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与艺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8 04:42:46

视觉与艺术论文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1

人们不断追求完美,网页设计亦是如此。它要考虑如何使受众能更多更高效的接受信息从而使他们对网站留下很好的印象。古往今来,关于形式美的规律被很多艺术家和学者所提出,因此,在网页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去研究,并主动地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去发现美。当然,各个时代审美观念和美学特征不同。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的审美需求随之产生。将网页设计推向了更高层次的境界,这也是网页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设计师们遵循条理与反复、变化与统一、均齐与平衡、对比和调和、节奏与韵律等原则,以及对网页中文字、图形、色彩的设计的规律,创造优秀的网页作品。

(一)网页的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和谐

任何设计都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设计网页的基本原则之一。一方面,内容占据主导地位,是设计存在的基础,被称为“设计的灵魂”;另一方面,形式不仅直接影响设计作品的表现,而且也有自身的审美价值,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要兼顾整体效果与细节的视觉效果。如图1《龙门飞甲》的电影主题网站的设计,网页视觉效果相当成功。设计师通过考虑电影宣传效果及网站整体功能要求的同时,在设计形式上赋予变化创新,不仅实现了形式美的表现,也深化了作品的内涵。

(二)主题元素突出

不同类型的网站都有自身所特有的主题,并按照阅读习惯和视觉心理将主题形象地传达给观者,使观者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它,并满足观者的视觉审美需求。适合主题的需要是网页设计的前提。将自己的设计思想与网页的主题精髓相融合,才能展现网页设计所特有的审美形式。作为主题要素,要想成为观者的视觉焦点就必须注意编排的位置,从而使观者产生深刻的视觉印象。

二、创新性的视觉艺术表现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体现

(一)加强网页整体布局,合理分配版面提高网页整体美感

在网页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整体一致性不仅存在于某个网页设计中的每个元素之间,也存在于整个网页上——一个网页必须被视为一个完整的单元,这就要求网页设计在整体的风格,色彩上保持统一。网页的整体性不仅包括功能上的整体性也包含了形式上的整体性,作为信息传达的重要载体,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里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从而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这就要求网页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首先考虑网页的整体布局与版面的合理分配。

(二)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合理运用视觉色彩提升视觉冲击力

色彩作为网页设计的一个表现元素,不仅具有吸引浏览者视觉和维持网站形象的效果,而且具有有效传递页面主题信息的功能。在网页设计中,我们可能第一眼感知到的设计元素就是色彩了,如果设计色彩过多,用色过于混乱,造成了浏览者的视觉疲劳,久而久之容易导致网站浏览量的下降,难以达到视觉传达的目的。如图2,十二星座系列的官方网店的制作,运用主色调为蓝色的梦幻主题,彰显十二星座的特点,给人以遐想的梦幻空间,突出整个网店的风格和主题。

(三)灵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挥各大软件的优势

做出一个优秀的网页设计作品,要灵活掌握相关电脑软件,如:“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FireWorks”“AI”等,我们要熟练掌握这些设计工具软件,做到活学活用,并且就其特有属性将各种软件巧妙地结合起来。例如利用多维空间、动画3D技术等,静中求动,在二维空间中追寻三维甚至多维的智能化的设计。又如,我们将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与动画软件Flash软件进行穿插配合使用,把动画设计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将物体进行运动的表现优势运用在网页设计制作中,从而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赋予强大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如图3、4运用平面软件与动画软件相结合穿插的使用,实现了网页的智能化设计,使画面更加生动。

(四)突出注重设计技巧,体现网页风格个性

做好的设计,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记住:设计与交流关系密切,网页要做到不只是提供单纯的欣赏,观者还要进行交互式活动,要让用户为设计感到愉悦,被内容所吸引,想要主动的去使用。这样的设计可以成为用户与信息之间的沟通渠道,使网页设计具备强烈的吸引力和引导性。如图5尼克•拉的“网页设计者墙”,在整体色调和版式设计上手法进行变化,通过形式和色彩体现网页设计的独特风格个性,是兼顾美观和可用的设计的一个成功例子。为了更好的表现网页设计的主题和设计者的意图,会在网页设计中加入音效或动画的合成,提高视觉冲击力,Flash等动画声音软件的运用,让网页设计在视觉与听觉方面有了极高程度的共融,从而更加生动。如图6在网页设计中加入了声音和动画效果,使整个网页画面栩栩如生,充满诗意,给观者以强大的审美体验。在注重整体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把控细节,例如导航的设计要有独有的特点,展现的位置要明确醒目;按钮设计突出美观,操作简单;banner的设计要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图标设计也要有自己的个性,这些要素对网页的整体设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图7,海河乳液的官方网站设计,在考虑整体功能性的同时,在导航,按钮,图标等要素也做了精心的设计,使网页更加生动且富有张力。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2

晚近以来,视觉文化课程在欧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上开设,有的学校开设了视觉文化专业。以下我们选择几所西方大学的视觉文化专业或课程设计,以期了解这一领域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1.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视觉文化课程(本科)

授课教师:

AlexanderCampbellHalavais(halavaisu.washington.edu)

课程说明:

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

授课内容:

第一周:知觉理论

阅读材料:柏拉图,《洞穴寓言》;埃柯,《一张照片》;曼诺维奇,《知觉的工作》

第二周:视觉知识和权力理论

阅读材料:米歇尔,《意图和人工性》;马特拉和马特拉,《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和权力》;莱维,《艺术和赛博空间的建筑》

第三周:符号

阅读材料:图夫特,《逃避平面国》;迪尔凯姆,《三种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义》;弗洛伊德,《拜物教》;荣格,Aion;索绪尔,《任意的社会价值与语言学符号》

第四周:社会符号学和创造意义

阅读材料:巴特,《照片的信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秘密》;霍杰和克莱斯,《社会符号学》;费斯克,《电视:多义性与流行性》

第五周:视觉的机制

阅读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导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罗维,《电影形式与叙事》

第六周:模拟

阅读材料:鲍德里亚,《仿像与模拟》;埃柯,《在超现实中旅行》;莱姆,《第七次突围》

第七周:作为视觉域的城市

阅读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间》;西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芒福德,《隐形城市》;米歇尔,《进入生活的计算机》

第八周:信息环境

阅读材料:哈拉威,《虚拟狗宣言》;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克卢兹,《本世纪的十大界面》;克兹维尔,《精神与机器即临的融合》

第九周:狂欢、交游、混乱和文化壅塞

阅读材料:贝伊,《时间自动区域》;埃柯,《走向一个符号游击战》;莱里,《屏幕》

2.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视觉文化研究计划(研究生)

研究计划说明:

视觉文化学科包括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包括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研究生研究或课程包括以下一些领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建筑,1920世纪欧洲艺术和建筑,澳大利亚艺术和建筑,美学艺术和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摄影、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研究,亚太艺术等。

研究性学位:

哲学博士学位

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研究硕士学位

课程性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课程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课程硕士学位

