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地方商科类院校学生校外实习模式的初探

时间:2022-09-11 03:09:46

新形势下地方商科类院校学生校外实习模式的初探

摘 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上升到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地方类商科院校学生校外实习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新的学生校外实习模式的必要性,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了新的“四阶段”学生校外实习模式。

Abstract:The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risen to a social hot-spot issues.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local type of commercial off-campus college students internship status, identify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new out-of-school students need to practice model, through high school co-operation to build a new "four-stage" model of student off-campus internship

关键词:商科类院校 校外实习 模式 企业

Key words:Business colleges;Off-campus internship;mode;Enterprise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180-02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一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高校来说,学生就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很可能引起社会的动荡,而且就业形势严峻这一社会现象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就地方商科类院校而言,设置的专业对应的行业大多都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学生就业受到的冲击可能更大。面对这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情况,作为地方商科类院校要想改变这种局面,笔者以为,应该摸索出一套新的学生校外实习模式,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缓解学生就业难问题。

一、 地方商科类院校学生校外实习的现状

1、 在校学生专业实习机会少

大多数商科类院校的大部分专业培养计划上关于校外实习一般都是安排在大四第二个学期,相比工科类专业一学年一次的校外实习,机会太少。而且相比于工科类专业的集中实习,商科类专业主要的实习方式还是分散实习,不利于互相交流提高,实习的针对性不强。

2、实习流于形式

就地方商科类院校而言,所设置的专业如会计、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大多都是偏文科的专业,专业对口的就业单位都是些诸如会计事务所、外贸公司等中小企业单位。由于本身岗位少,实习生培训成本高、创造的价值少,有时候还会影响内部正常的工作,这类企业很少会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即便接受学生实习,往往也是流于形式,学生在实习岗位上很难有所收获;同时学生长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等真正有了实习机会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学些什么,通过实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实战经验的目的无法达到。

二、 研究学生校外实习模式的必要性

1、 研究学生校外实习模式是高校发展壮大的铺路石

高校要发展壮大,主要看招生规模。只有招生规模上去了,学校的硬软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才会得到加强。而影响招生规模的重要因素就是一个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就业率高,证明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高,随之而来的就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而科学的学生校外实习模式将对毕业生就业率的提升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所以研究并实施科学的学生校外实习模式是高校发展壮大的基础。

2、 研究学生校外实习模式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大多数商科类院校所设专业对口的企业应该意识到,研究科学的学生校外实习模式,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非单纯在为学校培养人,同时也是为自己培养人才,因为学生最终会走向社会、走进企业。在社会的组成部分中,企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大学生来说,有目的实习能够帮助学生尽早地进入职业生涯,对家庭来说,也能够缓解就业压力,所以,企业在实习问题上应该把眼光放得远一些。企业接受实习生,要具备很多条件,包括对实习生的培训体制是否完善,带领实习生的人手是否足够等。这也是企业必须承担起来的社会责任。

三、 新的学生校外实习模式的构建

针对上述现状及暴露出的问题,笔者认为新的学生校外实习模式应该由高校与企业在各自具体的实际情况下,根据社会的需求,共同构建。

(一)构建“四阶段”校外实习模式

所谓“四阶段”校外实习模式就是指在大学四年的不同阶段,根据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有针对性的安排阶段校外实习。

1、第一阶段:参观学习

在大一暑假,学校与企业合作,提供学生去相关专业对口企业参观学习的机会。通过参观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同时能使他们对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性质、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比如市场营销专业,引导学生走进市场,感受市场,理解市场,接受市场熏陶,培养学生的营销意识、市场意识、经商意识和竞争意识。

2、第二阶段:市场调研

市场是最好的课堂,是办学的最大资源。市场调研内容丰富,不受时间、场地、设备等因素的限制,所需经费有限,可操作性强。在大二的暑假,学校可以通过“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暑期调查报告评比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市场调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调研技术、技巧;同时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耐挫耐劳能力、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而这正是课堂上最难做到的。

3、 第三阶段:实践训练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锻炼以及前两年在课堂上所积累专业知识,到了大三的暑假,学校就应该跟企业合作,提供在企业实践训练的机会。这个阶段企业应该派出专门人员对于来企业实习的学生进行专业、系统的岗前培训。把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提供实际岗位给学生锻炼。通过第三阶段的实践训练,学生应该熟练掌握了上岗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岗位锻炼期间,发现应具备而没有具备的能力和专业知识,回到学校就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提升应具备的能力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下阶段做准备。

4、 第四阶段:见习上岗

通过对于第三阶段企业实践训练中的考核,企业对于来实习的学生有了一个很全面、具体的了解。其中表现突出,而又有意向招募的学生,企业可以在学生大四第二个学期(学校规定的就业实习时间)邀请他们来企业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在这个阶段,企业会提供实际岗位给学生,通过学生的上岗表现,最终确定留聘人选。学生也可以通过第四阶段的表现,为自己争取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

(二)建立注重过程和业绩的考核制度

学校在这个“四阶段”校外实习模式中,主要的工作就是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考核。主要应该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1、 过程控制考核。在跟踪实训全程的基础上,建立实训过程考核控制标准,将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设定若干量化考评指标,如纪律考勤、定点巡查、定期询问、企业反馈等。

2、 报告考核。书写实习、实训报告,汇总、解析实习和实训期间所获各种数据资料,形成文稿,如SWOT分析报告、市场调研报告、营销策划书等。

3、 业绩考核。实训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在实训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一定量的实战业绩。如市场营销专业的产品推销实战训练项目,就以推销掉的产品数量和所得收益为主要考核指标。

(三)建立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运作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学校、学生构成的三对互为资源要素的供求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企业需要学校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学生需要成才和就业;学校需要提升教育和科研水平。在产学结合中,要使企业、学校双方的资源供给真正长期化,必须建立以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为核心的运作机制。

参考文献:

[1]邹春洋 高校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实效模式研究[J]. 高教研究, 2006.12

[2]崔雪梅,魏志方,俞爱宗 地方综合性民族大学教育实习模式的初探[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6

[3]毛园芳 校外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和操作机制探索―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 2006.10

[4]贾俊兰,后锐 高校持续扩招形势下专业实习保障机制研究[J]. 教学研究,2007.3

[5]关六三 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运行与管理探究[J]. 实验室科学, 2007.12

上一篇: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思考 下一篇:试论创业本能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