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宠物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

时间:2022-09-12 04:11:06

浅谈宠物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

[摘 要] 历数常见宠物对人体的危害及症状,列举侵害人体健康的途径,重点介绍预防方法,强调禁止高危宠物进入家庭、保护宠物、保护人群及预防注射、正确处理伤口等问题。

[关键词] 宠物 疾病 人体 预防

[中图分类号] S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216-02

现在国泰民安,人们逐渐开始热衷于饲养宠物,猫、狗、兔、龟自不待言,甚至还有蜥蜴、蛇等“另类宠物”。这在为生活增添乐趣,缓解人们的孤独寂寞及心理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宠物对病原微生物易感性强,这些小动物身上潜伏着许多疾病的病原体,易将病原微生物传染给人。因此,家养宠物必须科学卫生。

一、宠物对人类健康具有危害

阿根廷《健康》月刊发表的文章说:有100多种人类疾病与养宠物有关,其中20种较为常见。据估算,人们用来治疗由宠物引起的疾病所消耗的医疗资源,与治疗性传播疾病所消耗的资源相当。

1.人类在距今1万到1.5万年前驯养了狗,在古埃及时代驯养了猫,在中世纪驯养了兔子,但直到19世纪,人们才知道被狗咬伤会染上狂犬病。狗、猫和鼠能够通过咬人或舔人的伤口传播各种病菌。人的手部皮肤特别容易受到宠物所带病菌的侵袭。免疫力低下或做过脾脏切除的病人,被宠物咬伤的后果尤为严重。狗、猫和鼠等动物会传播导致扁桃体炎的链球菌,还会引起百日咳博尔德氏杆菌和红球菌感染,对人的脑和心脏造成损害。总的来说,这类感染会引起发热、发抖、大量出汗、虚弱无力、头痛和关节痛。其他一些病例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道发炎等症状。

2.被猫咬、舔或抓伤,能致使人腋下或颈部的淋巴结肿大1到2个月,同时伴有身体不适、食欲不振、头痛和发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猫抓热。这种宠物传染病的致病菌是巴尔通氏体,约50%的猫带有这种病菌。损害人类健康的不只是宠物带有的细菌和微生物,还有它们身上的钩虫等寄生虫。钩虫的幼虫一旦钻进人体皮肤,就会引起呕吐、腹泻、体重减轻,或者导致眼睛或内脏的损伤。

3.鼠疫是由一种细菌传播的,啮齿类动物特别是老鼠和松鼠就能传播这种可怕的传染病,它曾在中世纪席卷了欧洲和亚洲,至今仍存在于世界的某些地方。这种细菌生存在叮咬过老鼠的跳蚤的肠道内,通过跳蚤的叮咬再传播给人类。鼠疫这种致命的传染病能使人的淋巴结肿大,导致血液和肺部感染,并引起全身出血。

4.金丝雀和鹦鹉等鸟类的羽毛中的角蛋白能引发过敏和气喘。这些宠物鸟有时还会导致严重的感染,其中包括肺部衣原体感染。这种疾病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会出现干咳、发热、发抖和肌肉疼痛,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

5.爬行动物的表皮以及它们接触到的几乎每样东西,通常都可以受到沙门氏菌传染。如果宠物的皮肤或皮毛已经感染了被称为癣菌病(ringworm)的皮肤菌的话,人只要简单的碰触宠物就会被传染上。人也可以从狗或猫身上的疥螨(scabies mite)感染皮肤传染病。莱姆关节炎病(Lyme disease)是一种会引起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紊乱的细菌传染病,可以通过被宠物带入房间的扁虱(tick)传播。一种能引起胸腔感染的被称为dirofilariasis的恶丝虫病(heartworm),可以通过叮咬过宠物的蚊子向人传播。

另外,被当作宠物喂养的鱼类也能引起感染。一些观赏鱼身上带有与结核菌类似的致病菌,人在清洁鱼缸时如果皮肤上有伤口,很容易造成感染。爬行动物通常带有沙门氏菌,可以使人发烧、腹痛、腹泻和呕吐。

