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农村初中语文有效课堂

时间:2022-10-09 03:18:49

创设农村初中语文有效课堂

初中语文,是一门“鸡肋”学科。学之无味,弃之不得。教学的改革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最基本的根据,而学生的学习心理又是学习状态的根本所在。过去课堂,都是老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地“满堂灌”教学模式,学生只有被动“学”的份,而没有“习”的快乐。学习效果当然就大大降低了。

如何创设初中语文有效课堂呢?

一、通过“坑、摸、拐、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坑、摸”引上钩,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举生活实例,让学生明白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生活处处皆语文。”

比如,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汉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含义不一样。如果理解能力差,往往闹成笑话。比如,“东西”这个词,除了原意,它还有许多引申义。理解不到位,就会闹笑话。请看一则笑话:晚上买了菜,去接儿子,骑车回家。儿子调皮,在后座上不停地动,让我龙头几乎控制不住。说他:你看,前面车篓里那么多东西,后面你又那么重,体重都快赶上我了,你再这么动,我哪能吃得消你们那么重的东西啊!儿子:我不是东西!

突然好笑,夸张地学他:对啊,你不是东西!你真不是东西!

儿子自知失口,改:不对,我说错了,我是东西!

我笑:你是什么东西?突然就想起老外学中文的故事,最难理解“东西”一词的笑话来,讲给他听。儿子笑得前仰后合。

例如,数学题中的“增加了”与“增加到”的区别:增加――指增加了多少

增加到――指增加到了多少;如这次考试增加了20分,或者说增加到100分,结合起来说明上次考了80分;增加2倍是原来的3倍,增加到2倍,是原来的2倍。这就需要到语文的理解能力。

今后学生出到社会需要签各种合同、借条等文件性文字,经常要遇到咬文嚼字的地方,需要我们具有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才不会出现纰漏,不然受损的是自己。通过列举一些生活故事,学生就领悟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2.“拐、骗”诱发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通过听录音、看与课文相关的影片视频、玩猜谜语、成语接龙、脑筋急转弯、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并不枯燥,反而乐趣无穷。另外,消除学生讨厌语文的心理障碍,还得从思想上巩固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毕竟语文学习还是一项需要长时间积累及学习技巧的课程,不是每一节课都能够激发得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

二、文章导事理,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时最重要的动因”(苏霍姆林斯基)。一般情况下,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人生追求的目标,生活、学习、工作才有动力。

在学习苏联作家普里什文的散文《林中小溪》时,笔者引导学生学习小溪的不惧困难、挑战困难、克服困难、经受住诱惑的精神,体会出人生旅途就像文中的小溪一样,人生是有重重困难及各类诱惑,鼓励学生应像小溪那样,千方百计努力地向自己的理想彼岸奔去。

在《陋室铭》、《爱莲说》中引导学生追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

只有在学习文章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他们才会产生坚强的意志,面对艰苦的学习生涯。

三、分层学习,提高升华,达成有效课堂

学生有了学习欲望及学习动力,得引导他们学习语文的各种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授人鱼不授人以渔”。在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就会出现。这时,就得分层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成,并能不断提高,这就是笔者所要追求的有效课堂。

教育者心中给学生分层次,有意识的“培优补差拉中”。创建好中差搭配的三人学习小组,让他们互相督促,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教师心中对学生定好位,就有利于有针对性的展开有效教学。课堂中通过提问、学生展示,可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让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学有所成。

练习课上,“三人组”中循环督促作业、检查及批改。让“中等生”检查“优等生”、“差生”检查“中等生”的,“优等生”检查“差生”的,让他们彼此在作业书写及完成程度上扬长避短。“优等生”看到“差生”的作业会产生警觉,“中等生”看“优等生”及“差生”看“中等生”的作业则会有效仿榜样的心态。简单的基础知识作业,给“差生”帮忙批改,通过批改几本作业本,立即给他加深印象,识记基础知识;稍难的由“差生”和“中等生”批改,由“优等生”负责指导他们批改,再由“优等生”复查。通过批改作业,夯实了他们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叶圣陶曾说过:“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有效的语文课堂基础上,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教,为了不需教。笔者将为之而奋斗。

上一篇:以学生为中心的中专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下一篇:高中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