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1 07:26:17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的驱动下,在探究式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在评价机制上采用分层评价。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自主协作;分层评价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使学生缺乏创新和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任务驱动”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结构是: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在信息技术教与学的各个环节,要把握时代特征,明确培养目标,立足课程教学,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和策略。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所学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多个任务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紧密围绕这些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求索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而任务驱动则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要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强调学生在与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等密切相关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的特征

目前任务驱动法已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是任务、教师、学生三者的互动。这三者中,任务是主线,教师和学生则围绕这根主线进行任务的安排和任务的完成,教师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参与并指导学生,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是手把手地教而是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技术指导,总体上应该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的方式独立完成。

任务设计是教学效果好与坏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适合学生并只有通过上机才能完成的任务。在任务设计时,要求任务既要有系统性、计划性和逻辑性,又要保持一定的难度,由浅入深,做到循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自主性、创造性和协作性。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发掘出学生的创造力,而且对于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任务实施,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力和领导能力。

三、任务驱动在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不是简单地进行任务的布置,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基本特征,实施过程从提出任务到分析任务,再到任务完成并进行交流总结。任务的提出要有所创新,任务的内容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而且任务要根据学生已学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果学生对任务没有兴趣,则任务是失败的,因此任务的设计需要教师关注生活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和感兴趣的人物、事件,围绕这些来设计主题往往能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目标。任务驱动法还强调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统一。对于耗时长、繁琐的任务,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注意任务角色的设计与工作内容的大致安排和规划。对于个别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独立自立能力。对于协作学习的任务,则要求由多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协作并有步骤地完成。因此,需要同学们自己动手进行图片元素的绘制,然后再运用flash的技巧进行动画制作。这个任务需要学生们协作完成,为了平衡各小组的实力,将具有较好绘图功底的同学在分组时均匀分布,一个小组中至少应该有一名绘画水平突出的学生,其他的同学则进行不同技术分工以顺利实施任务。教学效果表明,这种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作力和协作能力,学生更容易在互帮互组和互相监督的方式下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熊永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7.2.

[2]廖华东.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2012.11.

[3]张慧英.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0.6.

作者简介:

蒋家梁(1983~),男,辽宁盘锦人,盘锦市大洼县田庄台学校教师。

上一篇:挖掘潜力 激发活力 增强学校办学吸引力 下一篇: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