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生乒乓球赛前a训练水平的四个“加强”

时间:2022-09-12 05:13:50

提高中学生乒乓球赛前a训练水平的四个“加强”

一、加强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乒乓球项目技巧性很强,据研究表明这一项目的技术难度可以排在众多体育项目的前列。由于技巧性太强,在基层乒乓球比赛中,以巧取胜的概率往往会很大,所以许多基层教练一般会忽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好多竞技项目的体能在比赛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足球的速度、篮球的弹跳力量等。这些项目体能训练比乒乓球显得重要很多。

尽管从基层训练来看,体能似乎对乒乓球运动来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但在平时或者赛前训练中适当进行一些体能方面的储备,会对后续的比赛产生一定的效果。

正因为平时体能训练少,运动员的体能几乎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也就是说提高体能所需要的阈值很低,只要在赛前进行适当的体能训练(尽管训练周期不长),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就会得到很明显的提升,体能的提升充分保障了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的发挥。

训练措施:(1)训练时间安排:宜天天训练,每次放在乒乓球技战术训练结束之后进行,也可以穿插在技战术中进行(比如通过大量的多球训练,进行步法练习等)。(2)训练内容的安排上应加大专项体能训练的比重。比如负重交叉步移动练习、持铁制球拍(约0.5kg)进行各种挥拍动作的练习、发展速度耐力50m变速跑(8~10次)、3~5分钟各式跳绳等。(3)体能训练的内容以及强度数量的安排也要因人而异,每个队员训练的侧重点不要一样,以求最科学的训练效果。

二、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正是因为乒乓球运动技术性很强,技术型越强的项目在比赛中往往越容易失误,而且中学生运动员正值青春发育期,在比赛中常常容易注意力分散,情绪波动大,这样更加大比赛中失误的几率。在基层的乒乓球比赛中比赛的胜负经常不是取决于对手的实力高低,而是取决于双方的心理素质,相对低一点水平的一方获胜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加强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显得格外重要。通过赛前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方面的突击训练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在赛前短短的一个月之中要想在技术方面有大的提高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加强赛前心理训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训练措施:(1)尽量模仿比赛所能预见的心理变化来开展针对性训练。比如进行关键分的比赛;在训练中多进行决胜局8平以后的比赛,或者有意判罚错误让一方处于不利地位等。(2)在体能训练后立即进行决胜局的比赛:比如二分钟快速跳绳或者三米五快速侧滑步后进行比赛等。这样可以模仿在高强度以及体力不支的情况下比拼心理意志品质。(3)可以邀请一方队员的同学或朋友助战加油,在气势上完全压倒另一方,以提高队员比赛中抗击场外干扰的能力。

三、加强赛前实战练兵的密度

乒乓球项目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打法众多:直拍、横拍、反胶、正胶、生胶、长胶、正反手倒板等,这个特点是其他项目所罕见的。因此,对于乒乓球运动员只有不断地接触不同的打法才能不断的进步。

由于受到学习时间的限制,节假日学生才有充分的训练时间,教练员也就可以更多地联系兄弟学校进行友谊赛,也可以参加成人之间的、异地之间的友谊赛。随着乒乓球运动的蓬勃发展,许多业余选手水平超过了中学生运动员,多接触成人高手,这对快速提高中学生的赛前训练水平效果显著。也可以弥补中学生运动员缺少的东西:比如成人在旋转、力量以及意识相对来说都在中学生水平之上,这恰恰是我们队员所缺少的。

训练措施:(1)尽量寻找与自己队员技术相克的对手进行比赛,比如队员中没有反手的,可以多找反手的对手进行比赛;如果队员中有接发球不好的,尽量找发球好的对手进行比赛,如果队员对加转弧圈接得不好,那就可以多找加转弧圈球拉得好的对手进行比赛等。(2)各种风格的打法都要有比赛陪练。(3)比赛的时间最好上午、下午以及晚上都要考虑,这样可以更加贴近正式比赛的时间安排。

四、加强特长技战术的训练

我们知道乒乓球技术难度大,掌握并不容易,所以一项新的技战术从开始学习到训练再到比赛中的灵活准确运用要经过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短则一年多则几年。虽然有些技战术,队员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运用自如,一旦到了大赛,要么不敢运用,要么紧张得技术变形。针对这一客观情况,我们在赛前的技战术训练中应尽量减少不成熟技术的学习和练习,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队员已经掌握、并经过多次大赛检验、发挥稳定的技战术的练习和巩固上。毕竟运动员在大赛中尤其是在关键分的把握上最敢运用的技战术就是自己平时最擅长以及失误最少的技战术。

训练措施:(1)多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才可以减少比赛中技术失误。(2)对于进攻型的选手可以多加强发球抢攻训练以及搓中拉球,搓中突击的训练。(3)对于控制球技术比较强的运动员可以加强发球接发球以及台内小球的处理与控制等等。(4)提高特长技术在训练中的成功率。

上一篇:提升品位:心育课堂的诉求 下一篇: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撷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