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重心转移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2-09-11 09:39:00

文明重心转移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

【摘要】文明重心转移有自然与人为两种,当下世界文明东移的性质具有明显的人为性因素:它不是由于世界太空技术交流与协作的结果,而是以美国军事力量转移的靶向为标志。美国人具有较高的科技与法制文明,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霸权技术与先声策略,因此当下文明中重的东移,意味着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大多数国家的震慑与挑战。

【关键词】文明中心 转移 中国 人为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K10 【文献标识码】A

当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出现新的生存方式,同时也出现领头羊发展方式转向的时候,文明中心转移便会自然地产生。当下面对的世界文明东移主要是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状态与权力归属趋于稳定的状态下发生的,一方面,在农业文明发展及其与工业技术发展基本成熟的情况下,人类便开始超越陆地与海洋,努力寻找并建树太空文明时代;另一方面在诸多大国中,代表性国家美国意识到,非洲、大洋洲、欧洲与中东等地区大体处于稳定状态,并寻求新的拓展与称霸的新领域、新空间。东方尤其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便成为文明中心移动的目标。

世界文明重心转移的历史检索

世界文明发展的历程,确实经历了水域与山林时代、大陆时代、海洋时代,目前面对的是海陆复合走向综合的太空文明时代。令人关注的是,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主流的文明和领头的民族或者部族群体。

人类早期文明应该形成于亚非欧交界地区,就是众所周知的古希腊罗马文化,该文化依托于水域与阳光,应该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历史形态。这种跨越亚非欧三洲的早期文明,沿着山林与水域扩散,向西到地中海周边地区,向东进入中国的土地直至喜马拉雅山隆起以至于相对分离。人类早期文明直到一万年前后父系时代的到来,狩猎与渔猎应该是最基本的文明形态。

人们记得利基说的尼罗河东岸南段,不列颠的斯旺司孔人,记得埃及与古巴比伦文明。在中国境内,诸多文明也不断证明:伟大的华夏文明的源头大多沿着黄河长江而上,最终登上我国的西南高原。山林与水域,是人类初级文明形态诞生的摇篮。狩猎与渔猎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人类早期文明诞生的基本条件,这是一种依托于大自然的文明形态。

五千年以前,直到公元1500年左右,人类在狩猎与渔猎并存的基础上,逐步走向依靠手工劳动与农业文明生活,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形成。工具开发、牲口协作与手工劳动,成为所谓传统的农业文明基本的生产方式和创造方式。在这一生活相对稳定、文化比较落后的时代,造就了以亚非欧交界处的两希文明(即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东方文明为主要形态的与心灵皈依。毫无疑问,相对稳定的陆地空间生活与文化相对空缺的心灵状态改变了历史,造就了传统社会的农业文明与宗教文明,实现了世界文明的历史变迁。

尽管历史上有过许多帝国和人口大迁徙,诸如凯尔特人西迁、日耳曼人、蒙古人南迁;尽管历史上有过许多帝国,诸如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以及其他的东方帝国;然而能够改变历史,实现世界文明革命与转移的最重要的力量来自于古典文明复兴及其导致的科学技术革命,这一事件打破了世界三大文明均衡并存的历史状态,也是第一次凭借人类文明而不是自然的力量实现世界文明中心的转移。文艺复兴及其科技革命,不仅将世界文明的中心推到了西欧,而且又以殖民主义的方式全面推向整个世界。尽管东方文明在传统社会不止一次地有过辉煌鼎盛的时代,但是总体上,西方近代文明逐步处于上升状态且最终成为近代世界文明的主流。

近代世界文明的开始与结束,呈现出一种导向:原本是一种古典文明的复兴,然而继之而来的是科技革命、地理发现,随后是殖民主义大潮。也就是说,文明的复兴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科技军事的暴力以及殖民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这种文明跨越了陆地与海洋,实现了从来未有过的征服与整合。至此为止,世界文明中心的转移基本实现了从局部到整体的变迁。这一时期,可以说,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世界。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世界内部的暴力冲突改变了历史,世界文明中心再一次由整体变成了碎片,多种文明与多种群体并存成为新的历史形态。

新的生存方式:经济技术、军事力量、政治意识形态,成为当代区域文明角力的主要因素。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代科技、军事力量,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并造就了北约与华约的碰撞。这一时期的区域冲突与碰撞,使世界文明超越陆地、海洋与空间技术并逐步走向诸多因素整合的太空文明时代。或者可以说,谁拥有空间技术,谁就拥有世界文明的未来!

