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视角下的小学教育与管理

时间:2022-09-11 02:57:47

小学校长视角下的小学教育与管理

【摘 要】高楼万丈拔地起,“基石之坚才能建之加固”,小学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大脑中知识框架体系从无到有的构建阶段,小学教育的成果直接影响到孩子后续的学习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小学的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想最大程度的搞好小学的教育工作,就必须从教学与对学生、教师的管理这两方面来探索。

【关键词】小学教育 小学管理 人本化

本人作为一名小学校长,在甘肃农村工作34年来,特别是在X小学担任校长19年来,在小学教育和管理方面有一些自己的见解,现以我校为例,就新时期如何加强农村小学学校教育与管理提出浅显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建立“人本化”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学校“人本化”管理是“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是素质教育前提下应当追求的一种科学的学校管理模式,它是强调要把人作为管理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的人力资源,服务于学校组织内外的利益参与者,进而为实现学校目标和学校成员个人目标进行的学校管理。

规章制度是“人本化”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学校管理有序、科学进行的基础保障,是学校管理的第一步,学校的规章制度能让管理有章可循 ,从而规范了办学行为 。制度制定的过程,也是教师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对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为逐步实现学校工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在制定制度时,要考虑到对教师的管理,不能实行过分严厉的控制,但也不能没有一定的控制措施,要运用正确的手段创造严肃活泼、氛围和谐的“人本化”教学环境。

二、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行为的引导者,是教育活动主要的教育影响源。我校地处农村,以前的教学工作主要以语文、数学两科考试成绩为出发点,学生只要能成功升入初中就好,学校的教师资源较少,大都素质较低,传输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是“死记硬背”,新时期的教育工作,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老师水平不高,又怎能教好学生,所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教学工作的前提。

(一)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将自己的理想、道德、人格、情操、责任感及献身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过程中,影响学生品德、人格的发展;第二,加强教师的业务进修和继续教育,以便更新知识提高素养,使他们的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都上一个新台阶。19年来我鼓励教师参加函授学习,先后有23人取得本科文凭,大大提高了这些教师的文化素质,使他们更能够适应现代化教学高要求的需要;第三,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教育理论贫乏,教育思想陈旧是我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理论的再学习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把教育理论的学习规定为教研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制定了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检查措施,举行专题研讨,集中解决一些教育思想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四,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积极组织教师学习电脑知识,如课件的制作等,提高教师现代化的教学技能,2007年春季我校组建了校园网,购买了多台电脑、电视等电子教学用品,实现了“班班通、堂堂用”,经实践发现,农村孩子对新式的电子化教学很感兴趣,学习成绩明显增高,这也提高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通过网络等渠道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教学差距。

(二)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创新意识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育工作的关键,那种“死记硬背”、“好学生是打出来的”、“其他课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等落后的教育观点已经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中,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改革的先导,为此,我校组织教师学习了现代教育规划纲要,培养了他们的现代教育思想,提高了教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让教师认识到不只为了考试而教学,也使教师们树立了正确的素质教育观、教师观、教材观与教学观的现代教育观念。

(三)增强教师团队意识,强化教师责任感

学校要创建各种机会或者实践活动让教师之间加强了解、促进团结、增进友谊,创设和谐的工作环境,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广大教师的集体观念,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整体、心中有大局,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在当前家长、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高需求与教育发展缓慢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和学校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以学校发展大局为重,自觉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与学校的兴衰共荣辱,提高教师的责任感。

三、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工作方法,进行全面教育

学生是学校的核心,我校积极探索正确的工作方法,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综合教育。

(一)严抓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是施教的最佳期,教师要紧紧把握这个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明礼貌等习惯,这不仅对他们现在的身心发展非常有利,而且能够使他们终生受益。首先要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重点,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其次要抓好班级常规教育,抓早、抓实,让学生形成遵纪守则的意识。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班主任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细心观察,要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家校合力,齐抓共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家长的素质、观念以及行为对孩子的一生都存在着重要的影响。我校学生基本都来自农村,家长素质普遍较低,存在不关心孩子学习、认为女孩学习无用、成绩不好就打等现象,为此我们多次进行家访、召开家长会,交流好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重视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意识,并建立家长电话信息簿,对于有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其家长联系,家校合力,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寓教于乐、乐中求知

在小学阶段,有些课程对于刚接触正式学校教育的小学生来说可能是枯燥的,这将会影响小学生上课的兴趣和精神集中力,最终导致厌学、课程成绩不理想等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始终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建了鼓号队、舞蹈组、象棋组、书法组、手工制作组、美术组、阅览组、体育组,使学生不仅能够在枯燥的学习中寻找到乐趣,培养出多方面的兴趣,也能使各自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四)积极开展小学生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由于他们年龄小,明辨是非和抵制诱惑能力差,极容易步入歧途,所以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招聘法制辅导员讲述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承担的后果等案例来增强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学校应该重视的教育之一,如有些孩子父母离异,无人关心,失去了家庭的温暧,导致性格内向、自卑、厌学等行为,也有其他原因导致学生顶撞老师、逃课、离家出走等行为,这都是心理出了问题,这就要老师对这些学生倾注更多的关爱,以真诚的爱子之心去关怀呵护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尊敬。同时,学校多次开展心理教育、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这已引起了广大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安全问题,学校从制度、理论学习、活动实践三方面来解决安全问题。首先,将安全事项写入制度,如禁止玩火、禁止在楼梯上打闹、上下楼梯要排序等,经常强调,抓好落实;其次,组织学生学习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以及受伤应急处理等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第三,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消防演练、安全防患交流座谈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和逃生能力。

四、加强与外界联系、促进与外界的交流,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在教育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学校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应从外界带来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新观念及研究成果,要不断与外界交流信息,特别从兄弟学校中借鉴成功的改革经验。我校曾多次分别与长庆子弟小学、长庆一小结为对子,互听互学,共同进步,通过多次实践活动,使我校的管理有了较大的提高。

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的、漫长的、复杂的过程,单纯从一方面达不到管理的目的,就像“木桶原理”一样,学校管理也是如此,不仅要不断提高每个“内壁”,更要狠抓管理中的“短板”,多管齐下,齐头并进,因此要不断探索科学管理的新经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常旌.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小学管理中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10(7).

上一篇:我身边的“特殊老师” 下一篇:关于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