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班主任应如何转化后进生

时间:2022-09-12 04:14:44

浅谈中职班主任应如何转化后进生

摘 要: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本文根据后进生的特点,从分析原因、发掘“闪光点”、创造条件、纵向比较、持之以恒的教育、利用集体的力量六个方面讨论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转化后进生;中职

“后进生一般是指班级中在某些方面(如智力、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社会适应性等)落后于全班同学发展水平的学生。”这些学生跟不上集体的步伐,常常违反纪律,学习成绩差,甚至无法融入班集体。

一个班级总是相对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后进生,如果没有管理好他们,将会对班级、学校甚至社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如何帮助后进生进步,是每一个班主任都要长期面对的课题。那么,中职班主任该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

一、深入了解,分析原因

后进生相对落后是有原因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找出导致其落后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对症下药。第一,班主任可以通过平时的细心观察,找出其个性特点。第二,班主任还能从学生、任课教师和家长方面获取信息。第三,班主任还需要真诚地与学生沟通,了解各方面情况。

收集到资料后,我们要进行分析: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表现?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2011级商务英语文秘班有位插班生小华(化名),学习认真,但成绩总是不理想。从家长处笔者了解到,小华是因为喜欢英语才选的这个专业,那为何任课教师总是对他摇头呢?经过对教师以及同学的了解,笔者才明白,原来小华基础差,又因插班落下不少课程,对新环境也不适应,产生了自卑心理,面对困难选择了逃避,放弃了努力。

二、发掘“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后进生的缺点比较明显,但是优点往往容易被忽略。班主任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留心观察,多方了解,一旦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后就要小心呵护,及时肯定他们的长处和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如前面提到的那位插班同学小华,笔者发现他在劳动中非常认真地完成任务,于是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他也露出了开心的笑。过后笔者不直接和他谈学习的问题,而是让他帮笔者处理一些琐碎的工作,如给同学们的听写测验纠错、核对数据等,他都完成得很好。渐渐地,我发现他变开朗了,学习更加自觉了,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也开始求助于同学甚至教师了。

三、创造条件,培养学习兴趣

大部分后进生学习落后,是因为没有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后进学生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才能唤醒他们的大脑,迫使它加强工作”。能让后进生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莫过于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时候。所以,班主任要尽量创造这样的条件。中职学校所授课程都是应用型的,班主任可以巧妙设计,结合专业,让后进生得到锻炼,在解决困难、收获成功的同时,运用知识的乐趣也能让后进生更加有兴趣地学习。

四、不要横向比较,要纵向比较

在后进生改进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耐心等待,不要把后进生和其他同学的表现放在一起比较。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对于后进生的进步要纵向比较,对于后进生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予以肯定。

五、持之以恒地教育

后进生的反复是正常现象,不要因为他们的反复而放弃了对他们的教育,班主任要从中找到他们反复的原因,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坚持不懈地引导他们,不断地给他们鼓励。如2009级文秘班有位同学小玲(化名),是一位典型的后进生,上课经常说话、心不在焉或者睡觉,而且老是迟到,成绩一直靠后。笔者从同学处了解到,她之所以迟到是因为每天要送弟弟上学,而弟弟老是拖拉。笔者找到她谈话,讲述了笔者年少时的相同经历,马上就拉近了和她的距离。笔者于是乘胜追击,帮助她做时间计划,她表示愿意尝试改进。可是,她只坚持了不到一周,又迟到了。这时,笔者找到她,她有点儿不好意思面对笔者真诚的目光,向笔者道歉,并主动要求劳动当作惩罚。我们一起找出迟到的原因,经过几次反复,她终于改掉了迟到这个坏毛病。

六、利用集体的力量

班集体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能够带动后进生学习,鼓励和监督后进生。班主任必须调动全班的力量去帮助后进生,通过班集体给后进生创造机会。可以指定学习优秀的学生给后进生提供学习帮助,并通过和后进生关系良好的同学对其进行鼓励和监督。如前面讲述的小玲同学,在帮助她改正迟到的坏毛病的同时,笔者还安排另一位学习优秀的学生与她同桌,让这位学习优秀的学生帮助小玲预习、复习知识,并给她树立榜样。久而久之,两位同学成了好朋友,小玲也改掉了上课说话和睡觉的毛病,慢慢变得上进了。现在两个学生已经毕业,通过学校推荐,顺利留在银行工作,且表现优秀。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经常总结经验,查缺补漏。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需要班主任抱着满腔的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班主任要多向后进生奉献爱心,让尊重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激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让帮助的热情点燃后进生前进的火花。

参考文献:

叶瑞祥,沈晓良.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山东省地市高级中学体育课开展现状个案研究 下一篇:STS教育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