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元素在图书版式设计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11 06:43:13

视觉元素在图书版式设计中的运用

图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还是艺术品。图书越来越讲究版式设计,包括文字、图片及色彩的运用。这些元素的运用虽然都以服务图书的内容为本,但与此同时,它们也能提升一本图书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能更好地表现图书内容。版式设计,目的就是要做图书内容的“嫁衣”,运用平面的主要视觉元素――文字、图像、图形及色彩,在限定的平面空间内选择符合内容的形式将其组合,成为传达信息准确和形式美的载体。

文字、图形、色彩是版式设计中的主要视觉要素,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和功能。文字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图形和色彩更具感染力,在平面设计的不同类型中,这三大视觉要素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无论在什么类型的版式设计中,首先要理解好主题,在熟悉文字、图形、色彩性格的基础上,把握好视觉语言的表达方式,才能较好地落实设计意图,表达好主题思想。

文字元素――设计感的绝妙体现

文字是具有视觉识别特征的符号系统。文字不仅表达概念,同时也通过视觉的方式传递情感。图书装帧中的文字设计能够在读者与图书之间构建信息传达的视觉桥梁,直接影响图书视觉的传达效果。作为图书设计中的文字,是图书装帧的重要内容,是装帧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

图书的文字设计集中体现在图书封面书名的设计上。人们通过书名来辨别书的属性,并通过对封面书名产生的视觉印象判断图书的风格。所以,在装帧设计中,书名的设计能够增强视觉传达效果,提高作品的诉求力,是赋予作品封面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的构成因素。这就决定了书名设计在装帧设计创意中的重要性,书名设计往往是设计者投入思维、情感最集中的地方。

字体、字形、笔画、间距是文字的基本元素,也是书名设计的基本要素。一个优秀的设计者绝不会让图书的书名平淡、单调。

在封面设计中,不同类型图书的书名要用不同的文字风格来表示。政治图书的书名,往往用坚固挺拔、端庄严正的字体来体现,字体造型稳定、醒目,赋有力度,深沉厚重,具有重量感,体现着庄严不可动摇;浪漫的言情小说、诗集的书名,则适合用端庄秀丽、轻快活泼的字体设计来表现,这种字体优美清新,格调高雅,华丽高贵,呼应着图书内容的浪漫情怀;而儿童类读物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特点,其图书设计则要求在表现形式上追求生动、活泼,宜采用变化形式多样且富有趣味的字体,如POP体、手写体等,比较符合儿童的视觉感受。

图形元素――丰富版面之必不可少

在版式设计中,图形和文字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二者相互交融,共同构成图书版面。图形的出现可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和读者的阅读兴趣,图形在文字中出现的多少以及图形的性质、数量等因素都会影响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不同的阅读兴趣。

图形在现代图书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重。一方面,图片能直观地表达事物的本质,容易被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图片的视觉冲击力强,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够以丰富的感彩和诉求力打动读者。因此,在现代版式设计中图片的地位并不亚于文字,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图形可以充当整个版面的辅助元素,以点、线、面的形式来丰富版面,缓解读者的视觉疲劳,增强阅读的趣味性。例如图1,是国外一部图书的优秀版面设计,版面上用刀、叉这些具体的图形来代替分栏线,用香肠、汉堡的小图片丰富版面。以图片代替传统的分栏线,既有实际构图效用,又增加了版面的趣味性,避免版面单调,使图书的内容更具有吸引力。

在版式设计中,图片编排位置的不同直接关系到版面整体的构图效果,能使受众产生不同的视觉效应和心理反应。图片放置于版面中央,视觉冲击力最强;放置于版面下部,有平静和下坠感;放置于四角,能起平衡和稳定作用;当图片排列带有方向性时会给版面增加动向感,等等。在遵循内容需要的原则基础上,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图片位置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为图片选择合适的位置。

另外,图片面积的大小也会直接影响主题信息的传达和视觉效果。大图片注目率高、感染力强,小图片精致灵活、常起呼应和点缀作用,因此,在版面的图片编排中,要把主要的、主题性强、视觉效果好的图片放大,把从属的图片缩小,使版面有明确的主从关系,使之产生一定的视觉节奏。使用大图片,版面则简洁清晰;使用小图片,版面则更活泼、更具动感。与不同的图书版面相匹配的图片大小各不相同,没有一定的标准,它的选择取决于图书的表达主题和设计者的表达意图。

色彩元素――图书灵动的生命

较之文字和图形,色彩在版式设计中的位置往往被人看轻。约翰・伊顿认为,“色彩就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就像死了一般”。色彩是一种拥有强烈刺激的视觉效果,对人的视觉有着先声夺人的作用,它能对人的观感产生直接影响,引发人的情感联想等心理共鸣。在版式设计中,色彩运用得当能给整本图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之,运用不当则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它可能会让受众产生抗拒心理,降低心理接受度。对于图书的版式设计来说,色彩与文字、图片同等重要。因此,运用好色彩是版面设计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色彩往往能第一时间抓住人的心,故运用色彩表达设计者的创意,是很重要的手段。作为版式设计的色彩运用与造型艺术的色彩运用并无太大区别,首先要把握色彩的心理属性,包括由色彩变化表现的情感联想,等等。由于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直接而强烈,所以设计者必须要掌握色彩暗含的心理含义,准确地利用色彩和色彩之间的搭配完成主题精神和版面创作意图。在理解色彩表现主题的视觉与心理感受时,不能以设计者的好恶为出发点,要考虑阅读者主体,让他们的心理情感成为色彩使用时的定位依据。

要让色彩为版面增添变化和魅力,版面设计者必须掌握色彩原理和版面用色的规律。版面设计中,一般都不止采用一种色彩,选择版面色彩时,要考虑色彩的感知对版面主题和格调的表达是否恰当合理,从而进行色彩组合形式的选择。同时也要注意图书的整体色彩需要。邻近色的组合会使版面产生和谐、舒适的感觉,对比色的组合则能使版面产生强大的张力和变化,色彩的巨大反差能立刻吸引阅读者的注意力。如图2,这个版式设计运用了很多图形、文字,它们有各自不同的色彩,整个版面色彩十分丰富,但同属于暖色系色彩,能够给阅读者带来活泼、温暖的感觉,整体效果十分鲜亮、美观,且没有凌乱感。

当颜色和文字组合在一起时,版式设计对色彩的运用又多了另一条要求――确保文字的易读性。文字清晰、容易辨认是图书装帧设计中的重要要求,毕竟图书版面设计是“被雇佣的艺术”,一切形式都要为内容服务。明度对比是保证文字易读性的首要环节,其次是色相对比和纯度对比。色彩搭配中,易读性最强的自然是白底黑字,最弱的是白底黄字,其原因是明度相近因而易读性差。

以上只是对文字、图片、色彩三类视觉元素分别进行了分析,但在实际的版式设计中,三者之间的组合也十分关键,如何对这三者进行合理的空间组合和布局,如何利用好版面空白,也是对设计者熟练运用版面视觉元素的考验。合理运用这些视觉元素,使其相得益彰,为图书做一件最好的“嫁衣”,定能提升图书的整体品位,进而为整个图书界文化氛围和艺术修养的提升助力。

参考文献:

1.杨森茂:《解析版式设计》,《阴山学刊》,2007(6)。

2.何莉萍:《浅谈版式设计中文字的运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版。

3.王君洁:《浅谈文字在设计中的视觉力量》,《科学之友》,2008(6)。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编校:施 宇

上一篇:地市级晚报的发展之路 下一篇:中国直邮广告的现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