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训练中减负增效的初探

时间:2022-09-11 09:30:58

作业训练中减负增效的初探

摘要:指出了作业训练包含五个环节,即:作业的选择、布置、批改、反馈、矫正。并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了探索。并提出在化学教学中,减负增效的突破口是改进作业训练。

关键词:作业训练;减负增效;初探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3-0024-03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化学教学中,作业训练包含五个环节,即:作业的选择、布置、批改、反馈、矫正,其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丰富的教学论意义。本文结合教研实践,就作业训练五个环节中的减负增效作一些探索。

1 科学选编作业题、避免训练过剩

科学选编作业题是实现减负增效的前提。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原因之一,是作业题缺少科学选编,缺乏针对性,训练过剩。因此,要实现减负增效,先要科学选编作业题。

那么,如何做到科学选编作业题呢?

科学选编作业题,要依据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科知识内在逻辑与学生思维逻辑有机统一起来,围绕某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在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上,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适当的思维量和思维强度训练为主轴,在初学、章节复习、期中期末复习、中考高考复习等各个不同学习阶段,各有侧重地系统编排"问题与习题组",精选知识覆盖面广、具有启发性、典型性、规律性和针对性的习题,整体安排,为学生提供适量的作业训练。

例如:学习化学变化的概念时,问题设计如:(1)宏观上怎样认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以及它们的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2)微观上怎样解释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以及它们的区别(分子、原子有没有变化)?结合宏观与微观认识,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如何定量认识化学反应?习题设计为:(1)指出生活中下列各组变化中,谁属物理变化?谁属化学变化?说明理由。① 自行车轮胎爆炸,礼花爆炸;② 镁带燃烧发光发热,电灯通电发光发热;③酒精灯里的酒精因挥发减少,酒精灯里的酒精因燃烧减少;④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习题(1)中各种变化的区别。(3)请分析说明习题(1)中各种化学变化,在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有没有变化,并说明理由。

这样一组问题与习题,把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元素、物质的组成与构成、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点综合起来考虑,从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层面提供给学生训练,学生通过对现象相近的物质变化的比较、分析,深入理解物理与化学变化。这样的作业训练量不大,但知识含量高,思维容量大,效率高;既符合学生记忆需要多次反复的规律,又避免简单重复的“题海”;既提高思维强度,又可感受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学习、研究化学的学科思想方法。

作业题选编的重点是“问题与习题组”的设计,判断其优劣的方法是:

一看,问题设计是否符合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习题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学生是否有知识、经验基础);问题与习题设计的整体匹配性。

二看,学生作业之后,能否巩固与加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理解;能否形成知识与能力结构;能否对学习起补充、延伸、开拓作用,对后续的学习是否有铺垫;能否体验到学科知识与思想方法的价值。

三看,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能否提高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改善思维品质,提高迁移应用能力;能否矫正错误、完善知识与能力结构。

2 准确布置作业题、提高训练针对性

准确布置作业题是实现减负增效保证。学生是有差异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业布置切忌一刀切和一步到位。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生对象,要设置不同层次、难度的作业题,分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少而精,多样,有效”原则。

调查表明:初三学生每天有效承受的作业量一般是2-3小时,分配到各个学科也就是半小时左右;高中学生每天有效承受的作业量一般是3-4小时,分配到各个学科也就是一节课的时间,因此,布置作业一定要控制量,不顾及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大量重复、盲目超标的作业要求,不仅起不到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作用,反而因为加重学生负担,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降低作业训练的质量。

布置作业要根据教学目标,从发展学生智能的需要出发,严格控制题目的数量和难度,选择能反映重点知识、概念和规律的,在内容上或方法上都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性习题,让学生课后花少量的时间练习,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布置的作业要有一定的弹性和选择性,有必做的,也有选做的题目,习题类型可以是复习性的、理解性的、应用性的、开放性的、探索性的,习题间可设计一定的“台阶”形成坡度,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选做作业题,让不同程度和水平的学生都能选择到适合于自己的作业,都能在练习和解答中得到收获和提高。

3 改革作业批改方式、提高批改实效性

作业批改是教师投入大量工作时间的一项常规工作。目前,教师批阅作业大多数采取两种做法:一种是全部作业逐本逐题批阅,批改“数量多、实效低”,整天不是上课,就是埋头在作业堆里,忙得不可开交。另一种是作业布置很少(甚至没有)或者很多,批改也只是打几个“√”或写几个“阅”,有的甚至自己不批改,而是叫几个学习较好的学生批改(当然这样的教师是极少数)。总之,教师批改作业的效益不高。因此,改革作业批改方式、提高批改实效性,把教师从大量的、无效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腾出时空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是减负增效的关键所在。根据作业训练的不同目标,教师批改作业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

