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履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4 03:58:00

小学校长履职报告

小学校长履职报告范文第1篇

一、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工作责任

与其他老师一起听公开课、随堂课等,任课和听课数量均达到了规定要求。个人任教小学一年级2节思品课,后根据学校人员变动改上五年级2节美术。负责组织学校管理工作。同时,为了更好地加强教学管理,了解师生教学动态,为改变学校教育观念,办学方向,利于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拟定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规划等提供依据,我还经常深入课堂开展教学实践,向其他老师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管理学生的有效手段,

力所能及地为广大教职工解决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及时认真地传达各级组织召开的会议精神,按时完成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 严格按照《中小学校长十不准》的规定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将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层层落实责任,进行责任分解,使学校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互相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党组织、工会、教代会、退教协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经常和他们一道研究、讨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认真开展党组织三项制度,落实校长接待工作,

二、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继续教育学分达到规定,第一:工作中,除了以《中小学校长十不准》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外,还遵守教师六不准的规定,以重庆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头实施全民首先实施纲要的规定,以教委开展的班干部教师作风集中教育整顿、三项制度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与教师一起讨论制定了劳动纪律考核办法、坐班制度等,并严格遵守,带头执行,加强监督,第二、积极参加提高培训,更新知识结构,今年本科学习共有9门课程结业,按期完成了相关学科的学习,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

第三、我还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的学习,以党的xx大精神、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主动积极地学习xx大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教师师德师风考评要求,把思想学习与学校发展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更新观念,开拓进取,注重师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对学生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他们,当学生有问题时,及时找学生谈话,例学举典型事例,耐心细致地作好教育疏导工作,并做好本着记载,便于更好地思考工作的方法,对后进生和贫困学生给予帮助和资助、减免等,找学生个别谈话,单独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时时处处关心学生,有效遏制了校园及周边下爆情况的发生,给学生一个安宁、舒心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上学。

第四、把学校发展工作放在首位,科学民主规范地推进学校向前发展,找教师个别谈心,探讨学校的中心工作,征求教师的宝贵意见,做到决策民主,不武断,顾全大局。有较高威望和信服力,政令畅通,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三、科学规范地实施学校管理,学校发展变化蒸蒸日上。

小学校长履职报告范文第2篇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师训工作)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进行的培训。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开展、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我中心的首要任务之一。*年度,我中心开展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为重点,以帮助中小学教师尽快适应课改形势为宗旨的教师培训工作。

1、中小学校长培训

“一个好的校长,决定着一所好的学校”。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特殊重要作用。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是当前较为紧迫的任务。本年犀共选送9名乡级中心;白70小校长参加迪庆州继教中心举办的“小学校长岗位合格证培训班”。相信通过培训,我县小学的学校管理将更趋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2、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

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也是一种不断提高在职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几年来培训工作的开展,我中心逐步实现了对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的规范管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井然有序。

本年度根据省州要求并结合我县实际,我中心组织开展了《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买施》、《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三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报名、培训、考试、阅卷及学分认证工作。共培训小学教师788名,1388科次,培训合格率达99.8%。

培训过程中,我中心教师不辞辛苦,先后到达永春、塔城、中g-、巴迪等乡(镇)送教下乡,既保证了培训质量,又减轻了一线教师的经济负担。

另外,我中心还配合州继教中心完成了中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的报名和学分认证工作。参训中学教师292名,报考339科次。

3、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培训

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现代教育改革,尤其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化教育网络的基本要求。对提高教师在社会和职业生活中的竞争力,提高教师教学

及其管理工作的质量都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年,我中心共举办了三期“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培训”,累计培训74人,培训合格率94%。

4、积极选送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培训

对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师进行及时培训,逐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是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本年度,我中心共选送了5名中学教师参加“云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18名小学数学教师参加在我州举行的“云南省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

二、教育科研工作

1、加强内部管理、树立学习意识,提高教研员整体素质

教研要发挥推动和促进本地区教育改革的作用,首先得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研员队伍。本年度我中心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把提高教研员素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是充分利用例会等时间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的学习研讨;二是积极选送教研员参加各级各类培影’I;三是鼓励教研员参加不离岗的学历进修。本年度共选送教研员参加省级培训7人次,州级培训18人次,参加学历进修5人。

通过学习培训,全体教研员的素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2、深入乡校、服务基层,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本年度,我们参加了县民族小学推选“学科带头人,的教研活动;永春乡举办的“小语课堂教学竞赛”;中路乡举办的“小学复式教学竞赛”;县幼儿园举办的“幼儿教育技能竞赛”等项教育科研活动。在活动中承担评委等工作,与一线教师相互学习研讨,为学校教研活动献计献策,无私奉献。累计听评课达315节次,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及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中心在办公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经局主任办批准,仍向永春乡“语文课堂教学竞赛”赞助了1000.00元人民币,对保护和提高学校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3、教学用书、继续教育教材、报刊杂志的征订分发工作

在教科书征订上,我中心认真贯彻教育部、省教厅相关规定和要求,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严格科书征订审查制度。本年度我县所有学科教学用书都经我中心审查后征订,未发生违纪现象。

一年来,除准确无误地做好教材审定外,累计征订继续教育教材1千余册;教育报刊杂志2万余册。为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多渠道收集教育信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4、小学教学质量测评工作。

7月,在配合县招办完成小考考试工作后,我中心负责组织了小考阅卷工作。为保证阅卷质量,在我中心全体人员参-b的前提下,抽调保小、民小、希校的骨干教师参加阅卷工作,阅卷前交代相关纪律、统一评分标准,保证了阅卷的公开、公平、公证性。结合在阅卷中发现的问题,阅卷教师各抒己见,分析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形成了“2004学年小学毕业升学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5、组织完成中学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六学科的中考素质教育研讨活动,共培训教师75人次。对20O4年度中考命题思路、原则以及教育改革方向等问题进行研讨,及时地将中考相关信息传达到各中学。‘

三、其它方面

1、协助两基办完成“普九”准备工作;

2、协助完成局党支部、局工会相关工作;

3、协助招生办完成小考、中考、高考、成人高考等考务工作;

4、协助人事股完成报考教师资格证人员的能力测评、新教师资格认定自然情况录入和证书打印等工作;

5、参与县教育工作会议的行政秘书、会务等工作;

6、协助县人事局完成公务员普通话测评工作;

7、协助县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务工作;

8、配合团县委完成“小歌手竞赛”的组织工作;

9、代表教育局参加“诚信维西,从我做起”演讲比赛;

10、参加国庆节歌咏比赛。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员工整体素质需要提高。

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对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室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我中心员工无论在学历层次和专业水评上都严重不足,需要及时提高。

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2005年后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室人员的学历应达本科以上,并有一部分教师具备研究生学历。目前,我中心达本科学历者仅1人,专科学历6人,中师学历3人,离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专业结构上,专科以上学历人员专业为:中文2人,政治1人,.音乐1人,生物1人,历史1人,计算机1人。尚欠缺数学、英语、美术、科学、幼儿教育等专业教师、教研员。人员结构学历不达标,专业结构不合理给我中心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阻力。

2、师训、教研经费严重欠缺。

开展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都离不开经济支撑,由于受到经费制约,一些计划开展的工作无法实施。如:由于微机室设备落伍,到目前仍不能进行中小学教师中级培训;在2003年计划开展的一些培训班和教研活动都无法开展等等。

3、深入乡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时间不多。

因受经费等多种因素制约,*年我中心深入乡校的时间比以往几年都少一些,对一线教育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情况掌握不够。

五、今后的打算

1、一如继往地搞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①组织好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②完成中小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培训的收尾工作,准备启动中级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③选派好中小学校长、教师参加校长、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各级各类培训。

2、树立服务意识,努力搞好教育科研工作。①抓住机会深入乡校了解、指导学校教育教学;②进行课题研究,解决我县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③发挥好教育局行政决策的参谋和助手作用,推动我县的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严格按《教育教学中心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进行人员评聘。加强内部管理,严格工作纪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师资培训者和教研员

的整体素质。

小学校长履职报告范文第3篇

一、开展履职晋级培训。采用送教下乡和城区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履职晋级培训。

二、做好新一轮民族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到2011年止,按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做好辅导及报告册的审核工作。

三、全员性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按照省教育厅及市教育局的安排,各县要在xx年以前完成第一轮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培训(初级培训),并于xx年开始启动第二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中级培训)。由于种种原因,我县至今未完成第一轮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培训,没有启动第二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在计算机已大量走进中小学的今天,尽快启动计算机培训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因此,可以利用各乡镇、学校已配备计算机的有利条件,采用送教到校、送教下乡的方式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培训。

四、启动全县的小学校长培训。

六、小学班主任培训

七、开展县级骨干教师培训。根据《云南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实施方案》(云教师[2000]2号)、《云南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指导意见》(云教师[2000]15号)和《思茅地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培训实施方案》、《思茅地区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选拔使用的实施意见》(思行教[2001]47号)的有关精神和规定开展骨干教师培训,每期培训教师100人(语文骨干50人,数学骨干50人),培训时间为一年,连续三年开展培训,共培训县级骨干300人,为我县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八、开展教师轮训。学习外市、县的做法,每学期或每学年抽调30-50名教师到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脱产学习,全面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方法、理念,进行新课程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九、开展校本培训。在骨干教师、小学班主任、小学校长、小学教导主任培训的基础上,于2011年启动全县各乡、校的校本培训,立足课堂及当地实际,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小学校长履职报告范文第4篇

关于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省教育厅:

按照中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全市中小学编制情况,突出重点,采取得力措施狠抓落实,全市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正在逐步深化和推进。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中小学校和教职工基本情况

北京市现有中小学校1691所,其中:普通高中29所,初中207所,小学1455所;中小学教职工共有37951名。

二、编制管理情况

1、建立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册和编制通知单制度和编制年度报告制度。至目前,省编办核定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编制共31028名。按照省政府关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市教育局、市编办、市人事局与市财政局联合下文,实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册和编制通知单制度,并建立了编制年度报告制度。

2、建立机构编制和人员台帐。近期,按照省编制部门要求,正在建立机构编制和人员台帐,严把人员入口关。

3、实行学年度预测编制需求办法,及时申请编制。市教育局每年3—4月份,对市直学校的招生情况进行预测,分析生源变化和教师需求情况,并及时上报市编制管理部门。目前,2004年暑假招生所需教师编制仍未到位。4月13日,梁铁虎市长和陈静副市长到市教育局进行了专题调研,承诺今年秋季开学前研究中小学编制问题。各县(区)自2003年省核定编制后数量没有变化。

4、清理在编不在岗和不符合教师条件人员。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强化机构编制管理、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膨胀问题的意见》,强调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违反规定,占用或变相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对占用学校编制的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限期与学校脱离关系,对违规进入教师队伍或不符合教师条件和要求的人员,要坚决予以清退。全市共清退不合格教职工2063名,基本保证了中小学校编制充分有效地使用,逐步实现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三、校长聘任和教职工聘任情况

