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作风建设 提高领导干部道德素质

时间:2022-09-11 07:23:39

加强作风建设 提高领导干部道德素质

摘 要:人的内在自我修养在本质上以道德素质为表现,而个人作风则是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道德素质和作风分别对应着本质和表象,没有内在的道德素质也就无法在外在体现个人作风。从这种层面看,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道德素质的人才能够谈得上个人作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个人魅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本文拟就对道德素质的认识和思考来阐述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

关键词:作风建设;领导干部;道德素质

作为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的各级领导干部,其作风建设尤其需要多方关注,其行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首先要抓好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思想作风、生活作风、领导作风等不断改进,总体情况良好。基于目前领导干部们的作风状况,当前党的作风建设仍然面临着艰巨任务,一些领导干部身上或多或少还表现出一些作风问题。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骄奢淫逸等。这些问题虽然仅仅发生在较小一部分领导干部身上,但我们不可低估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和恶劣后果。若不重视、不警惕、听之任之,将会有损干群关系,危害党的事业, 阻碍国家正常有序的发展步伐,影响社会和谐。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应该将作风建设和提高修养作为自身的理想和追求,将其作为一种自我道德意识。领导干部要想实现自身的完善和提高,必须以此为内在要求,这也是提升自身思想境界的基本要求。

“良知良能,乃国之魂魄”,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这些都认为道德素养存在于民族特性之中,甚至将道德素养与国家存亡相联系。纵观历史,任何时候都要求领导者将提高自身修养上升到首要高度。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一般在情理上被归为道德范畴,但其也同时属于法律范畴,总的来说,是属于二者相结合综合的范畴。这两个范畴的综合,分别从内外两方面来发挥其独有的作用。但是具体地来说作风建设又更倾向于从道德范畴来进行理解,提高了领导干部追求的层次和境界。基于人心向善的本能倾向认识,我更愿意从道德意识的培养、自我约束和个人修养等这些内在素质来思考领导者的作风建设。

现代社会要求领导者对自身进行自我完善与修炼,这就要求领导者在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塑造。

领导者现在还难免存在一些不良作风。从思想道德上究其根源,首先是封建官僚思想在领导者中存有余孽。其次是受到市场经济利益的趋势,一部分领导者不能够把持住自己,陷入经济纠葛中,最终腐化堕落。在此时一些领导干部不能够正确对待名与利的诱惑,私欲逾越理智,私心膨胀,道德缺失。针对各方面原因造成的领导干部道德意识缺失的现象,主要解决措施还是在于领导自我修炼和培养道德意识,这其中的重要体现就是加强廉洁自律作风培养。

总书记曾针对领导干部自身作风建设作出过重要指示,强调"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要把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建设搞上去”。领导者的道德规范和一般的道德规范存在这诸多异同点,相同的是领导者的道德规范与一般道德规范的形成过程相同,存在着一条基本重合的演进轨迹,最后都到达一种道德自由的理想境界。但是领导者的道德规范有有一些特殊之处,例如:以人为本、公平公正、修身养廉等等。以人为本要求领导者摆正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这是领导者最高的道德境界也是对领导者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公正公平即处事公平,是对领导者道德的起码要求。这就要求领导者的思维要从大多数人的角度出发,不能徇私,不能牟利,以多数人的路线作为行事准则与参考。修身养廉是领导者道德的底线伦理规范,是高层次道德所包含的重要道德内容,是实现高层次道德的先决条件。诚实守信是调节所有人际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基准,是一种人格上的要求。诚信是维系领导和被领导者关系的道德基础和精神纽带,是实现领导的基础。

由于当前人类正步入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呈现出的一些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情况要求领导者用一种不同以往的手段进行沟通,此时领导者自身的道德素养就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首先,起到导向作用。上行下效是道德运行的通则。领导者作为社会发展的引路人,对社会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左右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领导者道德是社会道德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体性道德。其次,具有凝聚协调功能。领导者同时作为各级领导与被领导者的相互联结点,既从领导者的角度进行规划,又能够体会到被领导者的感受,在之间进行各种关系的协调能够极大促进企业的前进。当领导者通过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道德作用和潜移默化的人格魅力,即“依靠一种无形的规范或约束力”来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公正协调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就会化解矛盾,从而达到行为的一致性。

作为一名企业领导干部,道德素养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要善待员工,勤勉工作,感恩企业。这也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领导所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基于此,企业领导在工作实践中就要不断探寻能够达到次要求的各种有效、高效的领导方法。由此,提高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善于学习、敏于思考、勤于实践和不断超越自我。提高自身修养就要求领导者在工作生活中做到各个方面的努力:首先要加强主动学习。一定的文化理论水平,是加强文明、理智和高尚道德修养的基础。其次要乐于实践积累。人的道德修养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和实践过程。再次要忠诚勤勉。“忠诚”的内涵有普遍性,是一种古今中外都认同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和岗位特点。最后要感恩博爱。一个领导者的成长,固然有他个人的勤奋努力,但更多的是组织的培养和帮助,只有常怀对他人、对组织的感恩之心,对员工的博爱之情,才不会在工作和生活中迷失自我,更不会脱离组织和员工群众。

上一篇: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探析 下一篇:试析光纤通信在信阳电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