课程资格硕士学位

艺术研究生证书

视觉文化教师证书

3.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Riverside,本科)

专业名称:电影与视觉文化

主修: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课程提供关于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首先强调历史与理论,其次强调生产,主修课程由三组课程构成:

1)电影与视觉媒介;

2)电影、文学与文化;

3)人种志、纪录片与视觉文化。

辅修:电影与视觉文化辅修课程提供对于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突出理论和历史而非生产,以便培养学生的媒体知识。

课程选录:

电视艺术导论;当代艺术批评导论;数码成像导论;现代西方视觉文化;电影研究导论;世界电影批评方法;视觉人类学导论;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与媒介史专题;媒介之间:艺术、媒介与文化;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居间摄影;社会性别、性征与视觉文化;种族、族性与视觉文化;电影与视觉文化专题;高级摄影实践;脚本写作;舞蹈与视觉研究;电影与媒介体裁专题;国际电影、独立制片电影和另类电影;比较电影研究;高级数码成像;摄影史:20世纪;日本电影与视觉文化;电影、录像与艺术:理论与历史。

二、视觉文化研究英文文献选目

Barnard,M.Art,DesignandVisualCulture(《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London:Macmillan,1998.

Baudrillard,J.SimulacraandSimulation(《仿像与模拟》),NewYork:Semiotex(e),1983.

Berger,J.WaysofSeeing(《看的方式》),London:BBCPublications,1972.

Best,S.&D.Kellner.ThePostmodernTurn(《后现代的转向》),NewYork:Guilford,1997.

Bourdieu,P.TheFieldofCulturalProduction:EssaysonArtandLiterature(《文化生产场:论文学与艺术》),Cambridge:polity,1993.

Bourdieu,P.Photography:AMiddlebrowArt(《摄影:中产阶级的艺术》),Oxford:Blackwell,1996.

Bourdieu,P.TheLoveofArt:EuropeanArtMuseumsandTheirPublic(《热爱艺术:欧洲美术馆与其公众》),Oxford:Blackwell,1997.

Brothers,C.WarandPhotography:ACulturalHistory(《战争与摄影:文化史》),London:Routledge,1996.

Bryson,N.VisionandPainting:TheLogicoftheGaze(《视觉与绘画:注释的逻辑》),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81.

Bryson,N.etal.eds.VisualTheory(《视觉理论》),Cambridge:Polity,1992.

Bryson,N.etal.eds.VisualCulture:ImagesandInterpretations(《视觉文化:形象和解释》),London:WesleyanUniversityPress,1994.

BuckMorss,S.TheDialecticsofSeeing:WalterBenjaminandtheArcadesProject(《看的辩证法:本雅明与拱廊计划》),Cambridge:MIT,1989.

Burgin,V.In/DifferentSpace:PlaceandMemoryinVisualCulture(《在/不同空间:视觉文化中的地点与记忆》),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6.

Cary,J.TechnologyoftheObserver:OnVisionandModernityinthe19thCentury(《发现者的技术:论19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Cambridge:MIT1993.

Chambers,I.PopularCulture:TheMetropolitanExperience(《流行文化:大都市的体验》),London:Routledge,1986.

Cohen,S.VisionofSocialControl(《社会控制的视觉》),Cambridge:Polity,1993.

Dandeker,C.Surveillance,PowerandModernity(《监视、权力与现代性》),Cambridge:Polity,1990.

Debord,&n

bsp;G.TheSocietyoftheSpectacle(《景象的社会》),NewYork:Zone,1994.

DeCerteau,M.ThePracticeofEverydayLife(《日常生活实践》),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4.

DerBerian,J.ed.TheVirilioReader(《魏瑞里奥读本》),Oxford:Blackwell,1998.

Entwistle,J.TheFashionedBody:Fashion,DressandModernSocialTheory(《时髦的身体:时尚、服装和现代社会理论》),Cambridge:Polity,2000.

Featherstone,M.UndoingCulture(《解析文化》),London:Sage,1995.

Fiske,J,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理解流行文化》),London:Routledge,1989.

Foster,H.ed.VisionandVisuality(《视觉与视觉性》),Seattle:BayViwePress,1988.

Foucault,M.TheBirthoftheClinic:AnArchaeologyoftheHumanScience(《诊所的诞生:人文科学考古学》),London:Pantheon,1973.

Foucault,M.DisciplineandPunish(《规训与惩罚》),Harmondsworth:Penguin,1977.

Freedberg,D.ThePowerofImages:StudiesintheHistoryandTheoryofResponse(《形象的权力:历史与反应理论研究》),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9.

Frisby,D.&M.Featherstone,eds,SimmelonCulture(《西美尔论文化》),London:Sage,1997.

Goldman,R.&S.Papson,SignWars:TheClutteredLandscapeofAdvertising(《符号的战争:广告的凌乱图景》),NweYork:Guilford,1996.

Harvey,D.TheConditionofPostmodernity(《后现代性的状况》),Oxford:Blackwell,1990.

Heywood,I.&B.Sandywell,eds.InterpretingVisualCulture(《解释视觉文化》),London:Routledge,1999.

Jay,M.DowncastEyes:TheDenigrationofVisioninTwentiethCenturyFrenchThought(《低垂的眼睛:20世纪法国思想中对视觉的诋毁》),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Jenks,C.ed.VisualCulture(《视觉文化》),London:Routledge,1995.

Jervis,J.ExploringtheModern(《探索现代》),Oxford:Blackwell,1998.

Kellner,D.MediaCulture(《媒介文化》),London:Routledge,1995.

Levin,D.M.ed.ModernityandtheHegemonyofVision(《现代性与视觉的霸权》),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Levitt,H.WayofSeeing(《看的方式》),Durham:DukeUniversityPress,1996.

Lown,D.M.,HistoryofBourgeoisPerception(《资产阶级知觉的历史》),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2.

Lyon,D.TheElectronicEye:TheRiseofSurveillanceSociety(《电子眼:监视社会的兴起》),Cambrige:Polity,1994.

Lyotard,J.F.ThePosmodernCondition(《后现代状况》),Minneapolis: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4.

McGuigan,J.CultureandthePublicSphere(《文化与公共领域》),London:Routledge,1996.

Melvill,S.&B.Readings,eds.,VisionandTextuality(《视觉与文本性》),London:Macmillan,1995.

Metz,C.TheImaginarySignifier:PsychoanalysisandCinema(《想像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1982.

Michell,W.J.Iconology:Image,Text,Ideology(《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6.

Michell,W.J.TheReconfiguredEye:VisualTruthinthePostPhotographicEra(《重塑的眼光:后摄影时代的视觉真相》),Cambridge:MIT,1992.

Michell,W.J.PictureTheory(《图像理论》),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4.

MilesM.Art,SpaceandtheCity(《艺术、空间与城市》),London:Routledge,1997.

Mirzoeff,N.,ed.TheVisualCultureReader(《视觉文化读本》),London:Routledge,1997.

Mirzoeff,N.,ed.AnIntroductiontoVisualCulture(《视觉文化导论》),London:Routledge,1999.

