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9-10 08:54:51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只有逐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法规,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做好会计电算化初始化工作,增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才能够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的发展。本文针对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会计 电算化 问题 策略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会计电算化的企业覆盖面和升级率在急速扩大。另一方面,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会计电算化软件在安全、稳定前提下,软件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大,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之一。会计电算化推动了企业财会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加强了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促进了企业管理的各方面工作。

由于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造成了会计电算化各地发展不平衡。由于财务工作本身的特点, 网络的迅速发展, 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等一些先进的!现代化的事物的不断出现, 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探讨了我国当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其发展前景。

2 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会计电算化, 是指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同传统的会计实务相结合,利用电子计算机本身所有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更好地为会计工作服务,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 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所以说,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会计电算化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三)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

(四)会计电算化可以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更多地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五)会计电算化可以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的创新和观念的更新,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 我国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计算机在工作与学习乃至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会计工作也不例外的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 不仅知识经济要求发展会计电算化, 时代进步需要会计电算化, 而且管理的现代化也同样需要会计电算化。

1988 年我国的会计界提出了建立会计电算化的倡议。1994年我国财政部提出了15 年实现会计电算化的目标。2000 年我国7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企业基本已经全部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企业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 我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

根据企业目前的情况,尽管各行业各部门的会计业务存在着不同的处理方法,但在会计电算化使用这一方面却有着以下几方面共同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人才短缺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涉及计算机学、会计学、管理学、信息学多个学科的应用技术,对实际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既要有良好的会计素养,能深刻理解电算化软件处理账务的原理,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流程。现在大多数单位的电算化人员都是由过去的会计人员经过短期培训上岗的。他们往往对会计业务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接受较慢,对软件的掌握仅停留在简单操作阶段。当前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不能满足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需要。由于它是新兴技术, 所以导致这方面专业人才的短缺,缺乏复合型的人才。

(二)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电算化会计是一套关于会计信息处理的有机系统,电算化软件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需要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来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准确,充分发挥电算化信息处理的优点。有关部门应借鉴发达国家电算化管理经验和规则条例,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监管制度的研究,尽早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并富于操作性、实用性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切实保障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会计电算化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管理制度,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电算化系统会计资料和档案管理制度等。通过准则类法规规范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使会计电算化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会计的软件方面存在问题

软、硬件更新换代慢,应积极开发与会计电算化发展相匹配的软、硬件系统。软件技术水平低、数据库系统功能不足,导致会计软件无法满足多用户使用的需求。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更换或二次开发软件达到某些特殊要求,往往成本太高,而且难以与已有的会计系统配套衔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完善软件功能,更新必要的硬件设备,已经成为解决制约当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要手段。在硬件开发中,采用大型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工具。因电算化软件所要处理的是大量重要的数据和信息,对软件所要支持的数据库的容量、安全性和速度等方面的性能有很高的要求,而大型数据库具有安全、数据存储量大查询方便等特点,能适应各种管理的要求。

5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策略

首先,要进一步向深层次开发会计电算化软件。着重开发供、产、销领域的电算化管理系统,并使这些系统在相应部门使用,财务部门要与使用部门联网,实现资源共享。为此,要着重开发通用型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使成本核算管理与生产制造系统能充分地相互衔接。其次,要注意电算化系统运行的整体性,相互制约性,实现数据流之间的无缝连接,保持数据的真实性和控制力度。开发具有决策系统功能与责任考核功能的子系统,为顺利进行企业管理电算化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利用管理会计的分析方法、计算程序等建立起一整套能为企业提供预测、决策、计划等功能相适应的模型,为企业的相关部门和高级领导提供信息指导。利用企业管理电算化系统的数据资料,通过加工、整理开发具有激励作用的责任考核系统,也是企业电算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 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要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健康的发展,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认真的探讨.使之日益成熟完善, 只有这样会计工作的网络化才能够把会计工作带向新世纪, 把会计工作做得更好,更加令人满意。

6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会计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更加准确、完整的反映会计信息,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会计电算化的应运而生,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国在这一领域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电算化的顺利实施,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协调,社会应给予更加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姚瑶.会计电算化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1).

阎桂卿.浅析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 卷第6 期.

张晓琼.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研究[J].湘潭大学,2004.04.01.

上一篇:试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问题 下一篇:“散工”的生活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