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提高的途径

时间:2022-09-10 08:08:48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提高的途径

摘要:有效教学是实效的教学,能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能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有所收获的教学.具体讲,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认为,通过以下途径可以力求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物理教学;有效性;提高途径

一、充分做好物理课堂教学的课前准备,做到有的放矢

1.研究《物理课程标准》,认真备好课,落实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教师的教学工作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工作、反思三个环节.课前的准备工作应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结合教学资料,从以下几个方面备好课.一是备好教材,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深广度,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二是备好学生,了解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技能领域的发展水平,并考虑学生的学法指导.三是备好实验,根据教学要求,准备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并根据条件自制和改进实验器材.四是备好作业,习题要精选,题量要控制,既要考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又要考虑思路和方法的训练,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减轻学生负担.

2.把握教学标准,重视教学的整体性.确定课堂教学的标准,要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按照知道、理解、掌握等层次把握好教学内容应达到什么程度,其教学标准高低不能随意降低,更应该防止抬高教学标准的高低.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标准高低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到中差生的接受能力,并重视差生的转化工作,实施因人施教的原则,分层推进,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二、优化和整合物理教学环节,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1.创设问题情景,培养问题意识.创新学习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善于“问”,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指导学生解决问题.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例如,在教学“压强”一课时,学生知道压强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所以本人先给学生描述一个跟压强有关的生活现象,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再逐步引导学生提出跟物理有关的科学的有价值的问题.经验表明从学生不断思考,螺旋式地不断的由浅入深提出问题过程,慢慢地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起深入探索的兴趣.

2.营造民主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如果在学校里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教师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就能保证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逐步形成进取、探索、创造性的学习品质.如,讲授“物质的密度”一课时,教师有意让学生观察“我今天外表看起来有什么变化?”在学生发现老师今天手指上佩戴了一枚“金戒指”这一“新大陆”后,惊喜之余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本节课的开展营造了轻松的氛围.老师接着问:“同学们想知道它是否是纯金的吗?”这样的教学设计创设了悬念,诱发了学生个体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求知欲.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碰撞,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理想场所.

3.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启发式.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并不是把问题的答案或结论直接简单地提供给学生,更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而是应该找出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点和症结,选准突破口,充分利用学生思维处于“受激状态”,急于得出结论和答案的最佳时机,给予恰当的启发,使教师的释疑起到温故知新、指点迷津、扫除障碍、清理思路的作用.使学生最终自己得出结论和答案.例如,进站的汽车,总是提前关闭发动机,利用惯性慢慢地进入站台.若路面越光滑,则提前关闭发动机的时间可以越长.那么可以设想:如果路面没有摩擦,汽车就永远不会停下来,它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这样很自然地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启发式教学将学生思维引领到了物理课堂,物理教学有效性自然会得到提高.

4.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辅助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是信息科学研究的成果.在现代教学技术的帮助下,由于教学内容是以直观、生动、形象的手法展示,所以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因而能提高识记的效果,学生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能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习的东西.例如,在讲授“压强”一节时,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通过多媒体展示杂技演员平躺在布置密集的钢钉上的动态画面,让学生惊叹之中深深地感受到: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三、建立课堂有效的评价体系

1.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即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它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低.

2.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仅要关注教师备课是否充分,过渡是否自然,教学基本功如何,而且要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促进学生的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的兴趣等,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的对学生的“学”的价值.即“以学论教”来评价教师.

[江苏省泗洪县大楼实验学校 (223908)]

上一篇:新课标·新课堂·新教学 下一篇:培养学生自主探析能力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