二、宠物疾病侵害人体途径

有很多宠物爱好者认为,他们只要每天精心饲养,给它梳洗打扮,喂它昂贵的食物,每天抱着它睡觉抱着它玩耍,不让它接触其他宠物,总不可能得病或传染疾病吧。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因为它在成为宠物之前也有各自的生活习性,若成为宠物,就会打乱它们的生活规律,使它们容易致病;同时由于宠物的毛一般比较长,容易藏污纳垢,是病原体比较适合的孳生地;加上宠物是某些人类疾病的天然宿主或传播者,这些因素均能导致宠物将病原体传给人类。

1.作为传染源直接传播人畜共患病:通过直接接触(通过皮肤、黏膜、结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传播方式传播人畜共患病,这些疾病包括狂犬病、炭疽、结核病、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猫搔病、弓形虫病、疥癣等。

2.作为病原体生长繁殖的宿主,完成人畜共患病的传播:病原体在宠物体内完成必要的发育阶段或增殖到一定数量后,通过与人的皮肤接触使人得病,这类疾病包括鼠疫、淋巴球性脉络丛脑膜炎、华支睾吸虫病、巴贝西焦虫病等。

3.宠物排泄物的污染所造成的人畜共患病:宠物身上的脱毛、脱皮屑及随地大小便污染了蔬菜、食物及饮水,人误食后会感染得病。这类疾病包括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鹦鹉热及肠道疾病等。

三、怎样预防宠物引起的疾病

1.禁止高危宠物进入家庭 如:大鼠、小鼠、豚鼠、地鼠、家兔等动物。饲养犬、猫、狐狸、貂等宠物一定要定期打预防针,要培养其良好的卫生习惯;宠物外出活动时不可随地大小便,最好用草纸将粪便包好送到化粪池作无害化处理;养犬家庭务必要讲公德,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养犬注册手续。

2.保护孕妇、小孩、肺病患者等易感人群:中医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著名理论,就是说身体健康不易得病,一般人群要合理饮食,科学锻炼,保持身体强健。有孕妇的家庭一定不要饲养犬、猫等宠物,因为其所寄生的寄生虫(如弓形虫),特别容易引起孕妇体内胎儿发育不良或产生畸形。最好不要让宠物舔抚家人的皮肤、黏膜及小孩的,因为有病例证明犬、猫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将狂犬病病毒传染给人。饲养鹦鹉、鸽子和金丝雀等鸟类的家庭要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尽量避免吸入这些鸟类的羽毛、粪便的尘埃,特别是肺病患者,避免被其咬伤,防止感染鹦鹉热(鸟疫)。

3.保护宠物 越是健康的宠物,越是不容易传染疾病。宠物应该定期接受兽医的检查和对有害物引发疾病的免疫。另外,当人们与动物玩耍或清洗完动物之后,要彻底的洗手。饲养宠物也要注意科学方法,其口粮配合要全面,其饲喂量及次数也要注意,以确保宠物健康。让宠物养成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犬、猫等宠物让其在固定的场所大小便,并定期用消毒液清洗宠物的毛发,定期驱除其体内外的寄生虫。其他有助于预防疾病的措施,包括禁止宠物亲吻人和不与宠物共享食物。爬行动物它们的笼子要经常清洗,并且清洗笼子的地方随后要用漂白粉消毒。

4.配备药物 正确处理伤口 饲养宠物的家庭一定要配备常用的卫生药物,如碘酒、新洁尔灭、肥皂等。当人被宠物咬伤时,一定不要惊慌,要尽快将伤口内的毒血挤出,并立即用2%的新洁尔灭或肥皂水浸泡消毒,接着用碘酒棉球涂搽伤口部位,然后到卫生防疫部门接受治疗或预防处理。

总之,保持宠物的洁净和健康,可以避免大多数这些有害疾病的折磨。我们需要做的是,既要享受养宠物带来的好处,又要预防宠物给人体带来的麻烦,特别是带给人体的疾病。

上一篇:焉耆垦区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复播大白菜效益... 下一篇:对农机节油与维修注意事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