(1)精批面批,并建立作业档案。对于用来检查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作业,可采用全收精批,发现典型错例应即时记录,加强个别辅导时的针对性。对于作业能力较低的学生,可多采用面批。面批时,先请学生找找错在那里?并说出为什么错?教师可以点拨,在学生弄清楚错误及原因后,让学生自己订正,这样做学生以后一般不会再错了。因为他们不但知其错,而且知其为何错。

(2)全收半改、腾出时间研究学生。采用“全收半改”可以克服“全收全改” 工作量大,教师不能精批细改、深入了解学生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方面的不足。全收半改时,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成绩的差异,把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种类型,各抽一半轮流批改,做好批改记录。通过“全收半改”教师可腾出时空,研究学生、改进教学,提高效率。

(3)自批互改,集体讲评。复习阶段课堂作业的效果较好,而对课堂作业的批改采用“自批互改、集体讲评”效益是最高的。学生做完作业,先让其自己检查批改,然后前后或左右学生交换互改;其次,教师提供“示范作业”,学生纠正错误(包括解题错误和批改错误);第三,教师汇集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正确思路与方法,同时收集方法新颖、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例,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作业批改的方式很多,各有用途,不管怎样,教师采用的批改方式应以“指导学习,提高质量与效益”为基本原则。

4及时分析与反馈、有效矫正与检测

批改作业后,教师及时分析、讲评、矫正,是提高作业实效性关键。

作业分析重点是: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和缺漏,发现自己教学的缺陷和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设计解决、矫正的放案、以及提供学习指导意见或建议等。

作业评析可采用“错例分析”、“变题讨论”等方法。评析时,选用典型的错误作业题或有特点的作业题,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分析错误的原因。教师的指导要从化学原理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找出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使学生从解题思路、方法、规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启发;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补充不同的解法,引导学生深化习题,挖掘习题内涵,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深度、扩大学生对基本概念内涵外延的了解;引导学生归纳不同类型习题的常用解题方法、步骤、注意事项、一般规律等。

有效的矫正是在收集到学生易混易错问题,并在认真的评析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症下药,予以强化矫正。常用的方法一般有:

(1)概念问题对比矫正。由概念引起的作业错误是普遍的,特别是学生在运用相近、易混的概念时,常犯张冠李戴的错误,如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蒸馏与干馏,裂化与裂解等概念时常易出错,这时对比概念,引导学生比较,找出各自的本质属性以及异同点,然后矫正练习。

(2)习惯问题耐心矫正。有些学生因习惯不良,造成不该出错而错了的问题。如审题粗糙,解题不讲规范,经常与别人对答案等,教师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矫正学习习惯,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白好的学习习惯是终身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3)常现问题变式矫正。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发出“这个问题我已经训练5-6遍了,学生还在出错”的感叹。其实这跟我们的矫正方式不恰当有关,对于那些经常出现差错的问题,教师往往采用同一种方式矫正,学生熟视无睹,甚至还有厌烦情绪,效果当然不佳。对经常出现差错的问题,教师抓住机会进行反复变换形式矫正。

(4)核心问题重点矫正。例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历来是学生最难克服的难点,教师为帮助学生解决该难点,经常会介绍各种解题方法与技巧,其实这样做增加了学生许多记忆负担与思维障碍,实际效果不好。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习题训练,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情境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找出等量关系。若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其它问题便迎刃而解。

(5)不同学生分层矫正。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应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矫正方式。对学习优秀的学生以问题点拨矫正为主,让他们在教师的点拨下去思考,去分析,去矫正,这样印象更深刻,效果更好;对能力比较弱,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可根据其基础与智力的实际情况,分层矫正,分类指导,暂不能达到的,留待以后逐步跟上,不一刀切。

实践证明:多做十道题,不如矫正一个典型的错误。作业中的错误就是知识和技能有漏洞的反映,矫正一个典型错误可以起到补漏补缺,也可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作业训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主体参与认知活动,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深入研究作业训练方法,从选好习题、分层训练、及时反馈、有效讲评、纠错检测等方面,优化作业训练的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建构学生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业能力,减轻学生负担是能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唐纳德・R・克里克山克等著.时绮等译. 教学行为指导[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1: 87~90, 243~247.

[2]胡一毅. 深化高考改革, 提高科学素养[J]. 化学教学, 2007.9.

上一篇:巧用化学知识 提升教育效果 下一篇:建构主义下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