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

时间:2022-09-12 06:55:33

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究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对比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进行药物常规化治疗,而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对观察组给予定期微生物检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病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医院感染;微生物检验;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全名为医院获得性感染,主要表现为患者或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伴有临床症状的感染。由于医学水平的提高,加之介入性、放化疗等现代诊疗技术的广泛使用及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日趋增长,而如今医院感染已然成为医学界的一大难题[1]。为探讨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本研究随机选择40例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及对症治疗,与未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患者医院感染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9~75岁,平均(37.9±8.3)岁;住院时间3~12d,平均(8.3±1.2)d。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8~78岁,平均(39.4±8.4)岁;住院时间2~14d,平均(8.7±1.5)d。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排除有血液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妊娠哺乳、心肺及肝肾功能不全者。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不进行微生物检验,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相关诊治。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微生物检验,细菌检测选用ID32试条。同时进行药敏测试,采取K-B纸片扩散法,严格执行操作说明,包括头孢泊肟与头孢他啶30g/片,头孢泊肟/克拉维酸与头孢他啶/克拉维酸10g/片,监测试验中克拉维酸的抑菌环。根据微生物检验结果对患者行对症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 感染情况:感染、为感染;感染轻重程度:I级(轻度感染)、II级(中度感染)、III级(重度感染)[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程度 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轻重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与传染性疾病类似,医院感染同时需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染人群3个必备因素才能实现[3]。这三个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与微生物检验有着紧密的联系,常见类型的医院感染(例如:恶性呕吐、术口感染、腹泻等)极大的影响医疗质量的提升,同时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压力,也浪费了不必要的卫生资源[4]。由此可见加强微生物的检验工作是尽早发现、及时阻断传染源的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人群,监测防治医院感染的有力措施[5]。

本研究中,对40例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并给予对症治疗,发现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仅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此外,对患者感染的轻重程度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轻重度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应用中具有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尽早确定感染源,阻断感染源的传播途径,还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安全保障,积极的、实用的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洁.微生物检验用于住院患者感染监控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8):1176-1177.

[2]武华,陈静,杨秀莲.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4):626-627.

[3]刘洁,李刚.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实施与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6(4):117-118.

[4]李金梅,王进.2010-2012年某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3):316-318,319.

[5]金瓯,舒宇.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21(2):74-75.

[6]黄军垣,郑利平.加强住院患者临床微生物检验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4):563-564.

[7]桑勇先.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地位及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34(4):381-381.

[8]杨建国.医院感染检测时临床微生物学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4):81-82.

[9]袁红萍,周文俊.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9):900-901.

上一篇: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 下一篇:张成科与他的“博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