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教学的实施策略

时间:2022-09-11 12:01:13

日记教学的实施策略

摘 要 日记教学是写作教学的重要手段。而如何教学生写日记,则困惑着很多的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作者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探讨出了几种策略,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分享。

关键词 日记教学 阅读 写作素材

中图分类号:G522.42 文献标识码:A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综合素质能力的表现和基础。而日记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日记教学的水平,成为中小学教育实践者关注的话题。作者在长久的实践和各种教学借鉴中,总结出以下几种实施策略。

1书籍中汲取营养,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它们是最重要的间接观察、经历生活的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尤其是课内阅读(课本中所选课文)部分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日记中去。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对于课外阅读部分,我们应该大力激发兴趣,让学生广泛涉猎,这样他们才能在日记的写作中旁征博引,思路开阔因为每个作者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风格和语言。

阅读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阅读之后我们要注意积累。在阅读中应该引导学生积累哪些素材、内容呢?既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科学常识、思想观点,又要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写作知识和方法。

恰当的积累方法会使阅读和写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积累的具体方法有:

1.1写读书笔记

读书要求孩子要做好阅读笔记,逐渐养成乐动笔墨乐读书的良好习惯。有了广泛的阅读,孩子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孩子产生语感,激发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写作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轻松的事。如:(1)摘抄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美词佳句、内容要点,或把文章中精彩的片段,好的开头、结尾,原文照录(摘抄型读书笔记)。(2)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各段(各部分)的小标题(归纳型、提纲型读书笔记)。(3)把自己对文章中人物、事件的看法,或对文章写作形式的看法写出来(评价型读书笔记)。(4)把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写出来(感受型读书笔记)。(5)改写文章,或对文章中某一部分进行扩写、补写,或续写文章的结局(想像型读书笔记)。需要强调的是:写读书笔记,最好要分类建册,以便日后查用。

1.2作剪报

从自己所订阅的报刊上,将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剪下来,贴在剪报本上。剪报本最好也要分门别类,有目录,以便查找、使用。

1.3作读书卡片

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便作一个读书卡片,并在卡片上写清书名(或文章题目)、作者、出版社(或登载的报刊)名称、书籍(或文章)主要内容。

2生活中开阔视野,提高观察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进一步阐明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生活,可使人获得知识;生活,可使人开阔眼界;生活,可使人产生感悟;生活,更会给人带来一段难忘的记忆。对于成天躲在知识的殿堂里苦心钻研的学子来说,观察生活、融入生活非常有助于他的成长,增强他们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服务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也可以通过即兴观察和有意识观察,获取写作的典型材料。

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校园生活是学生日记写作的基地。在学校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学习、文体、课余兴趣活动;有性格各异的人群,活泼开朗的、沉稳深刻的、腼腆害羞的、粗犷豪放的;有形形的面孔,有多种多样的声音,讲课的,提问的,回答的,喊叫的等等。这些都是那么普通,时刻发生在你的身边,但是这些又那么值得品味,只要你认真地读懂它你的日记就会成为有米之炊,有源之水。

3自然中感受美好,唤起写作冲动

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是写作的染坊。上苍多么仁慈,它赐予我们人类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红花绿草,青山碧水,日月星河,那么的美丽,又是那么的多情,极大地愉悦了我们的感官,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感,同时又引发了文人雅士多少瑰丽的想象。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广泛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动物的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膊,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观察丰富的物象,捕捉素材,开发学生写作的源泉,及时记录观察所得,成为日记中不可缺少的素材。例如,有一次的写作内容是这样的:“仔细观察一处景物,要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然后写一段话,把主要的景物写具体。”虽然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见过很多景物,但大多没有认真地观察,所以对于见过的景物如过眼烟云,一旦要写这方面内容的文章还真的有些困难。于是,在写作之前,笔者要求学生到学校的小花园进行仔细的观察。对于这次观察活动,对学生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察事物;(2)从事物的形状、颜色、光泽、数量等方面抓住事物的特点;(3)从事物的联系、比较中观察事物,在观察中进行联想。这样,学生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于是在写作时便得心应手了,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写出真实的文章来。

上一篇:浅谈当前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胡琴艺术的文化建构的九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