Neal,S.CinemaandTechnology:Image,Sound,Colour(《电影与技术:形象、声音和色彩》),London:Manderin,1991.

Nochlin,L.ThePoliticsofVision:Essayson19thCenturyArtandSociety(《视觉政治:19世纪的艺术与社会》),London:ThamesandHudson,1991.

Phillipson,M.Painting,LanguageandModernity(《绘画、语言与现代性》),London:Routledge,1985.

Pollock,G.ed.GenerationsandGeographiesintheVisualArts(《视觉艺术中的代与地理学》),London:Routledge,1996.

Poster,M.ed.JeanBaudrillard:SelectedWritings(《鲍德里亚文选》),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8.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3

【关键词】美术学;学科;结构;系统

中图分类号:J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92-01

美术学的学科结构内涵系统,由三大结构层级系统――美术本体系统、意图艺术性视觉表现系统和变迁边缘系统有机整合而成为一个互为联系、作用的结构整体。其实,有学者在论及美术学的研究对象时,就已涉及了美术学的学科结构内涵要素问题。此外,也有学者在研究美术学的“宏观结构网络”时,将美术学分为了三大部分,即“历史美术学”、“技法美术学”和“系统美术学”。总之,对美术学学科结构的界论,仍是有待不断探讨研究的学术课题。

一、美术本体系统

美术本体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它是由若干反映美术学学科本质内涵的子学科构成的。易言之,美术视觉认识论、美术价值论、美术审艺论、美术观看论(包含美术视觉接受论、美术视觉阅读论)、美术文化学,是美术学学科“本体系统”的基本和核心的学科要素。虽然,有学者将“美术思维学”、“美术心理学”、“美术文化学”等划归到美术边缘性系统,但是,有不妥之处。因为美术作为独立的存在学科,一方面,它总是随时都有一个思维存在的问题、有心理活动模式的问题;另一方面,美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存在。所以,认知视点和展开依据不同,结论是有差异的。总之,美术本体系统,是美术学首要研究的系统。对其认知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美术的意图艺术性视觉表现系统与美术变迁边缘系统的深入研究。

二、意图艺术性枧觉表现系统

美术学学科构成的意图艺术性视觉表现系统,是指研究揭示美术如何将人们诉求之打算艺术化实现及其体系的范畴。美术的意图艺术性视觉表现系统,由意图艺术性视觉表现的理论性形态和意图艺术性视觉表现的技术性形态所构成。美术的意图艺术性视觉表现的理性形态,一般包括美术表现形态学、美术创造思维学、美术转换论、美术构图学。总之,对这一子学科群研究的精进度越高那么,美术的意图艺术性视觉表现就有可能越加多元而完满。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对于意图艺术性视觉的表现传达,是有很经典的例子的。如宋代著名画家法常(?―1180,原姓薛,出家后号牧溪)的《六柿图》、南宋夏圭的视觉形象展示之“半边式”(世人称之为“夏半边”)构成模式和元代著名山水画家倪瓒(1301―1374)的“一河两岸式”构图等,都说明中国人在意图艺术性视觉表现上是很有智慧的。

正因为有人们对于意图艺术性的视觉表现、转达的关注和研究,才形成了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人们以视觉为媒介感知的知识与价值之组织系统及行为存在模式。视觉文化的核心内涵,是用视觉感知和读解客观对象,并宣泄表现自我心灵的视觉实现。从认知行为角度上讲,视觉文化是一种更为普及的文化。人们只要用眼睛来感知事物、用眼睛观看来获取信息,就离不开视觉文化的支持与帮助。只是,当下对于视觉文化的普及教育广度与力度都还不够。其一,民众普遍缺乏观看意识和观看能力;其二,缺乏观看资源。人均拥有的美术馆、大剧院、博物馆、文化遗物等观看资源偏少。而且,还破坏严重。其三,视觉污染严重。不会观看和缺乏观看资源,是一样可悲的。多彩的世界,需要我们会观看,获取幸福的生活,也需要我们会观看。因此,学习视觉文化,是每个人的必需。

三、美术变迁边缘系统

美术学的美术变迁边缘系统,是指研究揭示美术在特定语境里创生充实学科及其系统的范畴。学科存在,总是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而不断演进。美术学学科系统,也有不少是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而派生出来的、具有美术门类形态的新型交叉学科。

当前,在我们对美术的边缘系统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发现无论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范围,都有了一定扩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知识的积累,使得美术变迁边缘系统得到了很大的完善,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与完善,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并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凌.美术学的重建与复兴[J].美术观察,2002(7).

[2]欧阳青.美术学,何时敲门[J].美苑,2000(1).

[3]欧阳青.美术学,何时敲门[J].书画艺术,1999(4).

[4]美术学学科话语[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1).

[5]陈池瑜.建立中国美术批评学[J].文艺研究,2003(5).

[6]陈池瑜.美术学的研究对象――兼论美术批评、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的区别与联系[J].美苑,2003(2).

[7]陈池瑜.滕固美术史研究方法论之意义[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作者简介: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4

2012年7月,澳大利亚国家课程评估和报告委员会公布《澳大利亚课程标准:艺术(幼儿园至十年级)》(以下简称《标准》),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第一套幼儿园至中学的全国统一艺术课程标准。《标准》包括舞蹈、戏剧、媒体艺术、音乐、视觉艺术等五个艺术门类的课程。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学校必须提供以上所有门类的课程,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接触和认识艺术。中学阶段七、八年级开始,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爱好在这五个艺术门类中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或数个门类。幼儿园至小学二年级的课时必须达到120小时,小学三至六年级为100小时,中学七至十年级是160小时,学校可以自行决定教学安排。

《标准》认为,艺术教育的总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以下多种能力:

·创造力、想象力和各种技术,以及审美和批判性思维与实践,通过参与创作和回应艺术作品提高自信心。

·好奇心和各种技能,研究和运用创新的艺术手法和可用的技术表达各种想法,通过多种观点发展移情能力。

·美学知识和沟通能力:通过有意义的方式重视和分享经验,表达、表现和交流有关个人和他人的想法。

·通过接触各国艺术家、艺术形式、艺术活动和业界人士,洞察与了解当地、地区和全球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传统。

《标准》将每门艺术学科的学习内容划分为两大部分——创作(making)与回应(responding)。所谓创作,即运用过程、技术、知识与技能创作艺术作品。其目的是发展学生“想象与即兴创作(表演)”、“探索艺术元素、材料、技术和过程,并形成自己的艺术作品”、“实践技能与技巧”、“通过艺术作品交流各种想法”以及“将所学的艺术与其他艺术学科和学习领域相联系”。而所谓回应,即探索、回应、分析和阐释艺术作品。其目的是发展学生“反思自己的艺术作品”、“回应他人的艺术作品”以及“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情境来看待艺术作品”。这两大部分,既独立又有相互之间的联系。

