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内部控制环境怎么审

时间:2022-09-11 02:15:22

人民银行内部控制环境怎么审

一、环境审计内容

内部控制环境是组织内部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其优劣决定了组织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道德风尚、行为规范、激励机制与纪律约束等要素组成了人民银行内部控制环境,内控环境审计要审的是一整套行为规范、奖惩办法和相关的业务流程,核心内容是理念与行为间的传导与反传导所产生的效应,是对管理模式所酝酿的氛围予以提炼,主要围绕:(1)员工行为规范的健全与执行。行为产生的可能性,是否有规范与之一一对应,是否坚持“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的原则。(2)员工作业遵循性。从差错率,工作效率和业绩考核指标等,分析员工的忠诚与职业道德价值观。(3)权力和责任的划分。从年龄、知识结构的互补性,从业务流程、岗位和人员的制衡与分离,对现有人员能力和权限进行分析。(4)组织结构。从决策层、管理层与作业层的信息传递与反馈过程与环节,分析组织内控构架和管理权限的集中程度,分析信息的真实、可靠。(5)人力资源与培训。从培训层次、培训内容、培训率、培训方式,分析后续教育情况。从激励与考核机制的健全性与可行性,分析竞争机制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性。(6)组织管理理念。从组织和职能部门的年初工作计划、作业分解,去捕捉管理理念、核心价值观,分析职能部门的业务目标是否支持其使命并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

二、环境审计流程

环境审计流程包括业务计划、目标确定、业务方案、业务实施和监督发展。业务计划依据年初工作计划而定,信息资源及复杂程度决定人员、时间的分配,审前调查确定内审目标、获取评价标准、拟定业务方案。审计实施可采用现场审计、非现场审计和控制自我评估法三种方式。现场审计通过审阅资料,现场观察,问卷调查、咨询和座谈;非现场审计通过指定报送资料,运用质询、咨询和评价方法;控制自我评估法通过问卷调查开展岗位自评、职能部门综评、专题分析和管理分析。上述三种方式可单独使用或灵活结合,各方式得出的问题与建议,业经审核环节,及时向被审部门反馈,出具审计报告。对审计发现与建议作出整改时间限制,分析整改反馈,实施后续监督。在组织结构、人员、业务稳定的情况下,不经常开展独立环境审计工作,将其纳入常规审计或内控评审范畴。

三、环境审计需求

环境审计依赖大量的信息资料。建立非现场审计资料报送制度,明确资料类别、时间和方式,建立非现场资料分析库;充分考虑环境审计与常规审计、履职审计和内部控制评审的内在关系,从中过滤信息,避免重复劳动;充分考虑职能部门监督检查、分管领导监督检查、上级监督检查,利用已有的检查结果。

环境审计依赖内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主动了解组织内部控制过程,在确认和咨询服务中,获取职能部门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指标;主动了解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风险偏好,获取环境审计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理解、描述客观环境,对影响环境的内外因素作出判断。

环境审计依赖最佳实务、内审人员的预期。开展审计项目综合分析工作,总结、提炼内审实务,开展内审实务分析比对,学习、培训、推广实务,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建立结果沟能制度,执行个人客观判断、小组汇评、内审机构负责人审核的评审流程,使内审人员的个人预期统一到整体水平上。

环境审计依赖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监督报告制度,维护内审部门与决策层、管理层和人员间相互联系与交往的平台,取得维护内审独立性、客观性的支撑点和配合面。通过定期会议或不定期会晤,提高年度内审工作计划、项目计划和审计内容的透明度;通过审前征询意见,提高内审确认和咨询服务水平。

环境审计依赖后续监督。环境审计报告是对人员、作业流程及组织整体层面上的客观、敬业、忠诚、奉献、勤恳,胜任所作出的分析与评价,“务虚”份额占比较大。针对环境审计发现和建议的建设性、重要性和情况反馈,监督组织和职能部门学习、宣传、教育、培训和激励等日常管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监督运作效果,开展后续审计和跟踪检查活动。

总之,环境审计所要达到的奏效是协助组织良好职业道德得到推广,组织文化得到渗透与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上饶市中心支行)

上一篇:企业广告宣传费结转扣除的税务和会计处理 下一篇:县级人民银行开展绩效审计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