1、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校长聘任制改革是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龙头,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校长队伍的必经途径。目前,我市中小学校长签订聘用合同、定期考核、解聘辞聘已基本形成制度,已初步实现由单位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坚持实行校长负责制,积极推行校长任期制,并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出台《关于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校长任期为四年,完善了中小学校长考核办法,加强履职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中小学校长奖惩和选聘的重要依据。明确要求今后凡出现校长职务空缺或校长任期届满而需要重新确定校长人选时,都要以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作为主要方式,严把校长队伍入口关,充分保障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切实提高社区组织和家长代表的民主参与程度。推动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为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促进优秀校长的脱颖而出,从机制上创造条件,保证校长聘任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在选拔任用上,部分高级中学校长仍由组织人事部门考察任命。

2、教师聘任工作是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我市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新进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在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完善聘任形式、激励教师不断进取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全市中小学教职工全面实行了人员聘任制度,在核定的人员结构比例内科学合理设置教职工岗位,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学校与教职工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明确了聘期内的岗位职责、工作目标、任务以及相应待遇。在聘用过程中,坚持做到方案公开、岗位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对教师的政治思想、师德、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收入分配、奖惩和聘任的重要依据,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通过推行聘用制度,全市在编制限额内已聘教职工30167人,公开招聘新任教师1276名,基本实现了用人上公开、公平、公正,维护了学校和教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未聘人员分流情况

如何做好中小学未聘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是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改革的关键点和难点。鉴于目前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对于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未聘人员,我市出台了《市直事业单位人事单位制度改革中未聘人员分流分置的意见》(濮办[2003]42号),坚持以内部消化为主,采取“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对新进人员严格按照聘任使用管理,对未聘的原正式职工,采取安排临时工作、转岗聘任、待岗培训、提前离岗、自主择业等多种形式妥善安置,做到了改革坚定,操作有情,保持了大局稳定,保障了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五、分配制度改革情况

在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我市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部由财政统发,并且市直所有学校和部分县(区)学校将教职工工资中活的津贴部分直接拨发给学校,由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分配方案,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将工资待遇与其岗位职责、工作数量、工作绩效挂钩,向一线教师和骨干教师倾斜,建立了与聘任制度相适应、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分配激励机制。

六、教师交流情况

实行城镇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子的方法,有计划地组织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进行任教服务,逐步完善对口支教制度。市直学校和各县(区)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具体支教措施,每年坚持选派一批骨干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对口支援。如台前县在今年初从城镇学校选派14名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服务期为三年,支教期间上浮一级工资,期满后,经考核合格才可回原校任教,浮动工资同时转为固定工资,并在职称评审中优先推荐。

为更好地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决定从2005年起选派市直学校23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县区以下基层学校挂职锻炼。要求各县(区)实行这项制度,凡符合选派条件的年轻干部,都要有计划地到基层学校挂职锻炼,坚持把挂职锻炼与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在晋职、晋级、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考虑。

七、公开招聘新教师情况

2004年底,市人事局下达给市直部分学校109名增人计划,这次补充教师工作实行教育系统内部招考的办法进行。从12月20日开始,先后经过征求意见、制定方案、组织报名、资格审查、量化考核积分计算、笔试、面试、体检、学校考察、录取、公示等众多环节,组织严密、程序严格,圆满完成了招教任务。

北京县、范县因地制宜,以核定的编制为依据,在清退临时代课教师、“在编不在岗”人员和不合格教师的基础上,以师资类大中专毕业生为主,面向全县公开招考教师。由县政府牵头领导,县教育、人事部门具体实施,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并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了聘用合同书。

北京市各县(区)和市直学校的招聘新教师工作,自始至终贯彻和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近年来公开招聘新教师共计1276名,没有发现一起、暗箱操作的事件,一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通过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保证了教师队伍的质量,为基础教育及时补充了新鲜血液,对我市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八、存在问题及建议版权所有

1、建议针对学校中占编但不能上岗的人员,出台相关提前离岗政策。目前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太过严格,人员安排非常紧张,如学校出现职工病产假、继续教育等特殊情况只能聘用临时教师,没有缓冲余地。一方面,农村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为民师转正的教师,年龄偏大,知识陈旧,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市直学校也存在部分年龄偏大、身体较弱的人员,不能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另一方面,受过国家正规培训的师范类毕业生不能上岗,造成人才的浪费。如能出台提前离岗政策,能够让不适应岗位要求的人员腾出编制,使学校得以及时补充年轻、学历层次高的人员,既能保持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提高教育质量,也可以安置一部分师范类毕业生,合理使用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保持社会稳定。

小学校长履职报告范文第5篇

一、任职条件与资格

(一)任职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热爱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履行职责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品行端正、公道正派、为人师表。

3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密切联系群众,具有团结协作精神。严于律己,顾全大局,作风民主,深受师生拥护。

4身心健康,能胜任工作。

(二)任职资格:

1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教师职称。

2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以上,具有较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

3乡(镇)完全小学以上的小学校长应具有中师以上学历;初级中学校长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完全中学、高级中学校长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4接受过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并获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如确因特殊情况在任职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在任职后一年内完成任职资格培训。

二、选拔与任用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归口管理。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校长一般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提名、考察或参与考察,按干部管理权限任用和聘任。要严格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大力推进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制度。

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一般应当经过下列程序:确定并公布职位及其选拔条件;公开报名及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确定拟任人选并公示;任用。

新任校长试用期一年。

要切实扩大民主,保证教职工对校长选拔任用工作的参与和监督,民主测评应有不少于60%的教职工参加。

民办中小学校长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由学校审批机关依法核准和管理。

三、职责、义务和权利

(一)实行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其职责是:

1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障师生安全,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2制定和执行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确定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目标及具体措施。建立健全校内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并保证其有效运行。实行民主管理、科学管理,校务公开。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校长向教代会报告工作。学校的重大决策要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

3主持学校全面工作。以育人为中心,对学校各方面工作实施全面管理,提高教育和管理质量。

4坚持党的领导,健全党团组织,营造和谐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文化业务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能力,按有关要求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或业务培训;加强对班主任、中青年教师和业务骨干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教师。

5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师资,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依据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身心健康,按国家标准,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6积极配合党组织,支持和指导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众组织在办学育人各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7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8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担任教师及其它工作人员,确保校园安全。

(二)校长必须履行以下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履行校长职责。

2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管好校产和财务。不得参与并不得以家人及亲属的身份参与学校的经营活动。

3维护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4关心、尊重教职员工,组织和支持教职员工参加必要的学习和培训,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

5建立与社区及家长的联系,形成协调一致的育人环境。

6努力学习和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能力和教学管理水平。

(三)校长享有以下权利:

1主持召开校务会议,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决策。

2推荐副校长,通过民主的方式确定学校内设机构及其负责人人选,聘任、考核、奖惩教职工。

3按照上级有关规定使用学校经费和管理学校资产。

4参加国家规定的培训。

5对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6行使上级主管部门授予的其他职权。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依法保障校长的合法权利。

四、考核

(一)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学校的近期及中长期目标完成情况,加强对校长的履职考核。考核分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年度考核在学年末进行,任期考核在任期届满前进行。

考核内容包括:

1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情况,和谐平安校园建设情况;

2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情况;

3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4遵守职业道德,勤政敬业情况;

5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情况,并对学校经费使用及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审计。

(二)考核程序:

1校长述职;

2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

3学校主管部门评议;

4学校主管部门反馈考核意见;

5校长提出整改措施。

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的结果作为校长任免、奖惩、续聘或解聘的重要依据。

(三)考核方法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可根据实际情况,邀请社区代表和学生家长参与校长的考核工作。

五、奖励

(一)对做出突出贡献、办学特色显著的优秀校长经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后,授予特级校长荣誉称号。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校长,可由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评为相应层次的优秀校长。

(二)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学校的收入分配方案和考核情况对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改变薄弱学校面貌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校长,在收入分配上给予适当倾斜。

六、交流与培训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区域内城乡教育发展,通过校长交流,合理配置校长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各市、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对校长交流做出具体可行的规定,并报省教育厅备案。实行校长任期制。校长每届任期为3-5年,可以连任。

(二)实行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新任校长必须接受任职资格培训。在职校长每五年必须接受国家规定时数的提高培训,并取得《提高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继续任职的必备条件。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按计划参加培训的校长,学校主管行政机关应督促其改正,并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直至撤消其职务。

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参加培训的校长,培训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培训费、差旅费按财务制度规定执行。

七、辞职与免职

(一)校长本人提出辞职的,应提交书面申请,相应教育主管部门应在三个月内予以审批,在审批期间不得擅自离职。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恶劣的,应引咎辞职,本人不提出辞职的,应当责令辞职。

(二)对年度考核连续两年不合格的校长,教育主管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有关程序予以免职。

八、罚则

(一)中小学校长因或,致使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及相关行政责任。其它行政处罚按《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及其它相应法律法规执行。

小学校长履职报告范文第6篇

根据《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量化考核责任书》的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与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年教育局以学习县纪委的文件为契机,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自身建设,促进廉洁从政”,以落实“四项制度”、“边疆党建长廊”、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为载体,牢固树立廉洁从政、依法行政理念,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坚定信念,为推动全县教育健康和谐发展,努力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现将一年来开展党风廉政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班子廉政建设情况(8分)

1、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一把手工作责任制,成立了由局长担任组长,党委书记任副组长兼党风廉政办公室主任,相关股室长和党委下属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局务会议和党委会分析研究党风廉政工作,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到城区学校部署、检查、考核。做到了机构健全,领导到位,责任明确,工作分工明确。

2、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把制度建设作为一种标尺,一种规矩,一种统一的高度来认识,来规范行政执政和教书育人的言行。利用中心学习组、学习日、党支部“”的阵地,坚持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使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更加统一。

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情况(22分)

1、把学习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结合本系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活动。学政治,把及时传达上级的文件和国内外时事结合起来,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学理论,把最新的理论成果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加以联系,坚持理论来源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原则,通过理论上的清醒来确保行动上的自觉;学精神,把中央、省、州、县的党代会和人代会的精神贯彻到位,领会精神实质,加以指导具体工作;学廉政,学习禁止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和商业贿赂等文件,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学法规,结合“五五”普法,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做到依法从政,依法从教;学先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篇关于教育教学和教师的光辉著作,作为指导今后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指南;学警世,把案件和李旭良诬告案作为反面教材,认识其对社会的危害。

2、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年内开展的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四项制度”的落实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等工作,对机关、学校和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邀请纪委、组织部门参加,采取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方式来加强、改进和提高。

三、责任制落实情况(57分)

1、坚持学习日制度,严格按要求推荐干部和推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长,做到重大事项集体研究,逐步规范中小学校长的执政行为,充分发挥党支部和校务班子的作用,使民主集中制原则更规范,坚持集体领导,个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科级(含享受待遇)领导干部执行“三项制度”,零报告制度,执行公务员八条禁令,年内没有发生干部职工违法违纪行为。