2010年,澳大利亚国家课程评估和报告委员会还制定了包括听说读写、计算能力、信息交流技术、批判和创造性思维、个人和社会的能力、伦理行为、跨文化理解等七项综合能力,以及包括土著人历史和文化、亚洲及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这三个跨课程主题,并要求各门学科的教学都要融入这“七大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三大主题”的学习。

限于篇幅,现将《标准》中有关视觉艺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说明、各年级段的学习内容与成就标准等翻译、介绍如下,与同行分享和共同学习。

一、视觉艺术课程定位

在视觉艺术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美术、工艺和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对传统和新兴的视觉艺术创作和批评的实践,学生相互之间探索和交流各自内心的意图和信息。如同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视觉艺术也能够引起、鼓舞和丰富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促进学生创意和表现能力的提高。

视觉艺术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去探讨视觉艺术领域中各种复杂和丰富的手段。通过各种探讨、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提高创意和表达能力,并能够完善他们所创作的作品。

视觉艺术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从视觉艺术的创作者和观众的角度,去探索他们所处的社会,并拓展知识、认知和各种技能技巧。视觉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存在了数百年,并仍在继续发展着。视觉艺术鼓励学生进行各种视觉形式的交流,视觉语言的探讨,以及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社会、文化和技术,并对个人或与他人共同完成的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各种想法作出回应。

通过视觉艺术的学习,学生既对世界文化有所了解,又形成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并具有想象力。通过在视觉艺术中探索不同历史、文化和社会,学生学会了表达对世界的各种看法及用视觉进行思维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工作方法。

二、视觉艺术课程目标

视觉艺术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

·通过视觉艺术创作和交流等手段,提高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和乐于表达的能力。

·运用视觉艺术的技能、语言、材料、工艺和技术,通过视觉艺术知识、理解力、制作过程和创新思维,形成各种观念。

·通过视觉艺术的实践和认识,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学会尊重和理解传统的、历史的和各种文化的视觉艺术与艺术家。

三、视觉艺术课程内容说明

《标准》要求学生在视觉艺术学习中探索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及其相关的制作方法。这些形式既包括二维形式,如素描、色彩画等;又包括三维形式,如陶艺、雕塑、装置艺术等;还包括四维形式,如基于时间的装置艺术作品、行为艺术作品、数字动漫、视频等。

其次,《标准》要求,学生应当在视觉艺术学习中,学会运用视觉语言中的“元素”和“原则”,进行视觉艺术作品创作。所谓“元素”,包括线条、形状、形体、空间与时间、色彩、肌理、明暗等。所谓“原则”,包括重复、节奏、对比、变化、强调、比例、平衡、统一、和谐、运动等。

第三,《标准》将视觉艺术课程学习分为“创作”与“回应”两大部分。其中,“创作”包括学生尝试和体验视觉艺术中传统的和新的技术,个人或集体共同进行艺术品创作。这些艺术作品,反映学生探索视觉语言,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社会、文化和创作技术认识的各种想法。“回应”包括学生在学习视觉艺术语言、技能和技术时,对概念和空间的探索,学会从不同视角探索视觉艺术作品,并进而产生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学会理解他人的各种看法。《标准》提出,这两部分都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如同艺术家、设计师、工艺师、评论家、历史学家和观众一样的知识、理解力和技能。

第四,《标准》要求,在视觉艺术课程中,要融入“七大综合能力”和“三大主题”的学习。

第五,《标准》反复强调,学生在艺术创作时,要学会安全地使用工具和材料;在使用他人的图像和作品时,应征得别人的许可,不能抄袭他人的作品;等等。

四、各年级学习内容与成就标准

(一)幼儿园至二年级学习内容与成就标准

在幼儿园至二年级阶段学习中,要求学生与同伴、老师—起,学会独立地创作和回应视觉艺术作品。通过创作视觉艺术作品,来反映自己家庭、社区以及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学习使用一系列的材料、媒介和技术,来创作素描、色彩画、版画、雕塑、摄影和多媒体等视觉艺术作品;学习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作出回应,谈论自己的经历与视觉艺术作品之间的影响关系。

1.幼儿园至二年级学习内容说明

创 作

(1)观察和想象各种图像、物体、图形和形式

·认识到素描、绘画、物体、空间可以用来代表和表达想象与各种情感。

·利用天然物和人造物中的各种图像和物体来进行观察和玩耍。

·结合各种图像、形状、图形和空间进行玩耍。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个人与社会能力、信息交流技术、跨文化理解

(2)探索并玩耍一系列图像、材料、物体外表、空间、技术、图形和形式

·发现和描述自然物与人造物中各种材质的特性,例如黏土、硬纸板、油画布、各种模型、水彩颜料、木制品、塑料制品以及多媒体。

·使用一系列传统的和当代的数字媒介、材料和工艺流程,用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探索艺术、工艺与设计的各种元素。

·使用、储存和清洁各种材料、工具和设备时,例如,当使用剪刀、铅笔、蜡笔、记号笔、胶水、颜料、画笔、黏土等工具和材料时,要养成安全、随机应变和可持续利用的意识。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听说读写

跨课程主题学习

土著历史和文化、亚洲、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关系

(3)创作各种图像、立体物、形状和空间时,谈论自己的想法和材料

·谈论自己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描述其主题、想法以及作品名称的命名等特征。

·在扮演艺术家的角色创作艺术作品时,要考虑自己的创作意图。

·描述所选择的媒介、创作过程以及工具是如何影响艺术作品的。

综合能力

个人与社会能力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4)制作熟悉的或是想象、记忆中的各种人物、事物和经历的视觉艺术作品

·创作原创的艺术作品,描述作品中所体现的主题、想法和特征。

·创作描绘日常生活中有关自己、家人、朋友、宠物、家庭、学校和社区情景的视觉艺术作品。

·利用自然或人造环境中的图像、事物以及可利用的再生材料,创作视觉艺术作品。

综合能力

个人与社会能力

(5)认识到视觉和空间的观念是以不同方式形成和被理解的

·根据周边世界的生活经验设想一个主题,用二维、三维或四维等形式进行探讨。

·发现视觉和空间元素可以通过不同媒介、材料和制作过程得到延伸,进而改变意图。

·考虑到家庭、场所或社区需要,用视觉和空间的观念创作新的图像和立体物。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跨文化理解、计算能力

(6)视觉艺术与艺术和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

·使用现有的数字技术浏览、复制、分享各种图像和观念。遵守不能抄袭他人作品的规则。

·尝试在课堂上根据交通、水、植物、动物之类的主题,从色彩和肌理元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通过学习二维的绘画、素描形式,以及三维和四维的形式,了解艺术和其他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如绘制正方形图形或塑造锥状物体都与数学学科有联系。

综合能力

信息交流技术、听说读写、伦理行为

与艺术和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

音乐、戏剧、地理、数学

回 应

(7)在视觉艺术作品中使用视觉艺术术语来分享思想、观念和情感

·描述视觉艺术作品中的视觉艺术术语。

·谈论视觉艺术作品中能吸引注意力的方面。

·分享并比较自己和同伴之间对视觉艺术作品存在的各自不同的看法。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听说读写、个人与社会能力

