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农机合作社发展特点及建议

时间:2022-09-11 12:10:55

南京市六合区农机合作社发展特点及建议

摘要 分析了南京市六合区农机合作社发展的特点,针对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更好地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机合作社;特点;建议;江苏南京;六合区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316-01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步推进,农业机械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农业机械合作社应运而生。农业机械合作社发展初期,在其组成、规模、管理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现针对南京市六合区农机合作社现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1 南京市六合区农机合作社发展特点

随着农田向种田大户和种田能手的转移,农业机械在农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一些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和希望共享农业机械的农民组成的农业机械合作社应运而生[1]。其成员按比例共同投资购置农业机械,共同分担固定成本、运营成本及利润。

通过对六合区有代表性的20余个农机合作社的调查,其发展初期存在如下特点:一是合作社成员及工作区域不大,基本上服务在以本社为中心的周围5~10 km。二是合作社种植规模有大有小、承包经营的土地年限有长有短。大的合作社种植规模逾266.67 hm2,小的种植规模逾13.33 hm2;平均种植规模为100 hm2左右。其中,合作社平均自有耕地逾33.33 hm2,服务的社员土地平均66.67 hm2;大多数土地为流转的承包土地,经营年限最短的只有1年,最长的8年。由于土地流转承包开始签订合同的年份不同,土地经营时间长短不一,合作社的投资和经营难以作长远规划。三是合作社的组成和维系主要以家庭或朋友为主,谈不上民主管理或聘请职业经理人管理,更谈不上雇佣农技员、机械修理师、财务等专业人员。四是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普遍不高。主要原因有:合作社在成立初期,资金不足;农作物种植品质相对较杂,平均每个合作社种植农作物品种为2~3个,主要的种植品种有小麦和水稻,还有的合作社兼种玉米、油菜等其他作物;设备以中小型为主,农业机械的固定总资产通常在100万元以内。五是合作社在组建成立初期,一般都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及财务、机务等有关管理制度,但在执行上较为松散,很难真正发挥效益。社员间联系不紧密,管理人员责任不明确,存在机制不健全、管理较松散、运行不够规范、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

2 发展建议

2.1 推广大中型农业机械,从规模中获取效益

合作社成立早期阶段的小规模对自身效益和农业生产成本存在较大影响。目前农机合作社的农业机械主要以中小型机械为主。通过调查发现,未来大中型农业机械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大设备的运用可以带来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对一些专业性、不常用的大型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合作社、制造商和独立的公司可以通过提供租赁的方式服务农业农民[2]。国家应在财税政策等多方面对大中型农业机械的租赁给予引导和扶持。

2.2 推进农业劳动力合作组织共享

通过农业劳动力合作组织共享农业劳动力,获得稳定、有技能的劳动力,是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有效途径的新课题。近年来,随着通货膨胀和全社会劳动力短缺,农机合作社的临时用工成本逐年大幅攀升。针对合作社成员不同劳动力需求、工作时间长短等问题,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农业劳动力合作组织,为合作社成员提供稳定和有技能的农业劳动力,形成各合作社之间农业劳动力的共享,从而促进社会安定与和谐[3]。

2.3 加强合作社管理、机械维护等方面的培训与引导

农民和农机操作手在农业机械操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对农业机械的维护保养和修理、农机合作社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相对不够重视。对一些大型、新型农业机械如粮食烘干机械、大型植保机械等知识相对不足。因此,要加大农机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相关法律知识、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服务水平;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队伍;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操作、维修等高技能人才和业务骨干的培训,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4-5]。

2.4 加快推进土地集约化进程

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延长土地流转期限,促进农村小田并大田,成片、成规模地经营[6]。有利于大型、高效的农业机械发挥作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为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参考文献

[1] 刘卓,李成华.国外农机合作社组织特点的研究[J].中国农机监理,2008(11):35-37.

[2] 刘卓,李成华.国外农机合作社的组建和运作[J].当代农机,2009(2):18-19.

[3] 王发明.管窥国外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和运作[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2(2):21-22.

[4] 金攀.世界农机合作社发展模式与启示[J].山东农机化,2010(6):8-10.

[5] 世界农机合作社发展模式与启示[EB/OL].(2011-02-12)[2014-09-15]..

[6] 闫世行,杨学军.丰县顺河镇农机合作社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368,370.

上一篇:南阳市核桃产业发展探讨 下一篇:歙县茶产业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