3、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无人参与矿山开发等非法范围的活动,工程采取招投标,严格程序。

4、无人请乔迁等客事。

5、按规定定期进行政务、财务公开。

6、*年教育系统为切实加强和落实党风廉政工作,积极推进教育健康和谐发展,在完成廉政责任制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向社会作出工作诚诺,把教育政策、法规、社会群众所关注的招生、收费、学生补助及教育工作状况通过网站进行公开,广开门路、打开言路,把教育工作置身于社会参与和监之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行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探索城区教师补充通过考试在全县教师中择优,抓典型树立县级示范学,以榜样的力量来带动全体,推动进步。通过进行机制上和工作上的创新,破除尘规陋习,使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机制上、作风上、工作上得到净化和提升。

7、通过开展机关作风建设,着力加强领导班子、职工的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强化机关作风建设,经过广泛听去机关干部职工和全县中小学意见、建议,健全完善了机关工作各项制度,为机关廉洁高效开展工作作出制度保障。

8、教育局党委、行政领导自觉服务于系统工作大局,努力加强学校支部、行政班子建设,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对招生、收费等难点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加以解决和落实。

9、为有效利用和发挥教育资源,拓展优质资源教育的覆盖面,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努力造创人人享有优质教育条件和机会,努力实现公平教育。教育系统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实行集中规模办学,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来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的社会效益,为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而不懈奋斗。目前规模办学就全州而言,*不仅启步快而且成效明显,充分得到州教育局和省教厅的认可。

10、着力加强对中学、中心完小校长的管理和教育。教育局在对校长的管理上在签订目标的基础上,着重在履职过程中实行跟踪指导和督导,及时进行思想教育,能力培养。年终成立考核组,深入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以校长述职,教职工测评的方式,按照德、能、勤、绩、廉的标准进行量化,确定考核结果。对校长管理工作的到位,有力的促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促进教育风气的好转,为党风廉政持继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四、民主评议情况(2分)

通过自评,*年度教育局党风廉政考核结果为90分,(其中:第四部分2条不打分)

小学校长履职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2013年;干训工作

吉林省2013年度干训工作会议大体有四项工作内容:一是对2个科研科题进行中期梳理和开题布置;二是各市州对本地2013年干训工作的总体安排汇报;三是省干训办布置2013年干训工作任务;四是对全省干训工作提出整体要求。对2012年度全省各市、州的干训工作以书面的形式回顾、反思、总结和交流。各位能够站在新时期对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工作专业化的整体发展要求的高度和立足于吉林省各地开展干训工作的现实状况,重点谈了2013年各地干训工作的整体工作思路,刘洁主任代表省干训办对2013年全省干训工作做了整体部署。为2013年度全省干训工作更为科学系统、合理可行的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确定方向,树立目标,明确要求,奠定基础。

一、2012年全省干训工作简要梳理

2012年,在吉林省教育厅、教育学院的高度重视、有效支持下,省教育学院干训办的积极引领下,各市(州)教育学院、县(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干训工作取得了整体性进步和专业化进展。

从省本级干训工作来看,在三个方面有较为显著的突破性进展:

一是初有成效地承担了部级校长培训项目

首次承办、组织、实施了“国培计划(2012)——吉林省农村中学校本研修培训者研修项目”、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影子培训”项目等两个部级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并在教育部的评估督导检查中颇受认可和好评。(具体评价为‘四高’-领导重视程度高,培训专业化程度高,培训管理者专业素质高,校长整体平均素质高)

二是颇具质量地开展了高端校长培训项目

深化‘杰出校长培养对象培养工程’,在理论研修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了国内名校访学、第二期主题论坛、第二期送培到县等高端研修活动。继首批杰出校长培养对象培养工程后,成功启动了“吉林省专家型校(园)长培养计划”的省本级高端校长培训项目,112名专家型校(园)长培养对象,已顺利完成了省内和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两段的理论研修培训任务和参加第二期‘杰出校长办学思想、办学实践’主题论坛以及承担‘农村校长义培基地校’的工作。

三是更为系统地进行了校长培训科学研究

开展“中小学校长培训“案例教学”模式研究”,“整体推进区域中小学校长专业素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等吉林省“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的相关研究。科研与培训的有机结合越发紧密,相关校长培训学术研究,特别是“生成性”的实证研究就越发受到重视。一批高质量、具影响的核心期刊级科研论文和课题研究日渐丰富。林森主任、蔡京玉主任、陈禹老师发表5篇核心期刊论文,林森主任出版一部专著《教育走向改变》,刘洁主任‘我国现行教师教育体制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教学模式研究’的科研课题结题(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规划课题)。

从各市(州)干训工作看,有三个方面较为明显的质效性提升:

一是基于省干训办整体工作部署,各地都积极保障了省本级干训工作的执行

基于2012年全省干训工作的整体部署,各市(州)都高度重视、积极协调,有效保障了省本级干训工作在地方的切实执行。

1.在吉林省2012年度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中,长春、吉林、松原、四平、辽源教育学院积极协助所在地区的6所教师进修学校(长春九台市、长春双阳区、吉林桦甸是、吉林船营区、松原乾安市、松原前郭县)和4所杰出校长培养对象所在学校(长春72中、长春一汽六中、公主岭市实验小学、辽源春阳路小学)开展了吉林省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工作和“影子培训”工作,收到好的效果。

2.在吉林省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项目中,吉林市教育学院、延边州教育学院有效配合省干训办,顺利完成了培训工作。吉林市教育学院常兴书记亲自进行了培训专题讲座授课。

3.在吉林省农村骨干校长培训项目中,四平市教育学院,给予了切实有效地支持,四平市第三中学、公主岭市实验小学承担了‘吉林省农村初中、小学骨干校长研修班’学员分别到2所学校实地考察的培训任务。

4.在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读书.写博-案例教学现场会”中,在吉林市教育学院协助下,吉林市昌邑区成功举办吉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读书.写博案例教学现场会”。来自省内各市(州)、县(市、区)主管干训工作的领导3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这项活动对校长‘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实践范式又进行了一次切实有效的探索。

二是结合各市州干训工作的实际,高度重视各地区干训工作的切实效能及创新开展干训工作

2012年各市(州)教育学院,围绕构建立体化、全覆盖、高效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体系的总体思路,充分结合地方实际,进一步加大了对校长培训质量与效能的切实关注。在具体实施中,各具特色和亮点。

长春市教育学院,以“三为”为主旨-以提高校长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健全培训制度和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组织实施了“两项工程”、“六大项目培训”、开展了“三个活动”(“名校长工程”、“农村校长阳光工程”;全员校长培训、培训者培训、任职资格培训、分岗培训、“影子”培训等培训项目;干训科研活动、校长主题论坛活动和案例教学现场会活动等培训活动)。尤其是“名校长工程”,有30名优秀校长被评为“长春市名校长”(市政府出资60万给予奖励)。在校长培训分岗、分类、分层上体现了系列化、专业化。

吉林市教育学院,围绕“特色培训、科研引领”的培训工作思路,创建了助推校长专业化发展,特色化发展的“吉林市校长博客群”,并以校长“读书写博、案例教学”培训模式为载体,在昌邑区召开‘校长“读书写博、案例教学”培训’现场会,开展分级校长培训工作。尤其是在培训科研引领上,体现了课题实施、区域带动的培训特色(船营区、搅合、磐石、龙潭区等,都有课题培训)。

四平市教育学院,以“研究”-校长培训规律,“改进”-校长管理实践,“发展”-校长自主学习为工作思路,注重培训资源的高层开发,与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合作,以“学校管理创新,注重内涵发展”为主题,开展了中小学校长学校管理理论高级研修培训。

辽源市教育学院(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院长亲自抓干训,重视优质资源的辐射和拓展分享效果。组织全地区500多名校长参加‘省杰出校长送培到县’活动,并选出46篇优秀体会文章,装订成集;举行了“赴杜郎口中学学习考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汇报交流会”,以提高校长管理水平,提高学校教育质量。通过重视小课题研究,注重优秀学校管理案例征集,深入实地考核校长等方式,探索“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新路径,为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培训奠定基础。

通化市教育学院,院级领导高度重视校长培训工作(刘伟院长亲自主抓干训工作),以中小学校长德育专题培训为突破口,举办全市德育工作专题培训班、依托省教育学院的优质资源举行“通化市德育校长培训班“。实施了全员培训、专题培训和分岗分层等培训活动。并以考核‘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校’为契机,促进校长培训工作落在实处。

白山市教育学院,结合白山市干训工作的实际,本着“三结合“(-坚持干训工作与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精神要求和工作重点相结合;干训工作与师训工作相结合;干训工作与教研工作相结合)的工作原则,以”校长培训需求调查“为切入点,切实做好校长“校本教研”、“网络培训”、“自主读书”基地建设等各项培训工作,突出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

松原市教育学院,本着承传发展和完善超越的原则,以“全市‘十二五’校长培训工作规划“为抓手,启动实施”1815“工程,体现校长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即:培养10名名优校长、80名专家校长、100名农村及少数民族校长和50名校级后备干部的总体目标。

白城市教育学院,在实施中小学校长培训“案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化的“问题式教学”培训。在延伸省级杰出校长“送培到县”模式的同时,以组建“刘建文名校长工作室”为载体,开展地方名校长办学经验‘送培到县’辐射培训活动。在校长专业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校长专业发展(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上迈出可喜的步伐。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学院,充分运用省杰出校长培养对象和专家型校(园)长培养对象名优校长资源,以发挥省杰出校长培养对象优质办学思想、办学实践的引领作用为契机,(一次省级送培到县,一次本地区杰出校长培养对象经验辐射),以校长任职资格和校长校本教研为抓手,从解决学校发展实际问题入手,通过采取校长专题讲座报告会、校长专题交流会等方式,不断提升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整体水平。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教师进修学校:以树立开放性的终身学习观,增强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为主旨,吸纳省内外优质培训资源(教育报、省杰出校长送培到县、长春外语学校、白山教育学院),强化培训管理、严格校长绩效考核,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途径,逐步优化校长培训的质效。

三是寻求省本级优质资源,增强了省市两级干训工作的有效联动

各地区基于对现实培训工作的需求和对省级干训工作的信任,已经开始依托省级培训资源,协同开展干训工作,以此进一步增强了省、市(州)干训的联系和合作。

通化市教育学院依托吉林省教育学院在长春组织开展了德育校长专题培训;

延边州教育学院,积极寻求省教育学院干训办支持,组织延边州50余名中小学校长,赴省内名优学校观摩考察;

通化集安市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委托省干训办举办集安市中小学后备干部培训等。

以上是我就省干训办以及各市州干训部门在2012年所做的工作、尤其是在开拓创新方面的工作做的简要梳理,由此可以感受到:从省里到各市州所做的干训工作成绩是明显的,工作创新点也是明显的。这些都为2013年开展干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二、2013年全省干训工作整体要求