(8)谈论他人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时,顾及不同的观点

·从不同的视角对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中的特点或内容进行描述。

·比较各种视觉艺术作品,谈谈对其印象或想法。

·观看各种视觉艺术作品,探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区的人是如何进行诠释的。

综合能力

听说读写、跨文化理解、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9)认识在各种视觉艺术中体现不同环境、社会、文化和时代

·讨论视觉艺术如何告诉我们有关生活或往日生活的变化。

·根据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描述其中所反映的自身生活和文化经历。

·讨论来自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视觉艺术作品,包括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艺术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各种符号、故事和传统。

综合能力

跨文化理解

跨课程主题学习

土著历史和文化、亚洲、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关系

2.幼儿园至二年级的成就标准

到二年级阶段学习结束,学生会利用各种方法、技能、材料和工艺来创作视觉艺术作品,用以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学生会分享和描述自己或他人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会把创作视觉艺术作品看成是自己的一种经历。

(二)三至四年级学习内容与成就标准

在三至四年级学习阶段中,学生与同学、老师、学习共同体—起,学习独立地制作和回应视觉艺术作品。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视觉艺术作品,发展艺术性的各种想法。学习使用各种材料、媒介以及方法,制作不同形式的视觉艺术作品。学习有特色的艺术传统,包括素描、色彩画、雕塑、版画和数字作品。学生学会对自己、同伴和艺术家的作品作出回应。学习描述如何运用不同材料激励各种想法,进行艺术作品创作。

1.三至四年级学习内容说明

创 作

(1)探索如何表达自己所看到或想象到的各种图像、形式、事物和空间

·尝试二维、三维和四维的创作方法和形式,启发个人的经历。

·探索自己和他人代表不同情境的图像、立体物、观念和空间。

·在自然和人造环境中学会从不同视角观察各种空间和事物。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个人与社会能力、计算能力

(2)调查与尝试不同媒介和技术的特性,发展预期的效果

·结合各种媒介和材料的特性,探索不同的效果,例如用再生材料制作拼贴画,显示材料的不同肌理和对比。

·调查自然的、人造的和数字化的环境和材料,用来创作出不同效果的艺术作品。

·调查不同材料特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其用途以及回收和再利用的可能。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听说读写、个人与社会能力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3)通过利用各种媒介、视觉艺术的实践和各种观念,发展艺术创作的技巧

·分析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中有关主题、材料和制作方法的特点。

·探索能代表他人的生活、文化和居住地的各种艺术创作技巧和方法。

·选择最能代表其作品主题特点的形式和技巧。

综合能力

跨文化理解、个人与社会能力、伦理行为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4)尝试各种技术、工具和形式,以发展他们的技能,并完善其艺术创作

·使用不同的技术和形式,创作有关个人、文化和社会观念的艺术作品。

·运用传统的和现有的数字艺术工具、材料和技术,创作各种视觉艺术作品,探讨其不同的效果和意义。

·认识到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所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给别人和自己观赏,有着不断完善和提高他们技能的要求。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听说读写、计算能力

(5)分享和展示视觉艺术作品,重点关注各种细节、创作意图和所使用的技术

·谈论或用文字描述他们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重点在各种细节、创作意图和所使用的技术上。

·选择视觉艺术作品,在学校、社区或网络上举办展览进行展示。

·设计和筹划有效展示艺术作品的各种方法,例如选择画框、装画框或展厅空间的安排等。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个人与社会能力、计算能力、信息交流技术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6)视觉艺术创作与舞蹈、戏剧、媒体艺术、音乐和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

·尝试采用现有的数字技术与艺术或其他学科领域组成视觉艺术作品。遵守不能抄袭他人作品的规则。

·结合艺术或其他学科领域,创作静态或动态的图像,例如根据一次短途旅行的照片,创作一组反映视觉经历的艺术作品。

·根据课堂中所研究的课题,例如生物、行星等,探讨色彩和肌理的元素。

综合能力

信息交流技术

与艺术和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

舞蹈、戏剧、音乐、科学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5

论文摘要:文章明确了视觉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中地位的重要性,重点探讨了我国视觉艺术研究的现状,即思维单一化,缺乏系统化和创新性的研究方法。提出今后研究者要在分析我国视觉艺术环境形成因素的基础上(受不同历史、政治、宗教、风俗等因素的影响),融会中外优秀的视觉艺术经验,才能避免研究方法的误区,使我国今后的视觉艺术教育健康繁荣地发展。

早在史前时代,人类就用图像模拟和创造自然世界,今天视觉艺术已经成为人们传达文化信息的重要系统,是人文科学的新领域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代文化理论更称之为“图像的转换”。忽略了视觉艺术发展的有机整体必然造成文化的断层。到目前为止,对视觉艺术并没有一个完全合理的概念解释,一般是指人们将眼睛所看到的自然形象,进行有意识的描绘,完成某种功用,赋予艺术作品一种文化内涵,并通过不同的载体传播与交流思想。视觉艺术的形式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大类:绘画、影视、雕塑、服装、广告、摄影、动漫、建筑、多媒体艺术等。视觉艺术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专业教育组成部分。视觉艺术研究方法直接决定着其教育的科学性。本文将分析我国视觉艺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存在单一思维模式

我国早期的视觉艺术是在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半封闭环境中形成的,带有农耕经济特征和血缘宗法制度,是儒、释、道等不同文化形态相互融合的自发性独立文化体系。今天我国的视觉艺术产品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异常繁荣,视觉艺术研究却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还包括基础文化艺术设施的建设,如艺术博物馆、大学视觉艺术的学科建设),这既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难以推动文化艺术的整体健康发展。

例如,目前我国的绘画艺术研究就是一种典型的单一思维。由于我国的绘画艺术拥有传承数千载的历史背景并有人数众多的从业者,这造就了许多单一范围内(中国)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违背了艺术的多样发展规律。学校的绘画教育甚至还停留在简单的基础训练和理论研究中,特别是我国油画的百年发展史,在缺乏对“真实”的学习和“文化断层”双重因素影响下,其功能性正逐渐丧失。

2.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缺乏系统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视觉艺术研究亟待与世界接轨。尽管有更多机会学习西方视觉艺术的先进经验,但目前有些人研究方法简单,不是拿来直接抄袭就是东拼西凑。主要原因是研究者在对视觉艺术学科间的比较研究中缺乏应有的联系,没有融会贯通,没有系统了解中西方视觉艺术及各种流派的变化,忽视系统的美学知识理论指导,而进行盲目的实践。长此以往,研究逐渐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没有自己的创新性和民族特点。

通过对我们本民族的视觉艺术与国外视觉艺术的研究可以发现,由于地域、民俗和的差别,在传统视觉艺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缺乏系统化也表现在我国视觉艺术研究专著贫乏,难以在教育研究中起到指导借鉴作用。系统化研究就需要理顺视觉艺术发展的脉络,细致入微地从视觉艺术的绘画、图案、包装、招贴等方面比较研究中外在传统视觉艺术方面的不同之处,提高研究者的创作能力。