世界文明中心转移的历史告诉我们,生存方式决定文明形态。从总体上看,世界文明中心转移轨迹是:水域与山林:狩猎与渔猎文明陆地文明:农业经济海洋文明:科学技术,海洋与陆地的复合式文明海陆空一体:走向综合的太空文明时代。

世界文明重心转移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世界文明中心转移给中国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信仰与公民素质。、族裔关系及其文化交流与融合,始终是中华民族稳定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任何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首先必须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家。

当世界文明处于演变与转换过程中的时候,现代科学技术发挥着强大的威力。但是,人口质量构成的公民素质则是文明创建与竞争的最后决定性因素。一个有信仰、有理想的民族,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有人认为,当代中国占有天时地利与人和等条件,可能成世界第六个科学中心。对比看来,俄罗斯的情况怎么样?他们是如何突破西方的封锁与围堵的?我们要向历史求智慧,向时代求经验。只有当中国的国民教育水平、国民经济水平和国防综合力量在世界强国中名列前茅的时候,只有当我们拥有的核动力航母群与航空航天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时,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第六个科学中心。

其次是军事与科学技术。我们的军事装备、战士素质和可持续战斗能力处于何种水平。我们的陆军及其武器装备,我们的制海能力、制空能力,与世界领先国家相比处于怎样的位置,具备怎样的战斗力和生命力。科技发展是否有政府的支持与制度保证?1635年,法国成立了由科学家和业余研究人员构成的法国科学院;1660年,英国成立了由科学家组成的英国皇家学会;1848年,美国成立了科学促进会。这些科学群体的成立,充分证明了政府与国民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这也是这些国家在近代社会迅速发展的社会基础与根本保证,是西方主要国家军事技术领先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学技术的发展既要有创新意识,也要有危机意识。2013年,笔者曾经撰文《传承吸纳与中国创新》,呼吁努力推进全民创新意识的成长。我们知道,每一次世界文明中心的转移,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因素。同样,只有永远的科技创新,才能给中华民族带来永恒的创造力。

再次是教育与社会发展。1088年意大利有了大学,法国12世纪有了巴黎大学,英国大学的出现是在12世纪末或13世纪初,因此世界文明很快转移到了西欧。我们知道,是在教育领先的背景下,英国有了牛津和剑桥,有了《大》,有了司格特的个人主义,有了奥卡姆的主体意识,这正是英国近代文明的萌芽,是英国近代社会成为世界文明领头羊的根本原因。

我们的教育方针与政策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实现教育权利的公平公正,以合格且优秀的教师队伍担当民族发展与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清理教育队伍中没有专业水准同时又不务正业的人,确保人民群众在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与秩序中健康成长,获得良好的教育质量。

最后是法律与社会制度。在世界文明发生转移的时刻,我们的立法是否公平公正且得到有效地执行?我们的立法是否适应国家建设与发展以及国际风云变幻的需要?法律的全面建立与有效执行,是每一个民族国家进步与发展的可靠保证。在国内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法律机制,是社会制度得以可靠保证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促进国内和谐发展,确保国外影响力提升的重要依据与可靠保证。平等与公正的法律和社会制度永远是国家长治久安与治国安邦的可靠保证。

应对世界文明重心转移的有效对策

每一次世界文明中心的转移都会出现一些成功者,一些牺牲者,这些经验与教训应该为我们提供知识和智慧,并促使我们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应对这一转移:

首先是人口与教育战略。平等公正、全面有效地发展人口与科学强大的教育,是民族素质得以全面永久提高与发展的基本保证。坚持生育与教育权利的平等公正与高效,是提高中华民族公民素质的保证。

所谓平等公正,是指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民族,共同享有同一种生育政策;所谓全面有效是指整个民族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而不是落后群体与地区生育率高,文化低的群体与地区生育率高,有文化的生育率低,经济发达地区生育率低,经济问题要靠经济手段解决,人口问题要全面统筹,只有有效地克服这些问题而不是转嫁危机,我们民族国家的建设事业才会有真正的希望。

