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黑帮片的类型化发展

时间:2022-09-11 09:27:06

浅谈黑帮片的类型化发展

[摘要]通过对黑帮片的诞生和发展进行梳理和回顾,并且对其模式的形成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对黑帮片的类型化发展进行探索。

[关键词]亚类型 犯罪片 类型化 地下世界 香港黑帮片

引言

提到黑帮片。在人们眼前立刻浮现出来的大多是像《英雄本色》、《古惑仔》、《无间道》这样的影片。它似乎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一种标志,也是让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电影的捷径之一,黑帮片不但见证了香港电影的兴衰起落,同时也见证了香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在其发源地好莱坞。黑帮片同样作为美国电影的典型类型。在世界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黑帮片的模式分析

类型化是美国好莱坞影片的典型风格。类型片有着普遍能够具有吸引力的标准情节。它表现的是具有广泛文化意义的人物、背景和复杂紧张的场面,类型简化了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性,使问题变得明显、简单并且易懂,但与此同时又丰富了事件的单一,使事件变得复杂和令人困惑。类型是思想和价值的类型,任何类型都包含着特定社会中的重要的思想和价值的类型。黑帮片便属于类型电影中的一种。它有着自己相对固定的模式和创作背景。

1 创作背景

黑帮片作为美国电影的典型类型。不仅与真实的或虚构的美国黑帮犯罪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美国发展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密不可分,不同时期的黑帮片中总会或多或少的影射出当时美国的社会状况。例如三十年代的美国大萧条时期和禁酒时期,大城市的有组织的犯罪开始呈上升趋势,而刚刚脱离了无声电影时代的黑帮片就迅速成为了吸引观众的流行因素。人们迷恋于黑帮人物的生活,影片令观众享受和体验不同的惊奇,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敌意和侵略性。同时,技术的进步也帮了黑帮片的大忙,声音技术的发展正好迎合了电影的需要,黑帮火并的枪战声、刺耳的刹车声、尖叫声以及空旷街道的打斗声等,都使电影格外充满了生气。因此也就造就了一批黑帮片耀眼的明星,保罗・茂尼、爱德华・G・罗宾森、詹姆斯・卡格尼、亨弗莱・鲍嘉、乔治・拉夫特等,他们通过黑帮片的兴盛而成就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2 暴力

暴力是黑帮片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通常黑帮片的故事是聚焦在某个特别的罪犯个人或是黑帮组织的兴衰历程上,涉及到个人的权利争斗或者与执法人员、黑帮同党之间以及竞争对手的冲突。而这些人物之间的冲突展示最为直观的方式便是暴力,黑社会帮派之间的火并是影片最大的看点,也常常是精彩的情节点。犯罪片离不开暴力,例如《好家伙》中的汤米,他随心所欲地使用暴力,看到一个普通的侍应出错,都可以拿出手枪对着侍应的脚就是一枪:好久不见的贝兹。只因出言伤到了汤米。汤米就连他的头都打爆了。这是黑道人物独特的价值观。即有事就用暴力解决,生命在暴力面前显得很脆弱。

3 金钱与权利

金钱在好莱坞的黑帮片中几乎是万能的,所有人的争斗,最终的目的无非只有一个,那就是金钱。在好莱坞的黑帮片中,很少见到男人去为女人而争斗的,社会意识决定了黑帮之间的争斗仅仅是为了钱,再为权,再然后才是为了女人去加入黑帮,金钱的魅力在犯罪片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好家伙》中的亨利向往这样的生活――钱,然后买到了权力,买到了女人,甚至买到了政府《美国往事》中,麦克斯出卖兄弟,之后得到了钱,也得到了兄弟深爱的女人,而那个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想以名望自居的黛博拉,最后在金钱与权利的围绕下,只剩下一具躯壳。

4 地下世界

黑帮片的场景多为现代化拥挤的大都市,其中充满了各色霓虹灯下黑暗的街道和夜总会、疾驰的轿车、肮脏的酒吧以及破旧的民房或居民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再加上异域风格的铺陈,使得黑帮片充满了冒险和疯狂的味道。《疤脸大盗》中那个几乎是垂直俯拍的全景镜头。在今天看来仍不乏经典的味道:夜幕笼罩的大街上。两派黑帮匪徒残暴地大打出手,加上蒙太奇剪接之后所形成的段落,危险与悲哀的黑帮世界在观众面前一览无遗。

二、香港黑帮片与《英雄本色》

既然说到黑帮片,则不得不提到作为国人电影骄傲的香港黑帮片。黑帮片一直都是港产电影最主要的类型之一,虽然近年香港电影不复昔日辉煌,但黑帮电影在香港乃至整个华人世界影迷中的影响,却并未因此抹去。

香港黑帮片的开端,早在六七十年代张彻导演的影片中就已经初露端倪,等到了他的徒弟吴宇森手里,十足的阳刚加上兄弟的柔情。慢镜头、教堂、白鸽,所有这一切在漫天飞舞的子弹笼罩下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古龙式的江湖世界,这种江湖的味道在《英雄本色》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英雄本色》可以说是香港黑帮片的发轫之作,它的成功使人们对黑帮和枪战题材的电影趋之若鹜,一时间义气泛滥了整个江湖,黑帮大哥和枪声更是几乎占据了整个香港影坛。这部电影不仅成就了吴宇森的暴力美学。也使在影片中精彩演出“小马哥”的周润发成为众多黑帮题材影片中扮演大哥的不二人选。吴宇森在这部电影里打造了一个黑道英雄的传奇,也为黑社会的英雄们制定了一个英雄的标准,可以说黑帮中的英雄被人们普遍认同,始于谈论英雄之本质特色的《英雄本色》。

香港黑帮片的兴盛也随之带来不少电影界的美谈,例如昆廷・塔伦提诺对吴宇森的喜爱甚至接近崇拜的地步:马丁・斯科塞斯最近刚刚翻拍的美国版的《无间道》就是香港导演刘伟强和麦兆辉联手的得意之作。香港的黑帮片有时甚至比好莱坞的更好看,原因就在于香港黑帮片编剧有产自本土的江湖“灵感”,而黑帮片导演又从西方枪战片中学来了一些开放而新颖的构思和技巧。这样把中国本土气息与现代枪械相互结合。使黑帮片既继承了东方武侠的特色,又有现代故事的架构与氛围,这样才能给观众以不同于武侠片和枪战片的全新感受。这样,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

上一篇:《无间道》中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下一篇:探讨在自主学习环境下的英语影视所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