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有感

时间:2022-09-11 01:05:28

【前言】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有感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例如,学习氧气能供给呼吸时,我们结合生物学科中呼吸的意义,表达式为“有机物(储存能量)+二氧化碳+水+能量”的内容,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说呼吸属于化学变化?(2)在呼吸过程中氧气有哪些重要作用?(3)为什么说人体每天排泄的水量会比饮入的水...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有感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教师普遍认为这套新教材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鼓励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质。新教材的实施已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旧观念转到新观念,促进教师成长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对教学而言,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自己只是教材规定知识的阐释者和传递者,而学生也只能是教材规定知识的接受者和吸收者,教师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课堂教学过程就成了教师的“表演”过程,教师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配角,是听众,是观众。但现在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过程,更是一种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更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能力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

二、加强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面临高科技的飞跃发展,急需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化学和其它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积极培育喜欢质疑、敢于创新、新颖独特,善于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优秀人才。

例如,学习氧气能供给呼吸时,我们结合生物学科中呼吸的意义,表达式为“有机物(储存能量)+二氧化碳+水+能量”的内容,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说呼吸属于化学变化?(2)在呼吸过程中氧气有哪些重要作用?(3)为什么说人体每天排泄的水量会比饮入的水量多?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回答,使学生不但掌握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必需的能量”,并且还使学生了解了氧气通过呼吸作用还能促进排泄。

由此可见,加强学科知识交叉渗透,实施STS教学和综合理科教学,可提高学生对多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三、教学方式的变化

先进的教学观念是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体现出来的,同时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必须在教学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得以实施。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结论,如概念、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等,因此,教学方式必须重视学生对正确结论的掌握,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就学生获得正确结论的过程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重视不够。在新教材实施后,教学方式已有较大的改变,不仅重结论,更重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对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上的差异和碳元素化合价的不同,接着提出了两个问题:(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是相似的还是截然不同的?(2)一氧化碳较稳定还是二氧化碳较稳定?学生经过讨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这时我告诉学生:究竟谁是谁非,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然后我引导学生观察了一组实验:(1)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一氧化碳;(2)将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3)将一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4)将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有明显的差异和相互转化的关系。经过这样的分析推理、验证,得出结论,获得的知识难以忘记,久而久之,学生就学会了主动探索知识、总结规律。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设置疑问,注意在关键处设疑,在重点、难点处设疑,使他们有充分的发言权;同时要组织学生相互设疑、相互探讨、相互启发、相互辩论,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在学习方式方面,让接受式与探索式和谐统一

在教学中,教与学两方面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来说可以分为接受式和探究式两种,相对而言,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利弊。接受式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这是一直以来使用的方法,但是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调动不够,学生往往成了知识的容器。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倡导发挥探究式优势。首先,要把握学生的兴趣这一关。比如,适当补充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初学化学者为激发兴趣可做两个小演示:一个是“玻璃棒点灯”——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或者做“喷雾显字”——事先用毛笔蘸酚酞溶液在白纸上写“化学”二字,待干后,用装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喷雾器向纸上喷雾,在“白纸”上显示这两个鲜红的大字,从而先声夺人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强烈的好奇心。另外,我们还可以开展课外实验活动,不断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其次,把学生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探究、研究的活动过程,使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能切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我学会”转化为“我会学”。例如:“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等栏目的设置都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即使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关于“分子性质”的学习,以前都是教师直接将结论呈现给学生,而新教材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苯分子的图像,在讨论交流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而言,两种学习方式都不可相互替代,应让两者达到动态的、和谐的统一。目前虽然教师还不能完全达到这样的要求,但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在他们的行动中也有了这样的尝试。

总之,新教材的实施带来了许多变化,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将新教材的教学理念贯彻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素质教育就一定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

上一篇:浅谈物理教学中的自主创新学习 下一篇:利用物理实验课增强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