3.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需要创新性的思维方法

视觉艺术的发展源自于人类无限的创造活力。长期的单一思维和缺乏系统化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阻碍了创造力的发挥,束缚了想象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创新性的思辩能力。因为创新性的观点来源于最少程度的思想限制和对课题的系统把握,有了丰富知识的指引,才能创新样式,保持视觉艺术发展的活力,并能指引健康的文化艺术发展方向。比如基础教育中强化构成艺术中的形式语言,而形式语言的图像符号就需要学生作为创新点展开无限想象的空间。视觉艺术的创新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应当成为今后的首要教学目的。

二、我国视觉艺术研究误区及解决策略

视觉艺术的繁荣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研究方法的科学程度从根本上又决定了视觉艺术的发展方向。我国薄弱的艺术教育力量和视觉艺术的历史经验无法适应视觉艺术研究发展的需求,一些行政干预也违背了市场规律。要解决思维单一化,前提是加强视觉艺术的基础教育,重视视觉艺术发展的文化地位,特别要排除行政思维等非专业性干预。

我国在视觉艺术研究中从根本上缺少跨学科、系统化的研究方向。目前在我国绘画艺术加速弥补文化断层的基础上,设计似乎也开始逐渐建立自身完整的研究体系,这主要得益于国际商业交流的频繁,促进了跨学科、系统化的进程。但视觉艺术设计较绘画似乎更加忽视自身艺术史的研究,对国外艺术史也存在断章取义,这必将使我国的视觉设计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研究传统图案在包装上的应用,思维不能仅限于传统图案,若将当代文化内涵和中外传统图案设计元素联系起来,发现共同点,去掉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因素,效果会更好。不同设计能够体现不同国度的风俗变化,扩展品牌的国际声誉,视觉设计更能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系统化提示我们在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功能性、装饰性,还可以从其他不同艺术形式中寻找装饰语言。要很好地运用形式美的要素,把不同的表现形式运用在同一平面上,使之协调整合成为一个完善的创意。因为形式要素中点、线、面的运用一定是相通的。当然,由于时代的不同,艺术风格也要相应变化,要考虑地域、风俗习惯、民族性、等各种条件,并且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使之融会贯通,更加系统化,成为雅俗共赏的设计样式。这样才能设计出有创新性、国际性的大品牌产品,为产品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创新性依赖于完善的创作思路,而提升创新性的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深入探索,挖掘创作者的潜力。这也迫使我们的视觉艺术教育研究进入这一良性循环轨道。

结语

本文主要是探究我国当下视觉艺术教育研究的一般思维方法误区,从视觉艺术的图案、包装等应用方面及绘画艺术实例,比较分析我国在视觉艺术研究方面的不足,从中找到今后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研究时避免单一化,追求多元化、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将知识整合,汲取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创造出更接近自然、更人性化的视觉艺术作品;学习国外的视觉艺术创新性方法,在借鉴之后提倡更富新意的创作。因此,研究者要能跨学科,互相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推动我国视觉艺术走积极健康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2]伯尼斯·马丁.当代社会与文化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6

晚近以来,视觉文化课程在欧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上开设,有的学校开设了视觉文化专业。以下我们选择几所西方大学的视觉文化专业或课程设计,以期了解这一领域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1.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视觉文化课程(本科)

授课教师:

Alexander Campbell Halavais (halavaisu. washington. edu)

课程说明:

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

授课内容:

第一周:知觉理论

阅读材料:柏拉图,《洞穴寓言》;埃柯,《一张照片》;曼诺维奇,《知觉的工作》

第二周:视觉知识和权力理论

阅读材料:米歇尔,《意图和人工性》;马特拉和马特拉,《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和权力》;莱维,《艺术和赛博空间的建筑》

第三周:符号

阅读材料:图夫特,《逃避平面国》;迪尔凯姆,《三种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义》;弗洛伊德,《拜物教》;荣格,Aion;索绪尔,《任意的社会价值与语言学符号》

第四周:社会符号学和创造意义

阅读材料:巴特,《照片的信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秘密》;霍杰和克莱斯,《社会符号学》;费斯克,《电视:多义性与流行性》

第五周:视觉的机制

阅读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导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罗维,《电影形式与叙事》

第六周:模拟

阅读材料:鲍德里亚,《仿像与模拟》;埃柯,《在超现实中旅行》;莱姆,《第七次突围》

第七周:作为视觉域的城市

阅读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间》;西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芒福德,《隐形城市》;米歇尔,《进入生活的计算机》

第八周:信息环境

阅读材料:哈拉威,《虚拟狗宣言》;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克卢兹,《本世纪的十大界面》;克兹维尔,《精神与机器即临的融合》

第九周:狂欢、交游、混乱和文化壅塞

阅读材料:贝伊,《时间自动区域》;埃柯,《走向一个符号游击战》;莱里,《屏幕》

2.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视觉文化研究计划(研究生)

研究计划说明:

视觉文化学科包括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包括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研究生研究或课程包括以下一些领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建筑,19?20世纪欧洲艺术和建筑,澳大利亚艺术和建筑,美学艺术和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摄影、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研究,亚太艺术等。

研究性学位:

哲学博士学位

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研究硕士学位

课程性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课程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课程硕士学位

课程资格硕士学位

艺术研究生证书

视觉文化教师证书

3.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Riverside, 本科)

专业名称:电影与视觉文化

主修: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课程提供关于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首先强调 历史与理论,其次强调生产,主修课程由三组课程构成:

1)电影与视觉媒介;

2)电影、文学与文化;

3)人种志、纪录片与视觉文化。

辅修:电影与视觉文化辅修课程提供对于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突出理论和历史而非生产,以便培养学生的媒体知识。

课程选录:

电视艺术导论;当代艺术批评导论;数码成像导论;现代西方视觉文化;电影研究导论;世界电影批评方法;视觉人类学导论;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与媒介史专题;媒介之间:艺术、媒介与文化;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居间摄影;社会性别、性征与视觉文化;种族、族性与视觉文化;电影与视觉文化专题;高级摄影实践;脚本写作;舞蹈与视觉研究;电影与媒介体裁专题;国际电影、独立制片电影和另类电影;比较电影研究;高级数码成像;摄影史:20世纪;日本电影与视觉文化;电影、录像与艺术:理论与历史。

返回>>

二、视觉文化研究英文文献选目

Barnard, M. Art, Design and Visual Culture(《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London: Macmillan, 1998.

Baudrillard, J.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仿像与模拟》), New York: Semiotex(e), 1983.

Berger, J. Ways of Seeing(《看的方式》),London: BBC Publications, 1972.

Best, S. & D. Kellner. The Postmodern Turn(《后现代的转向》), New York: Guilford, 1997.

Bourdieu, P.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文化生产场:论文学与艺术》), Cambridge: polity, 1993.