2013年,既是吉林省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十二五”规划》,促进全省“十二五”时期干训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有针对、具成效实施《促进吉林省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年)》,保障各项预期目标切实达成的关键一年。省干训办刘洁主任,对2013年省级干训工作的整体规划进行了具体解读,各市州教育学院,也分别对2013年度的地区干训工作进行了概要梳理。总体看来,各地区的年度工作安排,能够按照省级部署,结合地方实际,颇具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基于“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对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已然成为了干训工作特别是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内涵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应然状态。为此,2013年度全省各级干训工作,应该在“培训专业化上”多下功夫,力争在培训工作中达到“四化”——“培训队伍优质化、培训内容系统化、培训模式多元化、培训管理规范化”,做到“四精”——“培训课程精心设计、培训专家精细挑选、培训项目精致管理、培训质效精力评价”。

借此机会,我想围绕“校长培训专业化“的主题,基于自身的思考和认知,结合2013年全省干训工作的规划和重点,着重从校长培训专业化的三个方面-本质内涵、模式构建、具体运行来和大家进行一些探讨和交流:

一、进一步明确培训专业化的本质内涵,切实提

升培训者专业化质素

校长专业化在当下已经成为校长培训工作中的重要实践活动,从中小学校长培训更深层次、系统运行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实效性角度看,中小学校长培训是对校长专业化发展和专业化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管理活动。校长培训专业化的主旨:是以中小学校长知识、能力、态度等专业成长为主要目标,以满足参训校长专业发展需求为基本要求,以促进干训工作高质效、可持续发展为重要依托的管理过程。如何推进校长培训专业化?首先需要对其内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理解“校长培训专业化”可以有两种角度:一是强调“工作品质”的效能提升取向,即培训工作行为的专业化(培训管理过程)。二是强调“专业性职业”的地位获得取向,即培训工作者的专业化。从本质上而言,我认为,培训工作者的专业化是培训行为专业化的前提和基础,因而校长培训专业化的本质内涵还是在于职业群体“独特性”和“高水准”的专业化取向。

对于省市级干训部门而言,都要有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培训队伍,作为促进培训工作专业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切实保障和提高各种类型、各种层次校长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能的有力支撑。具体来说,首先,要建设一支精干的培训管理者队伍。明确培训管理者的职责、加强对校长培训活动的全程指导和整体协调,有效解决培训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其次,要形成一支业务精湛、专业精通的培训师资队伍。还要掌握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及培训理念、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熟悉和了解中小学校长教育与管理实际的专、兼职培训教师队伍和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又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教育行政管理者队伍。

作为负责干训工作的培训管理者,更应该充分明确各自的职业角色和职能定位,着重以培训理念更新为基础,重点以培训能力建设为主线,从根本上提高培训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自觉、渐进地实现校长培训的专业化发展。具体而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

(一)准确认知专业化培训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校长培训能否走上一条专业化的道路,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批符合培训要求的培训管理者、培训者。我们之所以用“培训管理者”“培训者”,是因为:中小学校长的培训管理者、培训者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教师,它包含了教师的全部内涵,但又比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内涵有所延伸。从扮演的角色方面看,培训管理者、培训者大体要承担四种角色:一是设计者,即培训管理者、培训者要能够对培训的全过程及具体环节进行整体思考与系统设计;二是引导者,即培训管理者、培训者要能带领校长们积极参与培训的每一个环节,并努力达到每一个环节的预期目的;三是指导者,即培训管理者、培训者能够对校长在培训中及办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四是研究者,现行的校长培训已不是培训者与校长之间简单地教与学的过程,而是二者共同研究学校相关问题的过程。因此,培训管理者、培训者必须是一个有一定学术基础及研究能力的研究者。当然,我们所说的培训管理者、培训者要扮演多种角色,并非要求每一个培训者都要扮演好这一系列角色,而是指一个培训管理者、培训者团队要由能扮演好不同角色的人员构成。

(二)有效关注专业化培训理念的全面更新

我国的中小学校校长培训工作自“八五”以来,至今已经经过了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由团体到个体、由粗放到精细的发展过程。从全国一统、自上而下的简单化组织培训到统一与多样化组织培训相结合,从看重校长队伍(整体发展需要)到看重个体校长(个性发展需要),从校长一般职业培训到校长专业化发展,使中小学校长工作逐步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的轨道(校长职业成为专业后应该具有八个主要特征:1、有过长期的专业训练;2、有完善的知识体系;3、建立起系统的伦理规范以约束其管理行为;4、有明确的从业标准和要求;5、有严格的资格限制;6、具有专业上的自主性;7、拥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经济地位;8、拥有成熟的校长专业组织)。同时,在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中,也出现了校长培训的“高原期”、“沼泽地”阶段。从多维认知的一般视角看,校长培训工作在培训目标、培训课程、培训模式、培训管理、培训质效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整体要求,尤其是在培训专业化理念上更要极端关注,全面更新。

为此,在校长培训专业化方面要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

转变之一是:

校长培训由培训部门被动接受任务,消极应对完成,转变为主动适应需要,积极开展培训服务。这一转变反映了更新校长培训专业化理念的外在基础和前提。基于国家“优先发发展教育”的战略,基础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中小学校长队伍的履职水平和专业素质是其重要的保障。能够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的具有科学化、现代化意识和能力的校长是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理念的基本诉求。

转变之二是:

校长培训由单纯追求培训数量和进度,转变为提高校长培训质量和效能。这一转变是校长培训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映了更新校长培训专业化理念的内在规律和机理。培训质效提高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培训资源投入、培训实施运行、培训结果形成三个环节。培训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时间资源、信息资源等。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素质和其它资源的整合配置。培训具体运行,是决定培训质效的中心环节。其关键在于培训各个过程的切实、有效管理。培训结果形成,应通过培训需求的满足程度和校长专业质素的提升水平来衡量,关键在于开展合理、可行的发展性评价。因而,主动开展有针对、具实效的专业化培训,是校长培训专业化理念的关注重点。

结合以上两个转变,我想对于在座省市教育学院的培训管理者而言,吉林省“观念引领、专业提升、管理实效、创新发展”的校长专业化培训理念是 构建全省开放、灵活、高效、专业的校长培训体系的重要前提。只有建立起专业化的培训理念,才能提高培训层次, 提升培训水准,有效整合区域培训资源, 构建培训资源优质化、培训要素整合化、培训模式多样化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专业化的体系, 努力形成 省、市(州) 、县(区)三级纵向延伸和横向互动的培训格局,实现培训专业化的优质资源共享。

(三)着重促进专业化培训能力的有效提升

校长培训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是一个整体的综合性发展的过程, 需要整体策划设计和持续推进, 但就当前而言,作为省市州负责培训工作的培训管理者,我想还是应以“专业化培训能力建设”为主线, 通过提高各个培训部门的专业化培训能力, 实现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专业化发展。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在论及校长培训管理者的培训能力建设方面,着重强调了四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培训需求的判断能力。主要包括对社会需求的判断、政策导向的判断和地区现实状况、参训人员现实需求的判断。二是培训内容的选择能力。就是在对培训需求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科学地选择培训内容。三是培训活动的组织能力。包括如何组织讲课、专家报告、学院研讨、教育考察、案例分析、典型经验现场教学、追踪培训等活动的能力。四是培训效果的评价能力。即通过评价及时了解培训的质量,了解培训的成绩和不足,适时调整、改进培训工作。

作为培训管理者、培训者,都应该在以上四个方面有所

培养,积极培植,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培训能力,提升自身专业化质素。

二、进一步探索专业化的培训模式,构建多样化、开放式的专业校长培训体系

校长培训模式是校长培训工作中所采取的方式与方法、手段与措施的综合体现。合理、科学的培训模式可以提高校长培训工作的效能。我国校长培训模式,经历了从单一到多样,从灌输到互动,从被动到参与的过程。特别是在当下,面对校长培训专业化发展的诉求, 校长培训已经进入更为系统规范、精细运作、专业发展的新阶段。校长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应该由以往初级层面的“培训方法”思考向更高层面的“培训模式”思考进行转化。

培训模式是培训理念、课程及管理诸要素的功能作用的具体化, 是完成培训任务、实现培训目标的载体。培训模式还直接影响、决定着校长培训质量与效能。在校长培训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下,对培训模式的开发与运用,越发突显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校长以提高校长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层次性、多样性、专业化、个性化”的培训模式适应校长培训专业化的要求,以此构建多元化、专业化的培训模式, 形成个性化的校长培训模式结构体系。切实选择好、论证好、研发好、开发好校长培训模式已经成为了培训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也是考量培训管理者培训水平“真功夫”的标准。作为一个优秀的培训管理者,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校长培训模式专业化、以及提升对建构适合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培训模式的认识:

(一) 要系统认识,全面深入地把握培训模式

模式不仅仅是方法, 更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精细性。培训模式是由指导思想、功能目标、结构要素和操作程序、基本原则等要素构成的, 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程序性, 有其特殊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因此, 在校长培训中无论选用哪种培训模式, 都需要作一番精心的研究。对培训模式的各个要素, 尤其是预计目标效果、实施步骤、原则等培训前都要做好明确、充分的论证。这也是培训模式专业化运用到位, 收到实效的前提。

(二) 要准确选择,切合实际地运行培训模式

同样的校长培训内容, 培训模式不同, 质效大有不同。培训模式的构建应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 考虑当地教育状况、教育改革要求、校长的实际水平等诸方面。尤其注重校长的学习习惯、个人兴趣、工作需要、基本素质状况等。从这一意义上讲,既不存在普遍有效的模式, 也不存在最优的模式。因此, 在运用培训模时, 必须从实际出发, 系统考虑校长的具体情况、培训内容、教学条件, 尤其是发挥校长和培训者的优势, 多时空、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培训模式运用正确,培训工作才能富有质效。(省里‘案例教学’培训模式就是针对各地学校、校长的实际情况,经过研究、探索而选择的特色培训模式-没有固定模式,只有适合选择,如:松原市宁江区案例教学 -“观、议、导、省”培训模式的实践范式;四平铁东区中小学校长案例教学-“校本培训”培训模式的实践范式;吉林市昌邑区案例教学-“读书、写博”培训模式的实践范式、“案例教学-校际考评”培训模式的实践范式;临江市“案例教学-网络培训”培训模式的实践范式)

(三) 要灵活操作,合理可行地借鉴培训模式

在校长培训模式的运用上, 既要借鉴, 即吸取已有的成果, 又要变通灵活, 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自己的新路。无论是培训目标还是操作规程、具体方法等都不能固定化,培训模式应遵循“适应性+生成性”原则, 结合当地校长培训需求的实际情况,借鉴已有的培训模式的基础,生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培训模式,使校长培训的工作模式更加富有生命力, 常训常新。

