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

时间:2022-09-11 04:07:42

浅析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006-01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意与时俱进、文道结合,做到自然妥帖,使信息技术学科诸因素与德育内容和谐统一,这样的德育教育才是我们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适应新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一、教师要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言行去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哪方面的德育,教师要心里有数。教师应具备学生德育发展的理论知识,并根据学生德育发展的阶段特点,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作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答案。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考虑他人的观点或意见,协调与他人的分歧。教师本身对德育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是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位教师,不管你是否自觉,本身就是学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应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下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如果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的良好习惯。反之,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个问题,由于学生的模仿心理很强,学生就会照猫画虎,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甚至可能使学生也养成了类似的不良习惯。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二、教师要善于挖掘课堂中的德育因素

教材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思想品德因素,教师要善于从信息技术教材中发掘出这些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适时教育,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我们家乡取得的辉煌成就,从中体会自豪感。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指法”学习是信息技术低年级教材中的一个内容,是熟悉操作计算机的一个前提条件。但是在学习时,也是很枯燥和不易掌握的,特别是刚开课的年级,学生进机房很兴奋,注意力又容易被外界情况分散,练习短时间后就“玩心”四起,浪费时间,学习效率低。因此在指法教学中,教师首先强调指法的重要性,学生明确熟练的指法是学好、用好计算机的基础;在教案设计的过程中,教导同学们要相互提醒、相互帮助,而且教师适时地设计一些课堂“小比赛”,看谁的指法掌握得好,打得又快又准确。通过这样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竞争性以及互帮互助的好品质。信息技术课作为技能课,偏重于实践、侧重于操作,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如果把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结合起来,穿插、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就能使信息技术学科中可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在很多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都寓有明显的积极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其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

(一)网络传播中急需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在了解网络运用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

(二)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知识技术和道德要求的宣传教育。让中学生全面地了解网络知识掌握网络技术,使其懂得利用网络去认识社会、接触社会、服务社会,懂得利用网络去获取知识、搜索信息、促进创新;重要的还要使其了解网络社会的复杂性,认识到网络对人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并懂得网络是一个人们共享的社会,也需要规则和美德。

(三)树立遵守信息法律法规的法制意识。要让学生了解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法制观念,养成在信息活动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与行为习惯。

(四)培养学生鉴别与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使学生能自觉选择正确信息,抵制黄色信息、反动信息、封建迷信信息以及各种低俗、下流的垃圾信息的侵害,让学生自觉意识到维护信息活动正常秩序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五)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利益的信息道德观念。让学生知道个人的信息活动应以不损害他人的正当利益为原则,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名誉权、财产权、知识产权,不使用未经授权的信息资源,不随便在网上别人的隐私,信守社会公德,不损人利己;同时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理解资源共享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务与责任观念。要让学生全面理解信息活动中必须承担的义务与责任,慎重在网络公共场所表达个人观点与看法,不或传播有害信息,不能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更不能有意传播虚假信息误导他人。

上一篇:对体育课中兴趣教学的几点探索 下一篇:一种用于分析支路运行特性的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