Bourdieu, P. Photography: A Middle?brow Art(《摄影:中产阶级的艺术》), Oxford: Blackwell, 1996.

Bourdieu, P. The Love of Art: European Art Museums and Their Public(《热爱艺术:欧洲美术馆与其公众》), Oxford: Blackwell, 1997.

Brothers, C. War and Photography: A Cultural History(《战争与摄影:文化史》), London: Routledge, 1996.

Bryson, N. Vision and Painting: The Logic of the Gaze(《视觉与绘画:注释的逻辑》),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Bryson, N. et al. eds. Visual Theory(《视觉理论》), Cambridge: Polity, 1992.

Bryson, N. et al. eds. Visual Culture: Images and Interpretations(《视觉文化:形象和解释》), Londo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94.

Buck?Morss, S. The Dialectics of Seeing: Walter Benjamin and the Arcades Project(《看的辩证法:本雅明与拱廊计划》),Cambridge: MIT, 1989.

Burgin, V. In/Different Space: Place and Memory in Visual Culture(《在/不同空间:视觉文化中的地点与记忆》),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Cary, J. Technology of the Observer: On Vis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19??th? Century(《发现者的技术:论19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 Cambridge: MIT 1993.

Chambers, I. Popular Culture: The Metropolitan Experience(《流行文化:大都市的体验》), London: Routledge, 1986.

Cohen, S. Vision of Social Control(《社会控制的视觉》), Cambridge: Polity, 1993.

Dandeker, C. Surveillance, Power and Modernity(《监视、权力与现代性》), Cambridge: Polity, 1990.

Debord, G.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景象的社会》),New York: Zone, 1994.

De Certeau, M.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日常生活实践》),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Der Berian, J. ed. The Virilio Reader(《魏瑞里奥读本》), Oxford: Blackwell, 1998.

Entwistle, J. The Fashioned Body: Fashion, Dress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时髦的身体:时尚、服装和现代社会理论》),Cambridge: Polity, 2000.

Featherstone, M. Undoing Culture(《解析文化》), London: Sage, 1995.

Fiske, J,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理解流行文化》), London: Routledge, 1989.

Foster, H. ed. Vision and Visuality(《视觉与视觉性》), Seattle: Bay Viwe Press, 1988.

Foucault, M.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诊所的诞生:人文科学考古学》), London: Pantheon, 1973.

Foucault, M. Discipline and Punish(《规训与惩罚》),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7.

Freedberg, D. The Power of Images: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Response(《形象的权力:历史与反应理论研究》),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Frisby, D. & M. Featherstone, eds, Simmel on Culture(《西美尔论文化》), London: Sage, 1997.

Goldman, R. & S. Papson, Sign Wars: The Cluttered Landscape of Advertising(《符号的战争:广告的凌乱图景》), Nwe York: Guilford, 1996.

Harvey, D.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后现代性的状况》), Oxford: Blackwell, 1990.

Heywood, I. & B. Sandywell, eds. Interpreting Visual Culture(《解释视觉文化》), London: Routledge, 1999.

Jay, M. Downcast Eyes: 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低垂的眼睛:20世纪法国思想中对视觉的诋毁》),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Jenks, C. ed. Visual Culture(《视觉文化》),London: Routledge, 1995.

Jervis, J. Exploring the Modern(《探索现代》), Oxford: Blackwell, 1998.

Kellner, D. Media Culture(《媒介文化》), London: Routledge, 1995.

Levin, D. M. ed. Modernity and the Hegemony of Vision(《现代性与视觉的霸权》),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Levitt, H. Way of Seeing(《看的方式》),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

Lown, D. M., History of Bourgeois Perception(《资产阶级知觉的历史》),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Lyon, D. The Electronic Eye: The Rise of Surveillance Society(《电子眼:监视社会的兴起》), Cambrige: Polity, 1994.

Lyotard, J.?F. The Posmodern Condition(《后现代状况》),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McGuigan, J. Culture and the Public Sphere(《文化与公共领域》), London: Routledge, 1996.

Melvill, S. & B. Readings, eds., Vision and Textuality(《视觉与文本性》),London: Macmillan, 1995.

Metz, C. The Imaginary Signifier: Psychoanalysis and Cinema(《想像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2.

Michell, W. J. Iconology: Image, Text, Ideology(《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Michell, W. J. The Reconfigured Eye: Visual Truth in the Post?Photographic Era(《重塑的眼光:后摄影时代的视觉真相》), Cambridge: MIT, 1992.

Michell, W. J. Picture Theory(《图像理论》),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Miles M. Art, Space and the City(《艺术、空间与城市》), London: Routledge, 1997.

Mirzoeff, N., ed.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视觉文化读本》), London: Routledge, 1997.

Mirzoeff, N., ed.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视觉文化导论》), London: Routledge, 1999.

Neal, S. Cinema and Technology: Image, Sound, Colour(《电影与技术:形象、声音和色彩》), London: Manderin, 1991.

Nochlin, L. The Politics of Vision: Essays on 19??th??Century Art and Society(《视觉政治:19世纪的艺术与社会》),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1.

Phillipson, M. Painting, Language and Modernity(《绘画、语言与现代性》), London: Routledge, 1985.

Pollock, G. ed. Generations and Geographies in the Visual Arts(《视觉艺术中的代与地理学》),London: Routledge, 1996.

Poster, M. ed.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鲍德里亚文选》),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Rose, J. Sexuality in the Field of Vision(《视觉领域里的性征》), London: Verso, 1986.

Tagg, J. The Burden of Representation: Essays on Photographies and Histories(《表征的重负:论摄影与历史》), London: Macmillan, 1988.

Tulloch, J. Watching Television Audiences: Cultural Theories and Methods(《看电视的受众:文化理论和方法》), London: Arnold, 2000.

Urry, J. The Tourist Gaze(《旅游者的凝视》), London: Sage, 1990.

Virilio, P. The Vision Machine(《视觉机器》),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1994.

Welsch, W. Undoing Aesthetics(《解析美学》), London: Sage, 1997.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7

视觉营销理论通常是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或其它文科类专业开设的课程之一,而艺术设计学科对于这门理论则鲜有开设。视觉营销作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早期常被运用于服饰行业终端卖场,而现在则越来越被其他行业所重视,并将其作为一种很重要促销手段运用在品牌的终端卖场。这种营销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商品的陈列与展示并配合销售终端的品牌广告促销活动,在视觉上对目标销售群体形成吸引力,并实现互动与交流,以传达商品的相关信息和品牌形象,最终达到促销的目的。在如今的激烈市场的竞争中,视觉营销逐渐成为品牌推广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而视觉营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正是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的领域,下面我们将分析视觉营销与艺术设计各专业之间的联系,以阐述这门理论的开设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必要性。