(四) 要研究创新,深入细致地探索培训模式

提升校长的专业化素质与能力,对校长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升办学质效意义重大。有效的校长培训模式的开发无疑是重要的关键一环 。

当下, 校长培训的“高原问题”最难的还是“模式高原”, 即培训模式的单一、简单、老做法、老形式的状态。要突破培训模式高原期, 就要不断开发不同的培训新模式。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本质上是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视角,努力寻求最优的资源, 以达到培训目标,形成提高培训质量的最佳设计。

吉林省在过去的校长培训中总结概括了一些成功的校长培训模式。例如,“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由吉林省教育学院主办,地方教师进修学校承办的松原宁江区“观、议、导、省”案例教学现场会、四平铁东区“校本培训”案例教学现场会、吉林昌邑地区“读书.写博”案例教学现场会)、“同伴互助”培训模式(杰出校长培养对象第二期办学思想与办学实践主题论坛采取校长同行互评的点评方式,专家型校(园)长培养对象成为农村校长义务培训基地校导师)、“问题中心”模式(杰出校长培养对象“送培到县”中的‘点校诊断’环节、为杰出校长培养对象建立专家指导团队)等这些模式在加强校长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的质量与效能方面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对校长培训工作而言,培训模式其实既是一种培训的范式,也是一种培训的变式。因此,试图单纯使用某一种培训模式是不可称达成预期的培训效果的。多元化的校长培训需要要有多元化的培训模式与之适应。在组织、实施校长培训过程中,应该根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的差异和变化,优化组织各种培训模式形成最佳组合。

三、进一步完善专业化的培训流程,保障校长培训专业化的质效

根据校长培训对象具有的特殊性,培训需求具有的复杂性,培训工作具有的系统性等特点,决定了校长培训必须是专业化的培训、教育服务。校长培训要实现可持续性专业化发展,就有赖于培训流程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总体而言,校长培训实施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培训需求调研的准确性、培训内容设计的针对性、培训实施管理的规范性、培训绩效评估的科学性等四个培训流程的基本环节。

(一)基于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明确认知“为什么培训”(从现实视域看)

通过校长培训需求调研,能够正确判断和准确把握校长的培训需求,是科学确定培训目标,有针对开设培训课程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

对校长培训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导向需求。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校长队伍,要通过校长培训,提高校长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就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府对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而后培训工作的需求。当前,教育、校长关注的热点是学校课程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健康发展、校长专业发展等问题。为此、校长培训工作就要围绕实施新课程、学校发展建设、管理人才队、校长素质提升等方面的开展培训。二是学校组织需求。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于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职能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校长培训工作,应该帮助校长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为宗旨, 引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找出其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三是校长个体需求。在确保理论培训、提升校长理论水平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校长的工作实际, 重视校长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切实、合理地确定校长接受的培训层次、培训类型及培训内容。

基于对学校教育、校长队伍建设和培训基本需求的了解,在实施培训中,要努力整合政府、学校、校长的有效需求,积极引领学校的实际需求,重点分析校长的具体需求,通过整合和分析,寻求确立校长培训目标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校长在不同发展时期的需求内容,具体把握参训校长的现实需求,以制定出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的校长培训目标。

(二)设计培训内容,突出能力本位——有效把握“培训什么”(从本质视域看)

培训内容是培训目标的具体表现。精细选择和有机设计培训内容,是做好校长培训工作的基本保障、就一般来说,校长培训内容的选择取向,主要有理性知识体系和感性技能体系两种。理性知识体系就是有概念、原理、定义等构成的理论知识体系。感性技能体系,是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型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在当前,改革以知识为本位的培训, 树立培训是开发学校领导人力资源的观念是校长培训专业化改革的重要趋势。校长培训的根本目的是在互动式的培训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开发校长这一人力资源,让校长深入地学习, 学会研究、学会创造, 促进校长终身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科学、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 在校长培训中就要改变以知识为本位的培训, 坚持以能力本位为取向,在校长培训内容的设计上,不仅要关注理性知识,更要重视实践能力。有效帮助校长提高对感性现实问题的认识深度,充分积累经验型教育管理技能,并将感性经验有效转化为理性知识。另外,应注意以校长学员的现实需求为前提,而不仅仅单纯以培训师资的讲座专题为依托,选择多元化、有针对性培训课程。在培训内容的具体安排上,要通过综合分析参训学员需求、培训目标、培训资源等,切实确立能力本位的培训内容核心。

(三)实施培训管理,注重内外结合——着力解决“怎么培训” (从实践视域看 )

校长培训专业化强调校长培训应由专门的部门、机构和从事培训的专业人员-以培训为职业并获得培训专业地位的人员。有效的校长培训需要强有力的培训组织管理保障。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注重培训管理行为的优化,积极主动、持续高效地开展培训工作,是把校长培训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促进校长培训更具质效可持续性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如果把校长培训工作比喻成一架马车,那么,两个轮子是“内容”和“模式”,而促使“双轮驱动”的就是“管理”。具有重要的方向性、制动性、保障性和形成。一般而言,管理包括以“规定”为核心的 “刚性”外控管理和以“人本”为核心的“柔性”内控管理两个维度。

“刚性”外控管理,重在关注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服务化、长期化层面。具体而言,制度化要做到依法办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化做到培训工作的整个流程(规划、计划、组织、教学、辅导、评价、总结等)得到标准化实施,工作到位;现代化做到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保证工作快速、优质、高效;服务化做到摆正校长的地位,做好全方位服务(包括行政性事务、教材资料、实践考察、日常杂务等等);长期化做到从校长终身学习需要出发,为校长职业生涯发展负责。

“柔性”内控管理,主要体现积极性、实用性、发展性、提升性、常效性(旨在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内驱力、。积极性是需要校长主动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学习、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等;实用性是需要校长实事求是、因才施学(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等情况进行);发展性是需要校长认识和把握自身特长和成长规律,不断有所进步,形成个性;提升性是需要校长延伸拓展,由合格校长向胜任校长、优秀校长、名校长、教育家型校长迈进;常效性是需要校长日积月累,可持续发展,走向终身学习的人生。

校长培训管理外控维度与内控维度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培训管理者、培训者与参培校长保持交流、加强沟通、取长补短,形成合力。以此助推校长培训工作产生高质效的机能,保障校长培训专业化发展。

(四)评估培训绩效,强调适时反馈——积极关注“培训怎样”(从追求视域看)

培训绩效是培训工作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校长培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要提高校长培训的绩效,达成预期的培训目标,有赖于通过培训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和培训评价,及时了解培训进展状况,认知培训的成绩和不足,以便适时调整,有效改进。一般而言,校长培训反馈包括三个层面:培训计划实施前的反馈,培训实施中的反馈和培训结束后的反馈(在培训开始之间,应征求校长对培训计划和安排的意见,适当调整培训实施防范,是培训计划更贴近校长的需求和学校工作的实际,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实施过程中,应深入校长中间,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校长学员对培训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动态调整培训课程和活动;培训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向校长学员征询意见,了解学员对课程内容、教师授课、交流研讨、培训管理、生活服务、考察安排等方面的反馈意见)。应该注意的是,对培训绩效的评估,不能简单针对于对培训实施方案、教师讲授、培训论文等显性方面的考量,更应该管关注于校长认知水平、管理能力的提高程度,以及回到工作岗位后,对学校的工作是否产生了“增值”和“创价”的作用。(关于如何惊醒笑着那个培训绩效方面的评估,也是省里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十二五干训的中期评估、检查按照要求应该在今年进行,看看时间安排,安排在什么时间进行,通过什么方式,干训办跟教育厅人事处沟通之后再下通知)。

2013年的干训工作任务是艰巨和繁重的,这次年度会议也是想通过“以会代培”的形式,既总结了2012年的工作、布置了2013年的工作,又布置了相关课题实施的事项,同时也是对大家做了一次关于校长培训专业化方面的培训。我相信,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省学院的引领下,在省干训办的指导下,在各市、(州)各级干训部门共同努力下,认真研究我省各地干训工作、尤其是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规律性、特殊性、实效性,使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干训部门在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中,真正达到“培训队伍专业化素质高、培训管理专业化水平高、培训工作专业化程度高”。以此,为全省中小学校长搭建一个拓展思维、提升能力、促进发展的平台,有效推进全省干训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森.对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若干“质性”问题的讨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7).

2.程振响.略论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3.董天升.中小学校长培训管理的探索与创新[J].大众文艺,2010 (12).

4.林森.对“十二五”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新特点的认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5.江益群.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05).

作者简介:

小学校长履职报告范文第8篇

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正在加快

科学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是优化中小学人力资源配置、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工作基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在今年年底前将编制核定到县。目前,各地都在加快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核定工作。

据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安丽介绍,目前,该省的编制核定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在全省102个县市区中,已经有95个完成了编制核定任务。在核编过程中,该省还明确,市(州)政府对本市(州)中小学编制工作负有组织协调、督促落实的责任,并建立了核编工作进展每月报告、季度通报的制度,以督促各地尽快落实。

记者还了解到,甘肃省高度重视中小学编制核定工作,今年9月,由省政府批准下发了各地县中小学教职工基本编制数额及相关配套政策。为确保全省编制标准实施办法的制定及核编工作顺利进行,省教育厅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主动与省编办、财政部门加强联系,及时沟通,为教职工定编工作创造了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分城市、县镇、农村三个层次对全省87个县(市、区)中小学多次进行了测算分析,结合本省的经济发展、财政承受能力以及中小学校的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定编方案;三是要求全省各地区因地制宜,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核定编制,不搞“一刀切”;四是坚持对各地区上报的编制建议方案严格审核,对超范围、虚数字等现象予以坚决纠正,确保核编工作的顺利完成。

各省在核定编制时,还注意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等特点,注意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保证这些地区学校教学编制的基本需求。如福建省针对全省农村小学办学点分散情况,专项增加了8200名教职工编制。湖南省充分考虑了农村地区、库区和湖区人口居住分散,中小学校布点多的实际情况,全省按新定教职工编制总量的3%增加附加编制,用于解决一些特殊情况,尤其是边远山区师资缺乏问题;对农村教学点实行单独核编,规定在校生不足23人的教学点可配备1名教师。

记者还从教育部人事司了解到,遵照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建立编制报告制度和定期调整制度的要求,近日教育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将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编制报告制度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学编制总量应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等情况定期调整,实行动态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提出编制调整建议,并商编制、财政部门按照编制标准予以调整。从2003年11月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制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到县工作的进展情况逐月分别报告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

2到2003年7月,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均已完成了学校在编正式任教人员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上海、广东、重庆等地首次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亦已完成。这标志着:

教师职业准入机制和来源多元化制度正在形成

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和制度创新,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国自2001年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以来,已基本完成了在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面向社会认定工作正在逐步展开。

