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并非是坏事

时间:2022-09-11 03:01:02

危机并非是坏事

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是“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与展望”,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论坛的主题凸显了浓重的危机意识,就是往年例行的文艺演出与烟火表演也被取消。因为,自金融风暴爆发以来,经过各国的努力,参考2009年全球经济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欧美经济的“谷底”仍旧深不见底。所以,如何解决“危机与挑战”,是参会代表们必须集中精力思考讨论的事情。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6.1%,虽然是近十年内的最低水平,但与全球其他发达经济体的负增长或者停滞增长相比,已经是难能可贵。其中,在中国的某些领域,甚至有因此出现“赶超”的事情,在全球银行市值排行榜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排名取代了一些欧美银行,进入排名前三。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危机对于中国而言,是机遇大于危机,挑战带来机会,金融危机将可能为中国在一个时代内成为发达国家提供难得的机会。

对个人而言,巨大的危机往往也是催化巨大机遇出现的前提。本期的“封面人物”――印尼首富,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主席陈江和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他说:“危机感是海外华人所特有的,每时每刻都要做好思想准备。”在顺境中,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充足准备,防范于未然,一旦逆境到来,企业反而能抓住机遇做强做大。当不少企业因为环保问题而陷入危机时, 陈江和却开发了无污染的绿色环保产品作为主打产品。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一些印尼华人损失惨重,而陈江和却由于在当地长年的善举与口碑,他的企业却受到了当地人的全力保护,不仅企业屹立不倒,企业规模还扩大了2倍,利润赚了4倍。所以无论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还是“能源环保”危机,陈江和的企业总是能在逆境中胜出。

在商业领域,危机与生机的哲学也同样如此。在中国,民族名牌面临并购的危机有增无减,汇源果汁的朱新礼、德力西集团的胡成中在遭遇外资觊觎下,都有着无可奈何的无奈。但是,这些危机也进一步刺激中国民营企业加快进行产品结构提升,企业管理制度等改革步伐的加快。而在海外华人聚集的海外唐人街,随着华人经济与社会地位的提高,华人与所在国社会的进一步融合,大量华人逐步迁移出唐人街。虽然出现了“新一代华人不住唐人街的危机”,但随之而起的“新唐人街”的商业改造计划使唐人街的功能转向商业与旅游。本期的专题,将向您介绍关于中国民族品牌与海外唐人街在危机中找到生机的故事。

《老子》有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危机与生机”的辩证哲学已经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在危机面前,全球华人将带着一种更谨慎与成熟的心态,去迎接更多的挑战,克服障碍,稳步向前。最后在危机中化危机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

上一篇:中国当代艺术家巡览(二)――安静的气氛唤起自... 下一篇:任正非呼唤一线直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