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时间:2022-09-11 10:51:22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摘要: 本文针对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西安邮电大学为例,从六个方面提出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措施。

Abstract: Directing toward the problem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formation measures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from six aspects, taking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or an example.

关键词: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personnel training mode;re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224-02

1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物流业是支撑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之一,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尽管我国现在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已有130多所,物流人才培养的数量也日益增加,但由于学校对企业实际需求了解不足,高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的质量与社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无法较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高校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当前关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不多,个别学校例如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开展了一些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但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探索新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有助于提高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

2 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国外物流教育开展较早,20世纪60年代初部分美国大学开始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经过50年的发展,现已逐步完善。而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从2001年才逐渐起步,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培养体系。概括起来目前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开办时间不长,许多高校存在着培养方向不明确,特色不鲜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现象。出现企业一方面急缺应用型物流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物流人才却不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的局面。

2.2 培养体系不健全 虽然为了推动物流管理专业的规范化发展,2008年教育部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出台了《关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对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给出了指导建议,为各个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优化课程体系提供了一些思路。但培养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许多高校中这种应用型专业的培养体系还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

2.3 物流师资匮乏 相比物流人才的紧缺,我国高校高水平的物流教师更为紧缺。目前我国高校的物流教师多数是从管理学、交通运输学、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转型而来,普遍存在着物流基础功底不扎实,物流实际操作经验缺乏等问题。

3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西安邮电大学为例

3.1 西安邮电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简介 西安邮电大学是西北唯一一所邮电类高校。1986年,西安邮电大学根据原国家邮电部的规划,经国家教委审批同意开设邮电物资管理专业。后以此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源,开始申报物流管理专业,2003年经教育部审批通过,2004年开始招生。基于西安邮电大学信息科学与邮政管理科学的悠久历史沉淀,以及信息、管理、工程相融合的创新建校思路,物流管理专业针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特点,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革,逐步形成了“以邮政行业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方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的四大专业特色。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综合能力较强,深受用人单位喜爱,近5年来实际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3.2 西安邮电大学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3.2.1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三维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它覆盖的学科面广,同时应用性、实践性较强,因此形成一套较好的、适合西安邮电大学自身特点的培养方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西安邮电大学自从2004年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开始,就不断研究和探索具有西安邮电大学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体系。2006年以来,每年都派遣课程组教师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全国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以了解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面的前沿性信息,学习其他学校办好物流管理专业的成功经验。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革,我校逐步确立了以管理为重点、工程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人才培养定位,形成了“管+工+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三维特色培养模式。

3.2.2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形成四类培养方向 物流管理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因此培养的学生要适合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根据我国各行业的特点和现状,已毕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和西安邮电大学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确立了制造业物流、零售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和邮政物流四类培养方向。每个学生在掌握各类物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特点可以选择一个重点培养方向,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以达到分类、分层次培养的目标。

3.2.3 完善课程设置体系,构建四种教学平台 培养方案的落实最终要体现在具体课程的设置和建设上。在具体实施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西安邮电大学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合理设置物流专业各项课程。西安邮电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注重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培养,科学设计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合理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及学科方向课程三大平台,设置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种课程模式。通过必修课让学生掌握物流核心基础知识,通过限选课和任选课让学生在某个培养方向上有更深一步的知识储备。此外,西安邮电大学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建立融合贯通、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构建公共基础教学平台、学科基础教学平台、专业方向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的课程构架体系;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尤其是大力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富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建设方面,注重对物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建设,先后进行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邮政网络组织》、《物流学》、《现代物流设备》、《物流信息技术》等课程建设,取得了较高的效果。《邮政网络组织》被评为2009西安邮电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物流学》被评为2010年西安邮电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这些成果的取得充分说明了学校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认同和肯定。

与此同时,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西安邮电大学正在组织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编写物流教学的基础教材,出版一些精品。如在教材建设方面,西安邮电大学教师编写了《邮政网络组织与规划》、《物流运输管理》、《物流工程学》、《物流市场营销学》、《企业物流管理》等教材,并积极准备编写《物流采购学》、《物流信息技术》等教材,同时也根据需要引进一些国外优秀的教材课本。

3.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有力团队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物流专业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这需要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进行科研实践。

为了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对从院校直接毕业的硕士和博士教师,定期选派到企业实习,达到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水平;对现有教师,鼓励参加行业资质认证,获得相应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各种渠道与外校保持学术关系,并支持青年老师外出参加业务培训、学术深造等。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在国内外进修深造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在稳定和壮大师资队伍的同时,还加强了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设立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岗位,鼓励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起带头示范作用。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科研项目,通过科研工作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并逐步形成几个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和科研团队。

目前团队已初具规模,专业教学人员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合力,团队活动形式灵活并体现物流管理特色。并不断将教学科研活动主题体系化、过程规范化、结果公开化、形式多样化、成果共享扩大化。以教学科研活动为平台,激发、强化教师的团队意识,使之由内隐的潜在状态变为外显的活动状态,成为提升自身素质的直接动力,将提升自身素质变为自发的、自觉行动。在活动中体现对教师的关怀,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团队整体优势。

3.2.5 注重实验室建设,优化实践教学环境 物流管理专业一直以来重视实践教学环境的搭建,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依托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邮政信息网络实验室,并在此实验室的基础上搭建了物流系统仿真实验平台、物流管理实验平台,这是陕西省物流管理本科院校首个综合性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多年来学院投入资金近200万元。①邮政信息网络实验室是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集教学与科研于一身的多功能实验基地,面积28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77.1万元,包括运筹学、电子商务、邮政组网技术等课程的课内实验和基础软件设计、管理学课程设计集中实践在此实验平成。②物流系统仿真实验平台,面积96平方米,有44台设备和美国物流仿真软件Flexsim,设备总价值31.6万元,包括系统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等课程的课内实验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配送规划设计集中实践在此实验平成。③物流管理实验平台,面积192平方米,有条码及POS系统、RFID设备、半自动分拣设备、自动化立库、物流沙盘等硬件设备和供应链执行管理系统、国际物流系统、物流实战推演系统等软件,设备总价值86.5万元。包括物流信息技术、现代物流设备、国际物流、仓储管理等课程的课内实验和物流综合实验在此实验室完成。

在此基础上,将依托中省共建资金和学校配套资金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实验条件,使之成为西北地区高校软硬件设施最为完善的实验室。

3.2.6 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物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需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初步形成了校外实习基地——校外认识实习——校内集中实践——校内课内实验等多方位实践环境的构建,为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永茂.增进校企合作、强化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育[J].物流技术,2007,26(9):42-45.

[2]张运.创新性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6:22-27.

[3]熊文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启示[J].当代经济,2010,(11).

上一篇:杨英能 多难兴业报家国 下一篇:流言报告:你被忽悠了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