各地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已经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重庆市教委从2001年至今,已经先后完成了对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教师资格认定、面向社会的教师资格认定,目前认定工作已进入常规化轨道。通过教师资格认定,推动了当地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便于从更广阔的空间遴选优秀人才从教,使教师队伍得到源源不断的充实和加强。同时,一旦社会上具备相应条件的人员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就具备了与在职教师公平竞争的机会与条件,对于加快学校内部激励机制的形成,促进在职教师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育部要求,在教师资格认定下一步的工作中,各地要继续严格掌握认定条件,进一步规范认定程序和认定标准,严把教师入口关。按规定进行的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考试,要由省或市(地)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要认真组织面试、试讲,切实提高对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察质量,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思想品德素质等方面的考察。要加快推进面向社会人员认定教师资格工作,吸引优秀人员到中小学任教。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教师职业准入机制,严禁聘任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教师,坚持择优录用,逐步提高新聘教师的学历层次。

记者了解到,随着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逐步推进,对教师资格的融通性、时效性、学历标准、分类分级,对教师资格考核考试与再认证制度,对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教师聘任制度的衔接等,都是需要进一步重点研究与探索的问题。

3教师聘任制把优秀的教师聘“香”了,把业绩一般的教师聘“慌”了,把不合格的教师聘“跑”了。

引入竞争新机制激发教师新活力

记者在一些中小学看到,如今的教师队伍竞争明显加剧,教师的压力变大了,积极性提高了,活力增强了,随之带来的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靠的是竞争机制的引入,靠的是教师聘任制的全面推行。

教师聘任工作是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各地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在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完善聘任形式、激励教师不断进取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河南省到2003年9月底,全省158个县(市、区)中,全部推行聘用制的有101个,占到64%,计划今年年底要达到覆盖80%的县(市、区)的目标。在聘用中,教育厅坚持作到方案公开、岗位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四川省教育厅人事处处长李卓明向记者介绍说,四川省为从根本上改变中小学长期以来的教师职务终身制、人员单位所有制,形成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今年下发了《贯彻人事部、教育部关于〈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意见》,计划在今年每个市、州试点一个县推行教师聘任制的基础上,明年全省县城以上的中小学原则上全部实施聘任制,农村中小学实施聘任制的力度力争不低于40%。

教育部近日提出,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和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在工作中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特别要在规范中小学教师聘任行为,建立中小学校及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与教师平等协商、合同管理的聘任关系方面有所突破。有条件的地方,要力争在二三年内建立起比较规范的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

4如何做好中小学未聘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是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改革的关键点和难点。

转岗分流:改革坚决操作有情

在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有不少困难,其中对现有教职工的定岗定员和转岗分流成为“难中之难”。

如何解决这个难点问题?在推动改革进程的同时又能体现出以人为本呢?各地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记者从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惠民那里了解到,山西省参照机关工作人员的分流政策,制定下发了《山西省中小学教职工人员定岗分流安置意见》,提出了5条分流措施:一是考核合格的落聘人员,可通过自主择校、双向选择的办法,以县统筹到缺编空岗的学校应聘,仍未应聘的予以分流,对这些人员要与原学校脱离关系,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二是不具备教师资格的教师,参与职员岗位竞争,代课人员坚决予以辞退。三是工作年限满30年或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女工满45周岁)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教职工,可根据工作需要,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学校同意,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办理提前离岗,享受离岗待遇。四是鼓励未聘教职工辞去公职,自谋职业,可享受一次性经济补助。鼓励未聘人员到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工作或承包、租赁校办企业及学校后勤实体,并享受工商税收优惠。五是鼓励未聘任人员自费参加学历教育及出国学习,对取得较高学历的教师优先聘用。同时,要求全省各地成立教育人才市场,建立政策咨询室、接待站及改革仲裁机构,为分流人员竞聘上岗提供机会及政策咨询,帮助他们调解各种纠纷。截至目前,山西全省已精简教职工22363人,其中,清退临时代课教师20218人,辞退不合格教师2145人,从城镇分流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有3701人,从农村学校分流到山区学校的有5056人。

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辞退一批人,以减轻财政负担,而是在于建立一种新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把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入中小学人事管理之中。湖南省教育厅在定岗分流工作中,坚持人性化,妥善安置未聘教职工。如永州市所辖的11个县市区,已基本完成定岗分流工作,分流比例为9.46%,其中保留两年的待聘任人员仅占现有教职工的0.35%。

只有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把“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才能疏通教师的出口。对此,湖北省宜城市进行了大胆尝试,实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计划生育保险的“六保合一”,全市5169名在职教师、1265名退休教师全部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由于解决了后顾之忧,在聘任改革中落聘的217名教师平稳地离开了教育岗位。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定岗定员和分流工作是一项必须抓紧完成的紧迫任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推进基础教育事业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出发,积极提出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组织实施。各地要高度重视未聘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要按照“中小学人员分流参照当地行政机关人员分流政策执行”的要求,完善分流安置的政策,制订具有操作性的实施意见,疏通分流渠道,做到改革坚决,操作有情。

记者了解到,为及时了解各省推进教师聘任制和现有教师定岗定员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总结各地的经验,教育部要求今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半年向教育部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

5这是一场从任命到聘任的革命,这是一项扩大民主、激活全局的重要举措,这是一条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校长队伍的必经途径。

校长聘任:扩大民主激活全局

到各地的中小学去走一走,我们可以发现,如今中小学校的“一把手”有不少都是朝气蓬勃、敢于创新、具有高学历的青年人,这些“新生代校长”的出现,正是校长聘任制改革的成果。

校长聘任制改革是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龙头。由于校长是“一校之魂”,校长的素质直接决定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急切呼唤着建立促使优秀人才加入到校长队伍中来的新机制。

近年来,在校长聘任制改革的探索中,不少地区已经摸索出了一些新经验。如江苏省徐州市在推行中小学校长的聘任制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公开操作过程,扩大教职工参与权、监督权。该市的270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都实行了校长选聘制,4000多名学校中层干部和普通教师通过竞聘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原来的校级领导中,有860多人落聘,其中校长200多名,副校长660名。

各地还大胆进行尝试,推动校长聘任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上海市在2000年、2001年校长职级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于今年10月正式开展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工作。湖北省制定了逐步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的目标,目前,全省17个市、州中已经有15个出台了取消中小学校校长行政级别的文件,规定今后选聘的校长一般不再对应行政级别。这一举措改变了用管理党政干部的办法管理中小学校长的模式,促进了管理体制的调整。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实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首先要严格掌握校长任职条件,严把校长队伍入口关。校长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应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称,一般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经历。其次要改革选拔任用方式,切实扩大民主。今后凡是出现中小学校长职位空缺,要把实行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作为主要选拔任用方式。要充分保障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切实提高社区组织和家长代表的民主参与程度。

6全员聘任,就是全面推行教职工聘任制度。在实行全员聘任的过程中,合同管理和考核是两个重要的环节。

严格合同管理科学实施考核

头些年,只有一些企业的工人才签合同,如今中小学教师也要开始实行合同管理了;过去对教师的考核在某种程度上流于形式,现在可要动“真格”的了。

聘任合同是实行聘任制的一个载体,要通过签订聘任合同,确立聘任双方之间的聘任关系,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将公开、公平、公正的聘任新机制落到实处。记者了解到,2000年9月,北京市城八区中小学校接收的大中专毕业生,总计1490人一律实行聘用合同制。在北京清一色正式编制的公办教师队伍里,头一回有了合同制教师。到2003年,8个近郊区和2个远郊区县对新录用的毕业生也全部采用了聘用合同制的管理方式。

记者从教育部人事司了解到,目前各地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在种类、期限、内容上有所区别。聘任合同一般分为3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固定期限合同,即在合同期满,重新聘任时需要再次签订合同。从合同期的具体执行情况看,期限过短,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和教师都忙于应付,不利于教师安心从事教学工作;期限过长,又会削弱激励制约作用。第二种是没有固定期限的合同,主要用于稳定骨干教师。这种合同一般不能轻易解除,教师年度考核合格且学校岗位需要的,可以在学校工作至退休。这种合同虽然没有定期终止的问题,但也要有合同终止的条件,并不是打不破的“铁饭碗”。第三种合同是临时性的合同,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适用于聘任校外兼职教师,或者因教师病假、产假、脱产进修等原因聘任的临时代课教师。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是实施聘用合同制改革的重要基础。目前,各地为不断提高考核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建立了一些有效的机制。吉林省四平市从今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以“一评三考”为载体的考核新机制,即全面评价教师的师德状况;对教师的业务素质进行考试;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和教育教学效果进行考核。师德评价主要着眼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着重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三考”主要着眼于教师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使教师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以及教育创新的需要。“一评三考”是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有效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对教师考核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要切实加强年度考核和聘期的履职考核,要把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作为考核重点。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教师的工作量,制订规范的岗位聘任条件和标准,完善在个人自评的基础上,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共同参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考核结果应作为续聘、解聘、调整岗位的依据,也是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7当前,全国不少地区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一些地方队伍庞大、超编严重,而另一些地方又用了许多代课教师,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教师交流制度,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教师有序流动盘活人力资源

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山西省晋中市介绍了该市中小学教师流动情况。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流动到农村山区工作的教职工有1600多人,其中县城超编学校教师流动到农村山区缺编学校的有358人;平川农村超编学校教师流动到山区缺编学校的有825人。有418所过去从来没有公办教师的农村山区学校有了公办教师。这无疑对缓解当地山区师资力量不足,改变山区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建立教师流动机制,有利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师资力量均衡分布。目前,各地正在积极探索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有效机制。有的省实行强制性规定与鼓励性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明确规定将教师是否在农村中小学任教作为评聘职务和表彰奖励的条件之一,同等条件下要予以优先考虑。有的地市采用户口不变、住房不变、工资关系不变,优先评奖表彰、优先晋升职务、每月给予固定补贴的方式,组织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有的省规定,中青年教师在边远农村或山区任教不满三年应履行轮岗支教的任务;师范教育类大中专毕业生新分配到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任教,要签订服务合同的制度,等等。这些改革举措对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盘活人力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

小学校长履职报告范文第9篇

一年来,我乡在县人大的正确指导和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主席团成员的共同努力和人大代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全力服务中心工作,依靠全体代表和全乡人民,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着力开拓人大工作的新局面,为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现将我乡2012年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精心筹备,依法召开人大例会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安排,我乡于8月1日至2日依法召开了乡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了乡政府、人大、财政三个工作报告,依法选举了乡人大主席团主席1名、乡人民政府乡长1名、副乡长1名,3名候选人均以高票当选,由于准备充分,筹划得力,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会议期间,代表们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原则,提出了15个方面的合理性建议和意见,对促进全乡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认真履职,认真开展代表活动