其次是强大的国防力量。只有一个具有强大的军事捍卫能力与文化抵御能力,国防力量强大的国家,才有可能在世界文明的行列中长期拥有自己的领地。

在目前国际形势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强军战略在我国国家建设的诸多要素中是一条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的战略选择。刘亚洲上将认为,日本叫嚣四小时内清空东海舰队不能简单地看成离谱的笑话和胡话。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实力已经超过中俄,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一实力对比现状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必须加强海防。只有拥有尖端的海洋技术与强大的海军及海空一体战略能力,才能将改甲午战争的惨败命运。

国防力量不仅可以用于捍卫国家,同时也可以拉动国内外经济发展,有助于增加国际交往,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甚至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美国、俄国等世界军事大国,均以军售作为拉动经济与劳动力内需以及发展经济协作,体现国家综合竞争力与发展外交战略的重要路径。

再次是技术和经济的进步。科技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并能推动社会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的高速度发展。如同国防力量一样,科学技术要始终走在世界诸多国家的前列,民族国家伟大复兴的建设事业才会有希望。经济是科技发展、人民生活与国防建设的基础,历史上每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都以发达的经济为基本标志。技术和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种强有力的竞争意识。

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曾经对经济发展史作过这样的描述:从1500年到1700年之间,西欧诸国只有荷兰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英国。因此,17世纪的英国外交家们都视荷兰为楷模。在很大程度上,英国经济制度改革就是沿着荷兰的方向进行的。敢于和强者竞争,是现代民族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当然,经济发展的诸多数据、差异及其效用未必是等值的,它必须和政治、军事、教育和文化,以及国际形势等背景因素联系起来分析与判断。1893年,美国GDP超过英国逐步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并最终推动了世界文明中心的转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季度性增长超过某些大国,就等于世界文明中心开始向中国转移。众所周知,某些国家总是喜欢用核动力航母、核潜艇和远程轰炸机等军事技术来展示其对中国的所谓打击能力、技术保密与绝对优势。只有当我们的科学技术在学习与竞争中赶上并超过对手,成为一个科技强国时,才能拥有长久性超越他国的实力。

最后是有效的法律机制。我们知道,法律与制度是国家稳定的主要工具,国家依靠其来维护全体公民的基本权益,依靠法律来打击伤害国家与公民权益的一切力量。同时法律更是对外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保证。西方人以及有过殖民主义历史的国家喜欢用所谓法律的方式,为自己非法的殖民主义行为寻找“合法性”,而我们的真正合法性则时常遭受伤害。比如,没有加入世界海洋国际法公约的拥有世界上极其广大海域的国家,他们能对我们世世代代拥有的海洋与海疆指手划脚,甚至用尽各种连横与威慑等手段,来挑战中国的底线。中国要如何应对?最根本的还是靠法律手段。因此,法律机制也是对外捍卫国家的重要保证。

如果我们建立了以南海任何一个中国岛屿来规定中国的海疆与海权的法律,就可以更有效地捍卫我国的海疆与海权,任何一个国家的军舰靠近我国任何一片海域、任何一个岛屿,我们均可以用正当手段捍卫自己的。如果我们建立海疆巡航特别法令,在我国南海与东海权利受到挑战的海域,我们可以考虑用核动力航母巡航、二炮助航,或者其他同类手段共同捍卫祖国的权益。这也是我国强大海防力量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合理性与有效性的基础和来源。

结语

总之,强大的综合国力与强大的政治思维与文化战略是一个民族国家长期强盛而永不衰竭的根本保证,而全民素质、国防力量、经济技术、法律机制的全面发展与协调合作,则是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要素与根本保证。我们的发展与强大,永远只是为世界文明服务,永远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正能量。当郑和下西洋去传播文化与友谊的时候,其他地方兴起的是殖民主义风潮;当我们用经济与文化的方式践行海上丝绸之路的时候,别人在忙于军事结盟。历史与现实的诸多案例证明,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有效的应对措施,将给世界文明的健康发展带来强大的推动力。

巴勒克拉夫在《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中,主张用比较与综合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历史。其实,《变化中的世界历史》一文有更为精确的阐释:历史学研究和其他某些专门化研究都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远远小于“完整的事实体系”。中华民族的全民素质与发展动力,以及中华民族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防力量的提高,始终推动并牵引人类历史的发展,这就是一种完整的事实体系的发展,是我们应对世界文明转移挑战的根本力量。

责编 /王坤娜

上一篇:浅谈嫩江县大豆高产综合措施 下一篇:人民音乐出版社:用音乐为时代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