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见

时间:2022-09-11 08:12:56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见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课堂,在课堂教学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我们的课堂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提炼提升,就会趋近于高效,语文教学就会有大幅的提高。关于有效高效课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了认真的探究,通过教学实践、理论研究,现就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准确把握教材和领会课标是课堂教学“高效”的前提。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学会在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换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思想,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因此,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课标要求,才能提出科学优质的教学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成为可能。准确把握教材和领会课标要求,要注意以下几点:

1、依标准,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对我们的教学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功能。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切合文体的特点, 文体不同,目标内容也应有所不同。为每一节课制定正确、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的重要保证。

2、根据文本特点,结合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备课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方法的预设。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当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目标要求、学生学情、环境条件等因素灵活选择,但要注意几个原则:一是“兴趣”原则,既课堂教学应当不断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坚持“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二是“激励”原则,首先,教师需要在教学意设定一些激励环节、提出激励性问题,同时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强化与肯定;三是“自主”原则,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讲授”法,努力创设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学中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探究新知,或引发思维、或组织讨论、或实践操作,再辅之以教师的精讲导学,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生成与发展。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扎实进行合作、自主、探究学习。

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既要重视教师的素养优化教学过程,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着、感动着、快乐着、收获着,在教育中融入智慧,生成智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放飞思想、张扬个性、形成能力,这样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一定会走上优质、高效之路。

新课标非常强调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课堂的生成,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 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只有让孩子们探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体验到和伙伴合作的快乐感,他们才会真正爱上我们的语文课。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舍得放手,学会放手,让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设计好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有效”的保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努力做到精讲、善导,努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要懂得让学生及时练习巩固,保证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有效的课堂导入。导入语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导入必须恰如其分,导语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和何种角度导入,都必须结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必须遵循启发性、趣味性、知识性和鼓动性的原则。

2、精简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流程。“精简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流程”这不是说说而已,需要教师认真的研讨,这是一节课的精髓,平时在听一些语文教师讲课时,总会玩一些形式,做一些无用的引入、无效的提问、找几个学生交流交流算是讨论,甚至前后左右间热闹一下也算交流等,都不利于课堂提高。如课堂提问,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

3、当堂训练、及时巩固。 教师要给学生当堂练写的时间。传统的语文课堂多数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一节课,加上学生活动,上的紧紧巴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我们现在的模式,抽出一点时间,把练笔落实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堂写,通过教师的巡视指导,可以端正态度,提高训练效果——字写得更好了,文章更通顺了。我们应该尽量把自己的活动压下来,保证学生活动时间,包括挤出几分钟完成当堂测试作业。

总之,“高效语文课堂”要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做到身动、心动、神动,使每一个学生肯学、想学、会学,让每一个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老师变了,我们也变了,每堂语文课后,我们都会有新的收获……语文学习已不再是我们的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上一篇:新时期下“情感管理”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 下一篇:浅析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