广泛搭建代表履职平台,认真组织开展代表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3月份组织部分代表全程参与机关部门负责人竞争上岗,7月份组织部分代表参加半年工作总结述职大会,对干部作风建设和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议;8月份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参加了县人大对国土资源局的工作评议;10月份就花炮产业如何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开展了1次专题调研活动。10月25日对卫生院进行了行风评议;11月5日对乡民政所进行评议;11月30日组织县乡代表就新农村建设开展视察活动;12月9日对乡计生办进行了评议;12月27日组织县人大代表听取了乡花炮安全办、矿山安全办工作情况汇报,并开展了实地视察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优化了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体现了人大代表的职责与价值。

三、关注民生,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我乡人大代表始终保持与选民的密切联系,他们时刻不忘自已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一是利用代表分布在不同领域,工作在不同岗位的特点,组织代表参与本村(单位)的调解工作,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一方和谐;二是发动代表深入到村头地角、企业、学校等对群众进行走访,了解社情民意,切实掌握民生状况,及时了解群众诉求,积极协助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主动帮扶困难群众,为使他们早日脱贫致富想办法,引导代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发动县人大代积极参与县仁泰教育奖励基金会活动,争取了4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就读中学阳光慈善班,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四是许多人大代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头善谋实干,带头创业,带活了一方经济,造福了一方百姓;五是积极服务企业提升改造,为企业在在融资、征地、工农矛盾调解、安全生产等方面提供及时、优质服务,确保提升改造进度。

四、注重实效,及时办理代表建议意见

乡人大主席团始终把办理代表议案、建议和意见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抓主办、抓督促、抓反馈、抓落实,着力提高办理质量和效果。针对今年我乡市、县人大代表在市、县人大会上提出的一些合理的建议和议案(其中:关于关闭污染小纸厂的议案1件,关于老319线改造建议1件),要求我乡主办或协办的,我们都认真作了安排,并实行跟踪问效,确保办理实效。在乡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我们依法征集到代表议案、建设和意见24件。会后,及时召开了主办会,明确了办理要求和办理期限,并定期进行督查,不断提高代表建设、意见和议案的办理质量和效果,确保件件有回音。

五、拓宽渠道,广泛宣传人大工作

加强乡人大建设,充分发挥乡人民代表大会、乡人大主席团和乡人大代表的作用,对于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乡人大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一是组织主席团成员,认真学习人大方面的有关知识,提高依法履职能力;二是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多方面、深层次地开展人大宣传工作,大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代表各项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认识。同时,积极向外宣传人大的工作经验与做法,今年以来,累计在《日报》上稿14篇,在《人大》做广告1期,上稿6篇。

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代表素质

一是召开了5次主席团成员会,组织主席团成员积极开展学习,认真学习学习中央、省、市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知识、人大业务知识等,并以选举法修改为契机,认真学习选举法和选举法修正案;二是认真领会市、县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与其他乡镇人大工作的信息交流,全面加强代表自身建设,提高代表综合素质,提升人大工作水平;三是按要求参加了市人大办举办的人大宣传报道培训班。在学习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代表与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

七、服务大局,认真完成其它工作任务

一是切实转变代表观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乡人大主席团依法履行职责的全过程,将人大工作融入到全乡经济发展大局之中,做到中心工作与人大工作两不误,认真做好了乡党委交办的驻村、驻厂、驻矿、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及财税工作等各项中心工作任务,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推波助澜;二是认真组织代表按时参加了市、县人大会议;三是精心组织,科学安排,1月份在我乡的6选区成功补选了县三届人大代表1名;7月份在我乡的3选区、9选区、28选区成功补选了乡人大代表3名。

一年来,我乡的人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新形势下的要求和全乡人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监督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调研视察工作,人大宣传工作、联系群众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努力克服,不断完善,使全乡人大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

我乡关工委2012年在县关工委的指导和督导下,在乡党委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乡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和有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全社会主动积极参与,彰显了好的势头,但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面对新的挑战。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若干意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关心下一代工作,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四有的建设者,就我乡2012年度工作作出简单总结。

一、争取领导重视,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本保障

乡党委、政府领导一如既往的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大力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切实担负政治责任,今年四月二十七,以关工委牵头,党委副书记和文卫副乡长亲自参加会议,召开全乡中小学校长会议,无缺席,全乡17名校长都参加了,党委副书记在校长会议上强调各学校校长要制定实施方案,具体安排时间、安排课程,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使之学生懂得感恩于心,报恩于行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还有三所中学校长和中心校校长在会议作了重要发言:一致的目的,尽职尽责抓好这次活动。关键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

二、强化认识,狠抓落实,全面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明确了感恩活动是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识恩、感恩、报恩、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人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需要。是各校合理安排专题感恩活动的课时的必要性。此外,流江中学6月5日请了县关工委柳耀超等老师为八年级两班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活动的讲座。9月13日--9月15日中学、石溪中学、完小、福寿小学请了湖南大学文稻老师回母校进行感恩教育讲座。学校都挂着大横幅标语“欢迎文稻老师回母校进行感恩教育的演讲”还拍了照片。三是学生都授课专题会等2580人次,参加演讲学生89人。四是学生通过感恩活动后都写了心得体会,专刊、板报、墙报2期280多篇,中学有10块专栏板报。交县关工委文选12篇。这些都是感恩活动的结晶和成果。

三、“五老”余热生辉,扶助贫困学子

充分发挥“五老”的优势和作用,关工委是改革开放时期涌现的新鲜事物,老同志工作队伍应运而生、应运而长,乡运用“五老队伍”建立了人民教育奖励基金会是个民间慈善组织,1993年3月,是由退休老师李维正、李怡章等同志倡导成立到现在,十八年时间了,组成成立后,在外工作的领导和乡里的仁人志士,纷纷慷慨解囊。大力支持到现在一共募捐资金70多万元,资金总额达200多万元了,共发放扶助资金到2009年止42万元,奖励和扶助贫困学子217人,今年基金会拿出更多资金资助孤儿困难学子57人,达资金26000元,奖励优秀教师10名,发资金5000元,奖励博士生、研究生12名,发资金13000元,奖励大学生69名,发资金46900元,合计发放资金92800元,此外,还有老教师李维正老师10月22日捐献基金会资金4000元,扶助中学学生彭发奇1000元,11月26日李怡章捐献基金会资金1000元,9月27日李维正走访长小资助贫困学生3名,计600元,8月31日乡干部荣其才同志资助流江中学黄笑同学300元,11月3日资助中学黄清同学200元。这样一来,历年来,没有出一个中小学贫困学生而放下肩上书包离开课堂,也没有出现一人考取学校后。因没有钱放弃深造的机会。

四、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

必须搞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全社会教育、新僻家教专题课,学校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发掘“五老”的积极因素,4月27日召开了全乡中小学校长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会精神,继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感恩”教育活动,先后在流江中学、中学、石溪中学、福寿小学、中心小学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宣传讲座,其他学校也自行开展“感恩”活动教育讲座,使学生得了启示和教育。给青少年灌输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现代精神的教育。使青少年在伦理、心理、生理方面得到启示教育。

在2012年4月对全乡网吧进行详细调查,全乡有网吧3个,电脑117台,游戏室3个点,游戏机32,都有文化部门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安全合格证、卫生许可证,对网吧加强义务监督,禁止未成年人进行网吧。成立了“五老”义务监督组织,县文化局还颁发了聘书。8月27日乡关工委召开了会议,分布人员到位,“五老”义务监督员还坚持不定期的检查,经常提醒经营网吧业主不能吸收未成人进入网吧,经常给他们敲警钟。与此同时,发现流江、马良、福寿四家黑网吧,立即报告上级部门,予以及时关闭。今年来我乡没有出现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也没有未成年人被劳教和劳教对象。

小学校长履职报告范文第10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的,以巩固和发展学习调研与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成果为出发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针对我县教育科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构建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二、总体要求

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正确处理好解决突出问题与形成长效机制的关系,着眼当前抓整改,立足长远建机制,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以“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目标,以“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主题,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县教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我县教育和谐发展,让广大群众直接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实际成效,使人民群众对教育科学发展的满意度更高。

三、目标任务

1、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认识更加明确。局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更加深刻,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事关科学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把握更加准确。

2、领导教育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局领导班子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判断形势、研究问题、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能力明显提高;善于解决新问题,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驾驭全局的能力明显提高;善于突破常规、创造性开展工作,改革创新的能力明显提高;善于抓住重点、攻破难点,推动落实的能力明显提高。

3、影响教育科学发展的问题得到解决。在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职业教育发展竞争力不强、管理机制、体制创新不够等方面问题上有所突破和发展;在解决局机关工作人员及学校领导班子考核激励机制、后备教师队伍建设和结构调整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建树;在解决教育行风建设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方面有硬措施和实效。通过整改,切实使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4、保证教育科学发展的机制更加完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系统领导干部述职诺廉、绩效工资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机关工作人员考核、中小学财务管理、监督问责等方面的制度,为开创我县教育科学发展新局面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四、整改方案

(一)对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党性党纪党风等方面问题的整改

1、进一步加强局领导班子建设,增强领导干部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

整改目标要求:不断加强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有效提高领导班子政治业务素质,切实使领导班子成为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坚强领导集体,做到敢为人先,敢于创新。

整改具体措施:

①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把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学习的首要任务,特别是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研究与运用,增强教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科学发展的决策能力。坚持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两周组织一次党组织生活,每年请专家进行理论辅导两次,至少举办专题讲座一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年自学时间不少于300小时,撰写读书笔记不少于10000字,班子成员交流学习心得至少1次。

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局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定期深入基层、深入学校、深入群众,进行广泛调研,切实有效地为基层单位和学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每年挤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到基层调研,参加基层学校领导班子会议不少于3次,参加学校教职工会议不少于3次,解决分管工作内的重大实际问题不少于3个,撰写调研报告至少1份。

③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成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廉政教育,认真执行“一岗双责”要求,带头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度,领导班子带头履行廉政承诺制度,系统内每年进行一次述职述廉活动;以“八种良好风气”为标尺,自觉增强反腐倡廉意识,严于律已,勤政廉洁,牢固树立服务人民的思想,做到既尽心尽力为广大师生排忧解难,又坚决纠正教育行业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④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继续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组会、行政会、班子成员谈心会和重点工作协调会等工作制度,完善领导班子内部工作分工、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落实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着力提高工作效率。

责任领导:*

责任人:领导班子各成员

责任科室:综合科、人事科、党组办

完成时限:长期

2、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整改目标要求:通过制度创新,多措并举,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流动科学、充满活力、素质优良的教育工作者队伍。

整改具体措施:

①加强中小学领导班子建设。健全中小学校长考核办法,加强对中小学领导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全面提高中小学管理队伍的政治素质、管理能力、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每年至少选派20名中小学校长参加省市培训。

②建立中小学教师队伍补充长效机制。配合有关部门招聘50名小学教师并全部安置到农村薄弱学校。今后根据教师减员情况,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建议,通过人才振兴计划等形式招聘补充教师,不断增强教师队伍活力。

