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时间:2022-09-11 03:17:01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32例剖宫产患者术前及术后采取一系列联合护理措施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32例患者除一例术后24 h出现下肢肿痛,经溶栓治疗及护理后缓解,其余均痊愈出院。

【关键词】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

作者单位:473008河南省南阳市张仲景医院(郭林芝);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项君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妇产科术后近期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因血栓脱落引起致命性肺栓塞(PTE)、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C),长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据统计,其发生率占妇产科术后总发生率的8%~13%[1]。其中,以剖宫产术后最为常见[1]。DTV常发生在术后2~5 d[2]。因此,加强对DTV的早期预防,治疗和护理,可降低DTV和PTE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对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为降低剖宫产术后DTV的发生率,本研究对32例患者在术前及术后早期采取了联合护理措施,对DTV进行积极预防,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到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32例,年龄25~42岁,平均33.5岁。其中高血压20例,糖尿病7例,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手术时间0.5~1.5 h,平均时间1 h。

2预防及护理

2.1术前预防及护理

2.1.1做好产前检查,加强孕期保健和管理。从首次产检开始应详细询问孕妇有无个人及家族静脉血栓形成史,逐步完善必需的血液(凝血功能、血脂、血糖)系统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对高危人群(心脏病、糖尿病、狼疮、吸烟、多胎妊娠、高龄、肥胖、避孕药及促排卵药应用史)进行血栓形成倾向的评估并劝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酒。对有静脉血栓史、遗传性或获得性易栓症的孕妇及高龄、肥胖、长期卧床孕妇,应在孕早期、中期给予肝素治疗,使体内凝血活酶时间延长1.5倍,以防止血栓形成。

2.1.2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既往研究表明,66%PTE发生于产褥感染,而82%的产褥感染源于剖宫产。剖宫产术后致命性PTE的发生率大约是阴道分娩的10倍。因此,对于“社会因素”要求行剖宫产的孕妇,应做好解释及规劝。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 本组20例伴高血压患者,术前血压控制在140~120//100~85 mm Hg,7例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调至6.1 mmol/L以下。

2.2术后预防及护理术后抬高下肢、早期行被动活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①患者回病房后即使麻醉尚未消失也应用小枕垫高患者的脚后跟,实施双下肢被动肢体按摩,方向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每侧肢体按摩5 min。②帮助患者进行双侧膝关节及足踝运动,如足背屈、膝踝关节的伸屈、抬腿等活动,每15~20 min一次,每一动作重复20~30次。③麻醉作用消失后协助患者翻身,每2小时一次,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包括深呼吸及下肢肌肉的收缩活动、定时更换、早日下床活动等,避免腹胀,保持大便通畅。

2.3详细观察病情,重视患者主诉。DTV形成早期主要表现为疼痛和肢体肿胀。本组病例中1例术后24 h诉肢体胀疼,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DTV形成早期,经及时溶栓治疗后缓解。因静脉血栓性疾病的预防意义远超治疗,所以,术后护理和病情观察应同步进行,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为医师早诊断提供依据。

2.4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内膜损伤及产褥感染①加强导管护理,置管和封管时严格无菌操作,减低刺激性药物浓度,避免药物直接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减少医源性深静脉血栓形成。②静脉穿刺时避免在同一处反复穿刺且尽量避免在下肢输液尤其左下肢,持续滴注时间不超过48 h,如局部出现炎症反应应立即停止滴注。③术前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1∶40络合碘2次/d行会阴冲洗;切口敷料每日更换;定期行血常规检验,及时纠正贫血等,均可预防感染发生。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可及早发现感染迹象。

2.5机械性预防术后常规使用下肢弹力袜或等级弹力袜可有效预防DVT发生。

2.6药物预防术前补充晶体液、防止血液浓缩。对易发生DVT的高危产妇术前术后应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如小剂量肝素、阿司匹林等,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及刀口渗血等不良反应,定期行大便潜血、尿常规及凝血常规检查,为准确用药提供依据

3结果

本组32例病例,只有1例术后24 h出现下肢肿痛、经彩色多普勒诊断为DVT形成早期,经溶栓治疗及护理后缓解,其余均痊愈出院。

4小结

高凝状态、静脉血流淤滞和血管壁损伤是经典三联LEDVT好发因素,每次妊娠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而吸烟、高龄、肥胖、狼疮、多胎妊娠、避孕药及促排卵药的不规范应用、合并严重内科疾病等,均为LE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剖宫产进一步增加了LEDVT发生的风险,原因包括:妊娠期某些凝血因子激活,术前禁食水、术中失血失液使血液浓缩、术中血管损伤、术后卧床、下肢血流缓慢、血液淤滞等。因此妊娠期和剖宫产后针对具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采取严密监测和预防血栓形成措施,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严英.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管介入治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5):354.

[2]梁晓宁,郭瑞君,许涛.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作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9):16241627

上一篇:骨折患者伴呃逆病症的护理 下一篇:腹膜透析3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