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9-11 07:42:49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中的问题化教学法越来越被国内各学校所重视,它不仅能够创造有意思的语言情境,而且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学习化学变得有趣而高效。本文首先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对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应用的意义及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广大同仁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问题化教学

近年来,初中基础教育越来越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同时学校在课堂教育中所做的努力和创新也受到了大家更多的关注。然而,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育中,教师为了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大多采取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接受程度并不高。笔者就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剖析。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不高

众所周知,初中化学的理论学习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初中化学学习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到学生日后化学的学习,甚至还会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尤其是现在的初中生偏科现象非常严重,他们认为有意思的学科就会投入学习,反之,他们觉得枯燥的学科就会置之不理。因此,如何改革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在每一课的学习兴趣和优势就成为了任课教师密切关注的重点问题。

(二)化学实验教学不被重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而人才的培养要从基础抓起,因此在初中的教育阶段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尤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事物能力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课堂中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成绩考核方面也只注重卷面成绩,而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没有将实验教学的有效意义展现出来。这样的教学往往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地全方面发展,所以教师应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化学实验的有趣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地讲授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对此的反应,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化学课堂同样如此。教师在课堂的授课中,过分强调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物质的分子构成等,殊不知这些数字与文字的结合恰恰使化学显得单调而枯燥。同时,在初中的众多科目中,化学又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这就更加需要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应用的意义

(一)问题化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带动学生参与进来,并积极与学生互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通过将学生分组,听取学生关于问题的想法,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可以为今后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二)问题化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目前,社会以及家长对学生的要求逐渐增多,他们不仅希望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还希望学生能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参与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众多的教学实践证明,问题化教学法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有趣而高效,还能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总结日常教学方法的弊端,多推行问题化教学模式,并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深入研究问题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应用措施

(一)科学地设置问题

课堂问题的有效设置,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还能让他们有种参与感和代入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因此,教师对课堂问题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等诸多因素,然后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设置不同的问题,这样才能体现问题化教学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同时教师还要严格遵循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化学、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这一主题,将问题的设置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能用到生活中的经验并将其强化,使化学知识通过轻松愉悦的方式深深烙在学生的脑海里。

(二)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问题化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问题的提出,通过提出问题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接受新知识的洗礼。可见,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有效提出,不仅能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巧妙地将枯燥的课本知识变成贴近生活的鲜活例子,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有趣而高效。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强调他们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尽可能地发挥各方面优势,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关注弱势学生

大部分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考虑的只是成绩较好的学生或是整体的平均水平,而忽略了那些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同时在问题的反馈过程中,也只是对那些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尽可能地考虑到那些弱势学生,尽量挖掘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自身优势,通过带动参与和积极鼓励的方式,将他们逐步地拉到平均水平的阵营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此外,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时,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一组,让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带动弱势学生,并积极鼓励弱势学生发言,聆听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最终在积极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树立他们学习化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杨艳丽.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2(3).

[2]王雪梅.试论问题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化学课堂的运用[J].新课程(教研版),2012(12).

[3]刘朝田.探究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3(1).

上一篇:情境教学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用研究 下一篇:如何体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