自身的食品安全与健康意识,引导消费者正确区分绿色果品、无公害果品与有机果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制定有机果品开发策略,扩大出口创汇能力。其次要加强有机果品机构建设和管理工作。完善我国有机果品的认证体系。建立与完善有机果品信息咨询与技术服务体系,对生产企业和基地农户进行生产操作规程的技术培训,引导农民由常规生产向有机生产方式转换,帮助生产者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建立有机果品生产基地。进一步强化中国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能力,并加强我国现有有机农业认证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严格的产品检测、审查、运输、销售和出口管理制度,保证我国有机果品生产和加工质量及其在国内外市场的信誉。再就是要建立科技支撑平台,提高与完善我国的有机果品生产技术。

目前我国“有机果品生产技术专业化”尚属空白,必须尽快培养有机果品生产专门技术人员,并不断总结和推广有机果品生产中有关施肥、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同时加强有机果品生产基地建设,完善有机果品深加工技术体系,提高有机果品的增值潜力。另外,由于有机果品生产有较高的组织管理要求,在生产管理、技术、认证及土地转化方面均需较高投入,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在资金方面为有机果品发展提供保障,并制定发展有机果品的相应政策法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果品经营体制及合理模式,促进有机果品向产业化、规范化与国际化方向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我国水果业的可持续发展。

简讯 农药残留降解技术问世

据《瓜果菜》2006年12期报道,国家“863”计划重大生物工程项目“蔬菜瓜果农药降解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历经5a(年)艰苦努力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这种名为“蔬菜瓜果农药降解酶”生物制剂可迅速作用于农药残留的有机磷分子,通过生化反应降解分子中的磷酯键,使其不溶性的剧毒成分瞬间分解为无毒、可溶子水的小分子,彻底去除残留。降解后的溶液是无毒的水溶液,对环境不会有二次污染。它除了具有对农产品净化价值外,对自然环境如湖泊、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也具有极高的净化功能。

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塑料”可解决白色污染

据2006年9期《北京农业》报道,由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可塑淀粉降解材料,成功地将淀粉改性,其淀粉含量大于80%,使用后可100%回归大自然。用天然可再生的农产品制成的可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即用生物塑料取代传统塑料,不仅可节省大量石油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而且还可拉动三农产业的发展,有望解决由废弃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

上一篇:贝达葡萄不同时期露地硬枝扦插试验等 下一篇: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与梨绿色食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