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职场需求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时间:2022-09-10 10:17:45

【摘要】2.用人单位除了对毕业生对文字数据处理有较高的要求外,而且要求他们能够进行一般性的系统安全维护,但是调查显示我们的毕业生50%以上感觉无能为力。 3.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太快,用...

浅谈基于职场需求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发展的现状,以社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对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作为现代智能工具,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计算机对我们就象日常生活中吃饭需要筷子和勺子一样普通却又必要。在21世纪,计算机不仅是工具,而且是一种文化。信息时代,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使用电脑的人。

目前,全国的中小学里都加大加强了中小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力度,面对这样的状况, 今后大学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将会越来越高。由此,笔者不禁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产生了思考,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但是,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依然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操作方面的教学。笔者和同事们做了一个关于社会对非计算机专业高职毕业生信息处理能力要求的调查,发现很多问题,不容乐观。

1. 用人单位把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办公自动化的应用能力作为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加以考核。在企业招聘时,除了进行面试以外,还要进行上机考核,结果在汉字限时录入、字处理和电子表格应用环节有一半以上的毕业生不达标。

2.用人单位除了对毕业生对文字数据处理有较高的要求外,而且要求他们能够进行一般性的系统安全维护,但是调查显示我们的毕业生50%以上感觉无能为力。

3.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太快,用人单位还希望高职毕业生对于新软件、行业软件的应用能快速掌握。

4. 用人单位普遍要求高职毕业生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

然而, 目前在高职院校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后,学生对办公应用数据处理和网络应用方面基本达到社会要求,而系统维护、信息综合处理方面仍远远未达到社会要求。这充分暴露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计算机基础教学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的同时,还要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那我们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该如何调整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探索与思考,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方面,在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分析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内容,在保证知识的可延续性的基础上,把那些陈旧的内容以及在中小学就已经掌握的内容删去,同时多增加一些系统组装与维护和系统安全与稳定性维护等实用工具软件的内容,补充一些信息综合处理技术和最新的网络科技方面的知识等。教材也尽可能选用当今比较先进的,使用广泛的应用软件和较新的知识技术,同非零起点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相结合。

2.教学模式方面,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采用DIY的教学模式,根据专业需要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比如讲多媒体这一章时,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内容上就需要在图形图像的基本概念,一些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用法和技巧上多做讲述,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教学内容上需要在多媒体应用领域和原理上多做讲述,我们尽量要让计算机教育更贴近专业,以市场为指导,以行业需求为目标,突出课程的实用性。

3.培养自学能力方面,从技术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计算机是一门永远年轻的学科,技术更新太快,等到学生毕业工作时发现学校学习的内容已完全过时,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 新技术的理解和自学的能力。于是我采用当学生掌握工具的基本用法以后,就拟订出几个综合性项目,招标公告,组织招标,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选举出小组项目负责人,然后自行分工,以小组的名义参与进标完成后将每个小组的投标成果公开,先让小组项目负责人做项目呈述,然后再开展学生互评,老师点评,并公布中标结果。这样的过程充满极强的趣味性、交互性和挑战性,既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

4. 培养动手能力方面,应该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安排学生在计算机公司及计算机应用多的地方参加社会工作,从中可熟悉和学习计算机硬件的配置、系统安装、局域网架设、以及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等,也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机维护工作,从而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学习课堂上学不到的计算机知识,而且还开阔了眼界。

5.培养信息素养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潜能。信息素养是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通过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表达,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并在接触处理信息过程中遵守道德规范。提高了人的信息素养就培养了人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分辨信息,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意识,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搪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申、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当代大学生才能在竞争激烈,学习型的社会中生存,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6.对做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要求掌握广博的知识,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随时了解掌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同时结合新型教学模式这一特点,教师要有意识地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将自己的专业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将行业企业标准引入到职业教育中,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以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和IT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计算机基础教学只有在为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和岗位工作需要,具有一定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总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谭浩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阶段Ⅱ。计算机教育.2003.01

[2]高寿斌.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初探[C].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06年会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07.

上一篇:高校人性化教学管理模式探析 下一篇:谈音乐欣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