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下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时间:2022-09-21 12:19:07

建构主义下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摘要:从目前化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诠释了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进行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建构主义;有效提问;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3-0018-04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在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课堂提问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去探索真理的动力。巴尔扎克认为:“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美国教学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也曾提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这些看法不无道理。但目前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并不令人满意,存在各种问题。

1 目前化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国内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为56%,化学教师的有些课堂提问不是很有效,且存在以下问题:

(1)问题不明确,语意模棱两可,启而不发。

(2)课堂提问表面化,有些教师上课时只是问“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类似的问题,学生也是简单的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课堂氛围貌似热闹非凡,实则提问和学生思维的质量低下,流于形式。

(3)问题的难度控制不当,不能面向大多数学生。

(4)问题单向,缺少互动性。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做出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普遍不足。

(5)问题过于收敛,缺乏发散性,教师只接受所期待的答案,对于超出他认为是恰当范围之外的答案,会拒之门外。

(6)问题缺乏逻辑性。

(7)提问对象的片面性,有的教师提问只盯住几个尖子生,不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提问要达到大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作用,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化学教师就必须注意和克服上述问题。

2 建构主义理论和课堂有效提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意义过程。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引导者,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有效提问,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古希腊的学者普罗塔戈(Plutarch)早在3000年以前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把,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这种星星之火。1912年,美国的史蒂文斯(R.Stevens)对教师提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发现,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大约占去了普通学时的80%。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每分钟约提2-4个问题。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有效提问是指抽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能驱使个体的积极思维。有效提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是成功教学的基础。

3 有效提问的策略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有效提问需要讲究策略。

3.1 认真反思提问的功能

传统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主要功能就是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好地跟着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思路。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对老师课堂所提问题,就不再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而是猜测教师想要的答案是什么,使得课堂教学中思维启迪就会变得空洞无物。要解决这些问题,化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学习建构主义理论,钻研教材,重新认识新课改形势的课堂提问的功能。新课标提倡的提问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记忆理解程度,更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学习内容,然后探究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而构建自己的化学知识结构。

3.2 讲究提问内容的设计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那么如何进行设计能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呢?

(1)开放课堂提问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具有开放性,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尽可能多、新、甚至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如学氧化硫化学性质时,可问从物质类别的角度推测SO2可能是一种什么化合物,请提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证明你的推测,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推测SO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请提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证明你的推测?

(2)趣味和新颖教师课堂提问设计如果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而且促使学生保持长期稳定的学习动机。如在讲授原电池原理时,引入例子“在伦敦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幼年时因蛀牙补过一颗不锈钢的假牙。不料后来,她因为车祸又掉了一颗牙,为了显示她的富有,她装了一颗黄金假牙。自此以后,她就经常出现头痛、失眠、心情烦躁等症状。更奇怪的是,众多的医学专家为她检查后,都找不到病因,这位夫人整日感到精神萎靡,找遍各大医院会诊也不见效果。”格林太太的病因到底是什么呢?聪明的同学们,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帮格林太太找出她的病因究竟是什么呢?

(3)区分提问内容要有区分度。赞可夫认为,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应具有区分度。提问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的目的;提问内容太难,使学生无从下手,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提问最好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使学生求知欲得到满足,提高学生的信心,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接受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4)逻辑递进问题的设计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序,循序而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如果前后颠倒,信口提问 ,会扰乱学生的思维顺序,甚至使学生云里雾里。如硫酸铝溶液和小苏打溶液混合后进行泡沫灭火的实验。学生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很想知道“为什么会有泡沫冲出”,老师却进行了如下提问:

①硫酸铝属哪种类型的盐?其溶液中存在怎样的平衡?

②碳酸氢钠属哪种类型的盐?其溶液中存在怎样的平衡?

③两种溶液混合后,原来的平衡是否受到影响?

④原平衡相互影响的结果怎样?

(5)发散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师可提一些发散性问题,使学生的思路从一点发散到四面八方,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重新组合已有知识经验,找出新的答案。如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下图)。可设计问题:

①水为什么会由低往高处流,动力是什么?

②为什么开始要挤入少量的水,目的是什么?

③如果不用胶头滴管如何完成喷泉实验?

(6)探究 探究性问题是指那些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积极进行发散思维的问题。早在1912年美国的史蒂文斯对教师的提问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在教师众多的提问中,大多数是记忆型问题,仅要求学生根据书本做直接的回忆或具体事实做回答,而很少要求学生做高水平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学会提探究性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后,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钠为什么浮于水面上?

②为什么熔成小球并向四周游动?

③为什么有嘶嘶的声音?

④水溶液滴加酚酞为什么显红色?

3.3 注意提问方式的优化

(1)针对性课堂提问的指向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如乙醇的化学性质中乙醇与钠反应,水和乙醇中都含有羟基,请比较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H原子和水分子中的H原子哪个更活泼?

(2)灵活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谁都无法预测在师生双边交流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哪些事情,一旦问题出现,就必须要求老师灵活地处理这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的回答,并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新的教学资源。

(3)连环将一系列有关问题编在一起,环环相扣,依次提问,使学生把知识依一定的线索编织起来,如在学习原电池原理时由实验探究引入课题:

[问题]

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为什么?

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H+)如何变化?

4.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

(4)比较 比较式提问是指运用类比来提问的方法。这种提问有利于学生认清事物间的相同或不同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或求异思维能力。讲授电解原理时,可这样引入:我们知道,电解质(如氯化铜、硫酸、硫酸铜、氯化钠等)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请问:当它们导电时,溶液中有无什么变化?与金属导电有什么不同?

3.4 重视提问后的评价反馈

新课标注重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过程的评价。美国心理学家贝蒙认为:通过评定人们的行为,能改变自我知觉,从而影响态度的改变。因此,在化学教学的课堂提问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的回答一个恰当评价。

(1)信任评价“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践告诉人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关系。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投去期待的目光,说一句信任的话语,帮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课堂上发言水平将会更高,学习能力会更强。

(2)尊重评价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问题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总之,课堂提问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和实现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每位老师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就得在课堂提问中转变观念,优化提问方法,讲究提问策略,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高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美)丹东尼奥等.宋玲译.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53,80.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3]郑国才.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一些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7).

[4]毕华林,元英丽.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化学教育,2006.6.

[5]金传宝.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J].外国教育研究,1998,(2).

上一篇:作业训练中减负增效的初探 下一篇:化学解题思维受阻时的心态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