③建立教师合理流动的管理机制。每年有计划地将长期在山区工作的教师适当调整到平川学校工作,解决他们高龄未婚、子女教育、赡养父母等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激发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人事科

完成时限:1、2、3均为长期,有关具体工作为短期(具体见台帐)。

④加强教师的学习培训工作。改革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基本功、新课程、信息技术、学历提高等业务培训;对教研室、信息中心、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培训业务进行整合,局里计划每年投入6——8万元的专项培训资金,促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转变,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教育科、信息中心

完成时限:长期

3、狠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

整改目标要求:通过教育培训,使广大教师牢记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国家法纪法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职业观,在工作中尽职业责任,守职业纪律,练职业技能,树职业形象,创职业佳绩,不断提高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整体水平。

整改具体措施:

①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教师法纪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整训活动;督促各学校充分利用例会、政治思想学习会、党员活动等时间加强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及教育法规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教职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奉献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年暑假从7月13日——7月20日,用8天时间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暑期教师政治思想学习、师德师风整训、业务学习活动,由局领导带队分别奔赴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教育单位就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绩效工资改革方案等对广大教职员工进行宣传讲解,同时组织“师德演讲团”在系统各单位进行巡回演讲,通过真实的人和事进行“献身说法”,激发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②完善教师工作评价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和职业道德建设内容。建立和完善教师师德及业绩个人档案,将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作为教师聘任、绩效工资考核的主要依据,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进一步形成和巩固。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教育工会、人事科

完成时限:长期

4、加强行风建设,营造教育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整改目标要求: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重点,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着力维护教育系统风清气正。

整改具体措施:

①加强党性修养和廉政教育。扎实抓好系统领导干部“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干事创业能力。

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岗双责”和“五个一”的要求;大力开展警示教育、预防职务犯罪等行之有效的党风廉政建设活动;不断改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考评机制,促进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增强。从今年起每年在教育系统中心校校长以上领导干部中定期开展一次述职述廉活动,巩固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工作成效。

③加强对财务及项目的监管。健全工作流程,加强对教育系统项目建设及财务管理工作的全程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党组办

完成时限:长期

5、加强机关建设,提高机关服务水平和效能

整改目标要求:以解决机关干部工作作风为重点,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强化为基层单位、学校和群众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整改具体措施:

①严格机关干部准入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用人、选人原则,凡新到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半年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经考核不合格者退回原单位,真正把善于干事、能够干事的优秀同志选拔进机关,堵死“在其位不谋其职”的口子,开创机关工作新局面,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②加强作风建设。全体干部职工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勤奋好学、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实行“首问负责制”,对推诿扯皮、贻误工作者进行责任追究。

③完善机关学习制度。坚持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不断加强理想信念、作风纪律、服务意识、敬业精神等方面的学习教育,全面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道德、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每位干部职工每年学习笔记不少于5000字,撰写心得体会和业务工作论文不少于1篇。

④加强对机关干部的工作考核。制定切合实际的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定期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开展“四查四看”活动。即:查工作作风,看服务是否到位;查执行落实,看政令是否畅通;查履职尽责,看工作是否扎实认真效果好;查廉洁自律,看廉洁自律是否到位。广泛开展对机关干部的评议活动,严格按考核办法,对每一名工作人员的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考核,对连续两年考核位于末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诫勉谈话,对工作失职者调整工作岗位,对严重违纪人员除进行党纪政纪处分外,还要严肃进行组织处理。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综合科、人事科

完成时限:长期

6、加强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建设

整改目标要求:完善教育管理机制,抓好制度的实施,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整改具体措施:在2009年8月底以前完善教职工请销假制度,建立出台教育系统领导干部述职诺廉制度、教职工绩效工资制度、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办法。

责任领导:*

责任人及责任科室:领导班子各成员,综合科、人事科、党组办

完成时限:2009年8月底

(二)对自查和社会各界反映问题及意见、建议的整改

1、立即整改的问题

①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今年暑期我局将积极配合省教育厅认真开展中小学校长“送培下乡”活动,对150名中小学校长进行管理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长的管理能力和依法治教水平。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人事科

完成时限:2009年8月

②继续落实好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倾斜政策。做到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山区学校,绩效工资向农村和山区学校教师倾斜。今年8月底前,向山区优先安排项目8个,安排资金877万元。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逐步改善农村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和山区学校教师待遇。

③努力解决城关中学、集灵小学“大班额”问题。加快城关中学、集灵小学教学楼修建步伐,力争今年8月底竣工,秋季开学时投入使用,两校率先实现小班额教学。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计财科

完成时限:2009年8月

④加强暑期教师的学习培训工作。今年暑期,我局将举办小学班主任培训班2期,计划培训小学班主任566名;举办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培训班2期,培训心理健康教师104名;选派76名中小学教师参加省上举办的各类业务骨干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促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转变,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⑤规范中小学生就学秩序。拟于7月底,组织召开城区中小学负责人会议,采取措施规范城区入学秩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继续严格执行《城固县教育局关于做好义务教育中小学招生和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工作的通知》(城教发〔2008〕111号)文件精神,坚持“适龄儿童、少年在户口所在地小学和初中就近入学”的原则,严格办理任何非正常流动学生的入(转)学手续,扭转农村学生向城区学校无序流动的局面。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教育科

完成时限:2009年8月

2、近期整改的问题

①改善机关办公条件。每年办好1—2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2009年底前对机关办公楼门窗统一进行更换,2010年对室内办公设施进行改善,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②加强中小学领导班子建设。做好第三轮中小学校长竞聘上岗工作,同时选拔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到领导班子,提高中小学领导队伍的整体素质。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综合科、人事科

完成时限:2009年12月底前

③努力解决城区其余学校“大班额”问题。加快考院、舒家营、东郊、胜利等学校第二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实施进度;加快城西新建完全小学(12——15个教学班)的启动工作,争取在2011年前建成投入使用,力争两年内完成朝阳初中迁建工程,力争上述中小学在2011年实现小班额教学。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计财科

完成时限:2011年8月

④加快“普实”工作步伐。按新课程标准要求配足补齐农村中小学实验器材,提高实验开出率。同时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建设,使常规仪器、图书配备更趋合理化。

⑤积极开展“阳光师训”活动。今年秋季开学后,将继续按照市上要求,积极开展“阳光师训”活动,进一步系统地教育和培训中小学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教育科、教研室

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3、中长期整改的问题

(1)以高中招生工作改革为突破口,加快高中教育资源的整合步伐,促进高中教育均衡发展。

整改目标要求:进一步规范高中和职中招生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县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协调发展,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内涵发展,不断提高高中教育质量。

整改具体措施:

①调整高中招生额度。有计划地整合三、五、六中等学校高中教育资源,把初中毕业生引导分流到一、二中和职业学校,努力使普高与职高学生的比例达到1比1。

②抓好高中教育工作。及时总结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典型经验,完善高中“双常规”精细化管理措施,每学期组织不少于1次的教学常规检查,进一步提高高中教育质量。

责任领导:王晋龚志洪

责任单位:县招生办、教研室、教育科

完成时限:①为2012年;②为长期。

(2)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整改目标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缩小城区学校班额,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整改具体措施:

①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不断拓宽德育途径,创新德育内容,丰富活动载体,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广泛开展“三讲两实践”活动,将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好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思想品德教育、国情教育和法制安全有效地融会贯通,提高教学效益。积极协调法制副校长定期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报告活动,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完善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积极拓展网络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②坚持育人为本,改革评价方式。坚持把学生成人成才和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着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改革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方式,淡化单纯以成绩评价学生的倾向,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定期组织人力对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进行检查,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健康成长。

③完善“名师”管理制度。加强对名师的管理工作,明确名师的权利和义务,落实名师的责任,切实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努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今年秋季启动我县“名师工程”,每年评选50名县级名师,评选20名师德标兵,评选10名杰出校长,切实发挥典型模范的激励引领作用。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教育科、计财科、教研室、教育督导室

完成时限:①②③均为长期

(3)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城固教育发展水平

整改目标要求:发挥政府部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功能,在资金投入、教学设施和师资配备等方面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改善农村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与公正;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更新农村教师教学理念,扶持农村贫困学生,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整改具体措施:

①认真制定并落实好《城固县中小学布点调整实施方案》。根据经济、集镇、人口和教育发展形势,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计划到2012年,全县学校布点调整达到下列目标:高中2所,职业学校1所,初中19所,完全小学89所,实现资源效益和办学效益两提高。

②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师资力量。继续坚持每年从城区学校选派25—30名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进行支教,通过“人才振兴”计划、“特岗教师”计划等途径选聘教师,充实山区和农村教师队伍,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山区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③做好经费保障与帮困助学工作。严格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国家义务教育免学费、杂费、教材费和对农村学校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的政策;加强中小学财务监管,发挥好有限教育资金的最大效益;在落实好国家对贫困高中、职业学校学生的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建立扶贫助困专项基金(募捐和自筹资金),由资助中心专户、专帐、专人管理,进一步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问题。

④抓好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薄弱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的配置和维护工作,大力培训专业教师,提高设备的使用率,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学生共享。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计财科、人事科、教育科、信息中心、资助中心

完成时限:①为2012年;②③④为长期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

整改目标要求: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功能多样、专业门类齐全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进一步提高我县职业技术教育的综合实力。

整改具体措施:

①全面提高城固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发挥县职教中心辐射功能,整合教育系统职业教育资源,在县域内力争达到集约化招生,专业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办学,使有限的职教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②提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继续落实好国家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资助政策,做到应享尽享,使社会各界充分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和优惠政策,帮助广大家长及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就业观,使愿意和适宜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尽可能都到职业学校就读,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

③加强职业学校管理。按照市场需求规划专业、建设专业,使专业设置与市场对接,计划2009年建成精品专业1个,2011年前建成示范专业1个;加强职教科研,改革教学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和就业服务理念,提高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

④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每年培训“双师型”教师10——15名,配置30——50万元的实习实训设施,不断改善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训设施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县职业技术教育的育人质量。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职成教办

完成时限:①②③为2011年;④为长期

五、整改保障措施

整改工作重在落实,为使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局党组提出如下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局领导班子成员要经常检查过问责任科室的整改落实情况,对需要多个科室配合整改的,要加强协调,推动落实,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2、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局领导班子成员务必高度重视整改落实工作,要按照本方案确定的整改工作内容,尽快牵头组织责任科室研究制定整改具体办法,明确整改工作的具体责任人、整改要达到的要求和整改期限。要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带头抓好整改工作。

3、强化督查,定期通报。局党组将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督促检查、跟踪督办和定期通报工作。对整改工作成效明显的进行通报表扬,并宣传其主要做法和经验;对整改工作措施不力、效果较差或影响较大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4、开门纳谏,集中整改。整改过程中,要吸收普通党员和教职工代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促进整改落实。对涉及长远规划和改革发展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要认真调查研究,进行分析论证,并在整改计划中加以体现。

上一篇:银行行长履职报告范文 下一篇:综治工作履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