二、视觉营销理论与艺术设计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两位美国的识别管理学专家西蒙森和施密特在对品牌塑造与识别进行新的研究时侯,提出了对于企业如何利用视觉传达设计创造市场竞争优势的指导性理论。他们提出消费群体的某些知觉是直接的,而其他知觉则会受到认知支配,企业或品牌的感官体验式营销手段能够为商品品牌的识别与推广起到重要的作用。并指出了这种效果产生于三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即商品造型设计、品牌的传播和展示空间设计。这一理论科学地表述了视觉形象设计对于创造优势品牌所起到的作用。因而,这些研究成果对发展视觉营销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西蒙森和施密特两位学者所研究的品牌形象塑造和视觉识别的新方法,对于研究视觉营销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视觉营销手段是在市场营销理论和消费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将视觉传达设计原理运用于终端促销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商品包装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和卖场展示空间设计领域,以此对目标消费者形成视觉上的吸引力,在心理层面产生购买欲,进而达到商家销售商品的目的。营销学和消费心理学是其理论上的基础,视觉传达设计则它的核心内容。由此可见,艺术设计领域的几个重要专业方向如:视觉传达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都是视觉营销的实现方式,是视觉营销手段的核心层面的内容。因此,营销学中的视觉营销理论与艺术设计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三、结语

面对目前不断变革着的市场环境,国内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使艺术设计教育融入新经济的浪潮,并顺应于时代的发展需要,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任务,因而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有必要对此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索,在对设计人才的培养上有针对性的加入新的教育内容和理念。视觉营销理论的导入是顺应经济潮流而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艺术设计教育也有必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针对性的增加视觉营销理论到艺术设计的各专业的实践当中,建立艺术设计各专业之间的学科联系,提高各专业之间的相互协作,从而有效的发挥艺术教育在经济领域应该起到的作用,也符合了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的思路。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8

关键词:视觉文化 影像艺术 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000-00

当下在视觉文化时代到来的过程中,视觉影像在日常文化生活中的比例和地位越来越突出,对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丹尼尔・贝尔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①。这也意味着人类文化艺术形态在以语言文字和传统印刷技术为媒介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多样化,我们获取各种视觉影像艺术作品变得越来越方便。同时,越来越多的影像中的舞蹈肢体语言紧张刺激而又令人震惊的瞬间视觉冲击力包围着我们,它在激起人们好奇、欲望的同时,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价值判断标准与道德情感接受层次。某些低级庸俗的视觉影像信息正在蚕食着年轻学生的大脑。

一、视觉文化背景下影像艺术的特征

所谓视觉文化,就是以视觉形象(包括图像和活动影像)为文化内容并被大众所认同的文化。视觉文化背景下的影像艺术,作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大众媒介之一,影像艺术媒介呈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互动性

影像艺术的互动性,又可以称为参与性与介入感。随着高科技手段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影视媒介尤其是电视、网络媒体的互动性与双向性进一步增强,从“传播”逐渐走向“交流”。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影视媒介的互动性体现是多方面的,包括影视节目点播、网络红人自我宣传、网络影像视频录像短片上传、各种影视剧目在线播放等。观众可以根据自己当下的心情来选择影像产品,这使得观者得到了更强的共鸣感,观众能更好地进入审美状态,从而更好地领悟影像艺术创造的审美境界。

(二)个性化

影像媒介是一种极具个人化的媒介,通过电视、电影、网络传递和表达出来的是一种比较独立的见解和思考,影像也因此具有了自我传播的特性。而人们在用影像记录自己生活的同时,加深了对自己所处世界的了解,从而得到一种满足感。影像表达的突出特征就是“执着于‘独异个性’的创作激情” ②,专注于对与创作者个体紧密相联的东西的个人表达与阐释,也即个性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影像创作者在影像中注入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影像所呈现的无一不是创作者的切身感受与生活体验,与己相关性的表达内容与形式使得影像显现出无与伦比的“个性化”。

(三)大众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像技术的升级、设备价格逐渐降低,影像传媒直接进入大众的视野,影像作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传播,开始朝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在当今这样一种视觉文化时代,影像传媒把触角伸向传统媒介所无法涉及的许多领域,影像媒介有效地促进和参与了当前视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大众化的本意首先是指满足民众的追求;其次是指通过大众传播为民众所消费的形式。

二、影像艺术与舞蹈教学中的关系

(一)影像艺术中舞蹈语言符号解读

视觉时代使我处于一个视像膨胀的“非常时期”,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影像作品中存在着大量“视觉污染”。而这些影像信息大多是通过如影视、交友娱乐网站、视频聊天、游戏、网红广告宣传等某些庸俗低级的舞蹈语言符号形式进行传播的。它所具有的刺激、另类、所谓“时尚”的特点不仅传播着各种庸俗流行信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于舞蹈肢体语言感官接受,造成对于舞蹈艺术语言的某种误读。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正确引导和解读舞蹈艺术语言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影像艺术要素在舞蹈教学中的体现

影像艺术中各种要素需要正确阐释与解读,而这种解读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来完成的。具体地讲,是需要通过教师将影像艺术各元素放置在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去进行解释与引导。

影像艺术要素在舞蹈教学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直观与多元性

影像艺术诸要素在舞蹈教学中首先体现的是直观性。随着影像信息来源的广泛与便捷,使得人们可以轻易地从网络媒体上下载各种影像资料进行学习、欣赏。其次是影像艺术要素的文化属性的多元化。任何影像艺术要素在不同的观者眼中的寓意与影响力是不相同的,这与观看者的审美素养、情趣爱好、场景与心情都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对于影像艺术要素在舞蹈教学中准确运用与借鉴,就突显了教育者的视觉文化艺术层次与审美素养水准的不同,从而导致影像艺术要素在舞蹈教学的文化多元性。

2、自我娱乐与个性情感表达

在以休闲娱乐文化逐渐进入大众生活的当下,影像视频片段下载大多是为满足自我娱乐目的。而影像制作者,比如DV,制作者的非职业性,其视角独特,更加注重表达个人心声与自我空间。这些都促使人们(包括我们的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随心所欲地表达情感,根据自己的喜好安排剧情而不去考虑各种束缚,零距离地记录自己身边的生活,这种平民式的视角和个人风格,是当前影像艺术的独特风格。

影像艺术的真谛是交流的互动性。而舞蹈教学中教与学之间也是需要大量互动,传统舞蹈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以MV,DV网络视频等影像艺术作品为基础的微课、慕课所替代。影像艺术正以形象直观、互动灵活的触角进入到高校舞蹈教学环节中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而丰富的学习平台,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由、快乐、主动地学习和重新认知舞蹈,并且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更加清醒的认知自我。

注释:

①[美]丹尼尔・贝尔,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

店,1989.

②赵鑫,黄兵.试论 DV 影像的传播意义与文化价值[J].今传媒,2011.

参考文献:

[1]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2]周宪.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J].电影艺术,2001(02).

[3]陈晓红.刘桂荣.审美现代性与视觉文化转向中的电影艺术[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06).

[4]吴琼.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金浩.新世纪中国舞蹈文化的流变.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米洁,性别:女,籍贯:河北石家庄市, 职称: 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舞蹈、形体礼仪

上一篇: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范文 下一篇: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