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学生“点石成金”的手指

时间:2022-09-11 09:43:43

给予学生“点石成金”的手指

培养学生从“敢问”、“多问”向“精问”发展,是课堂走向成熟、高效的必经之路,这就需要我们精心研读教材,深入把握学生学习心理,注重引导启发的方式和技巧,促进学生所提问题从注重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极发展。

一、把握教材,摸准切入点

不同的教学内容,发掘其中有价值的问题的切入点也不尽相同。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感知,从而在实践中掌握一些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为后继学习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通常,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眼:

1.找题眼。课题是这篇文章的眼睛,它往往透射出一篇文章的精华。引导学生从题眼处开始思考发问,如同窥一斑以见全豹,不但能够引发学生对阅读整篇文章的兴趣,也是对学生联想能力、分析能力的有效提升。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题处开始思考,提出问题,如课文写“谁”(什么)?“是什么”?“为什么?”,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帮助学生逐步递进,养成观题生疑的思维惯性,发展有效提问的能力。

2.抓关键。抓住关键,是引导学生围绕着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质疑,诸如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句子、推动情节发展或变化的句子、对文章中心具有概括性的词句,等等。扣住这些关键,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的思维无效发散、漫无边际,帮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通过主动释疑、自主探究,提升理解阅读水平。

3.揭矛盾。课文中一些自相矛盾之处,是反映文章主旨的点睛之笔。围绕这些耐人寻味的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质疑发问,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思考,加深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真正走进文章的心灵深处,使得学生的理解水平、体验深度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

二、关注学生,激发兴趣点

1.营造氛围。关注学生,就要使得教学过程尽量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以及情感态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合理的引导。问题的产生总不是凭空而来的,更不是由命令式的教学指令自然生发的。因此,创设恰当的情境氛围,让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由内而外的“诞生”,是有效质疑的重要前提。营造宽松、自由的情境氛围,既要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学生才能神思飞扬,提出的问题更具有思考价值,让学生的精神处于激动和兴奋的状态。

2.制造碰撞。学生在主动质疑和互动释疑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观点上的差异和思维上的碰撞,教师要有意识地抓住时机,果断介入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和交流中得到充分的激活,在思考和辨析中加深理解、发展能力。甚至,有时候我们要通过认真倾听,发现学生质疑过程中的思考方向差异,帮助他们进一步清晰化,制作碰撞的机会,让课堂成为一个充满了生机和惊喜的“战场”。

三、控制节奏,把握共振点

课堂上学生的主动质疑,对习惯把控课堂节奏的一些老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调整。改变师生关系,发展学生质疑能力,要求我们学会在收放之间找到共振点,让师生在这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走向共生。

1.“旁逸斜出”。学生主动质疑有着诸多不可控因素,我们不会完全猜到学生会在什么时候提出问题,也不会提前预知到每个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些看似意外的发问,常常是符合大多数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是非常难得的教学时机。“旁逸斜出”的合理利用,能够让主动质疑的氛围更宽松,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也有利于教师自身教学机智的成长。

我们在备课时,就要反复地推敲斟酌,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准备好充分的预案;同时要深入地研究教材,体味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删选和甄别,准确判断该问题有没有价值,思忖学生的问题与课文内容的联系是否紧密,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思考力度和张力,做到合理引导下的不散不蔓。

2.“节外生枝”。学生产生疑问往往就在那么一瞬间,这种强烈而短暂的冲动来得快去得更快。教师要将视线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细心体察他们的思维波动,期待和催生每一处“节外生枝”。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我读到“孩子,明天你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吧。”时,我留意到一个学生轻轻地撇了撇嘴。我感受到他的不以为然,于是让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他站起来问道:“小骆驼的妈妈为什么不直接去找小红马论理呢?”我一下子把握住这个问题的价值,是啊!现在一小部分家长没有做好对孩子的示范引领,而文中的小骆驼妈妈是通过事实让孩子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平凡。通过组织交流和教师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了小骆驼妈妈的教育是非常科学的教育,是一种让孩子长大的教育。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要发展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从无疑到有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生命跃动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柴湾小学)

上一篇:探科学之真,寻艺术之美 下一篇:年轻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