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第一名”现象

时间:2022-09-10 09:23:29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每个班里学习最出色的学生,往往在成人后不是班内同学中最优秀的一个,包括它对社会贡献和个人财富。”十几年的毕业班班主任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这句话的精辟。那许多在班内的“第一名”,一位位佼佼者,并未能如期所愿的迈入名牌大学。而许多原本在初中落后的学生,却被全国的几所名牌大学录取。我想,我们的第一,尤其是常年保持第一的同学,总是处在一种缺少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也就少了与别人的竞争与较量,从而慢慢地没有了忧患意识。一旦这种竞争危机意识淡化,那是很容易走向萎靡与失败的。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有一下几方面:

一、社会原因

现在的社会上的许多家长,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而其最终追求是让孩子考上一所理想大学。只要能考上,孩子怎样学,教师怎样教,其中付出多少,并不是学生家长所关心的。我们的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也造成了“第一名”同学面临了更大的压力,在学习方面必将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精力,从而较其他学生缺少了与社会的接触,缺少了发展适应社会能力的机会。一旦踏入社会,往往不如广大“非第一”的同学容易适应社会,也就在许多时候难以取得大的成功。

二、教育原因

现在的教育,能够升学的毕竟是很幸运的一部分,而教育的最终目标应是对人的潜能的开发。所以教育者一定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这当然也包括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作为当前的教育,这是我们很少做,或者很难做到的。而为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非第一”的同学,缺少一份压力,更多的是动力,更加注重自身内在潜能的开发,如生存能力、交往能力、学会竞争的能力、合作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在人的一生之中,对于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从而也就容易取得成功。

传统的学生评价是从成绩的高低,对成绩的排名来评价学生的。但这种对学科知识的排名并不科学,它虽然给第一的同学造就了升学的更好机遇,并不能真正反映一个学生的能力。科学调查发现:一个人的能力大小,最主要的是其健康发展,即看其综合素质。有许多学生,小时候调皮、成绩差,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学生的能力发挥出来后,许多成为了时代的佼佼者。因而,传统的教育评价,容易造成“第一名”学生的高分低能。

因而,我奉劝广大“第一”的莘莘学子,望你们多份忧患意识,少一份安逸情结,时刻不忘竞争的存在,不断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自身潜能和综合素质的开发,力争使自己的人生路走得更好。同时,作为当前的教育,升学的指挥棒应指向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这样才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作为教育者,一定要转变理念,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采取适当方法切入学生的兴趣点,促进学生内在潜能的开发,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上一篇:“死”去“活”来 下一篇:小学“学困生”转化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