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莫林联合碘伏促进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07-08 07:20:22

【关键词】德莫林;碘伏;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60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89-01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如期愈合良好是产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胎儿体重增加等因素,剖宫产明显升高。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障碍,因受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程度不同的瘢痕。①全身因素:如有瘢痕素质,或在幼儿,青壮年,女性,有色人种等有易于形成瘢痕的倾向。②局部因素:包括损伤部位,创口方向,致伤因素,缺损范围,有无感染,技术操作等许多条件。如在面部、眼睑、粘膜部位较轻;而在胸骨前、肩三角肌部、耳廓等部位较重;创口顺皮纹、皱褶、器官的轮廓线、关节的关节面瘢痕常不明显,反之,瘢痕常较显著;创口缺损范围越广越深,瘢痕也越广泛。瘢痕的形成,会增加患者生理和心理压力,从而影响术后恢复。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妇科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12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急诊108例,择期手术12例。依据换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式。实验组采用特殊换药方式。实验组用0.5%碘伏消毒,德莫林喷洒于手术切口,外敷纱布一块。

1.3观察指标①观察2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和切口甲级愈合率。②观察2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

2.12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3讨论

皮肤损伤愈合后瘢痕仍继续增殖,即可逐渐发展成增生瘢痕。增生瘢痕表现为突出表面,外形不规则,高低不平,潮红充血,有灼痛及瘙痒感。瘢痕是皮肤上伤口愈合或不明原因所致皮肤损伤愈合后所形成的过度生长的异常组织。具有以下特点:①病变超过原始皮肤损伤范围。②呈持续性生长。③高起皮肤表面、颜色发红的结节状、条索状。增生瘢痕的形成,主要由于胶原蛋白的合成代谢超常持续进行,超过分解代谢的速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量形成胶原纤维所致。某些局部或全身因素可诱发瘢痕增生。局部因素:异物落入创口内,创口内的细胞破坏后所析离的角质素等。炎症:创面愈合前因长期感染,肉芽组织过度增生。全身因素:如青壮年、妇女,尤其是孕妇,甲亢患者易发生增生瘢痕,这可能与内分泌素分泌旺盛有关,此外,种族遗传等亦与瘢痕增生有关。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文化程度不断提升,剖宫产手术导致切口愈合障碍瘢痕形成逐渐增多。对术后要求不断升高,对切口愈合程度的关注明显增加[1-2]。本研究通过有针对性的特殊换药与常规换药进行比较,特殊换药护理措施如下。①用0.5%碘伏溶液消毒创面。碘伏溶液与表面活性剂结合而成的广谱外用杀菌水溶液,能杀死细菌、芽孢、病毒、真菌、原虫等微生物,性质温和、无毒、无味、无过敏性,对粘膜刺激性小[3]。临床应用中发现碘伏不但杀菌、消肿、而且可使切口创面渗出减少,收敛较快,促进切口愈合[4]。②德莫林喷剂于手术切口处,用无菌纱布覆盖。德莫林具有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具有人体上皮细胞再生诱导作用的无机元素为生物活性成分,主动诱导上皮细胞生产,促进手术切口尽快愈合。手术切口应用德莫林后能有效中和创面渗出物,减少渗出,并能保持创面不收感染,保持创面干燥,快速结痂。24小时后换药发现,创面渗出明显减少,肉芽组织变为鲜红色,周围组织红肿明显消退,创口开始愈合,部分组织变干燥,皮肤皱缩,水肿消退,患者疼痛逐日减轻。4护理措施

4.1适宜的备皮和切口护理方法,是降低手术切口感染重要环节术前一日督促病人剪短指甲,沐浴及更衣,必要时协助其完成。手术日做好手术区皮肤准备,剃除或剪去毛发、清除皮肤污垢。备皮时注意动作轻巧,防止损伤表皮和增加感染的可能性,于术前2小时备皮为宜。且备皮时间与手术时间越近越好。切口护理采用德莫林联合碘伏的目的在于保护切口和避免细菌污染切口,促进切口早期愈合。报道使用腹带可增加切口感染,因此,术后最好不用腹带,可以减少切口感染率。

4.2加强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技术,减少空气污染、保持洁净效果尽量减少人员走,避免不必要的谈话;保护皮肤切口,皮肤虽然消毒,也只能达到相对无菌,残存于毛囊中细菌对开放切口有一定的威胁。手术室空气质量除与空气消毒设备和适宜的温、湿度有关外,还与改善通风及空气的静止状态密切相关。因而,在手术时间应尽量减少人员流动,接台手术之间做好空气消毒,并努力培养和监督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动作幅度要小,走路要稳,以减少增加菌数的机会。

4.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树立无菌观念避免外源性感染是降低切口感染、影响切口愈合的有效措施。手术人员一经洗手手臂即不准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医务人员双手也是医院感染的因素之一,也是造成外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因此手卫生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4.4保持切口处的清洁卫生,及时擦去汗液,不要用手骚抓,用衣服摩擦,以免加剧局部刺激。改善饮食,多吃水果、鸡蛋、瘦肉等富含维生素C.E以及必需氨基酸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表皮代谢功能。切忌吃辛辣、葱蒜等刺激性食物。

综上所述,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本药在应用过程中,无过敏症状,疗效好,疗程短,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而且愈合后减少皮肤瘢痕的形成,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郭翠兰.预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对策.基层医学论坛,2007,11(4):323-324.

[2]刘瑞雪,赵玉州,王宝婷.腹部切口感染36例.闭式引流临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1,17(6):60-61.

[3]赵泽燕,陈让定,孟艳,等.碘伏在褥疮病人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934-935.

[4]聂桂珍.Tdp与碘伏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05,11(3):3294.

上一篇:胃食管反流病(GERD)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 下一篇:高频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