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时间:2022-09-10 08:58:49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摘 要: 豪放飘逸、率真洒脱是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用富有自我表现的主观抒彩,用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浓烈情感,用不吐不快、酣畅淋漓、慷慨激昂的艺术风格,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永恒。

关键词: 李白 诗歌 浪漫主义

如果盛唐诗坛是一个群星灿烂的天空,那么李白就是这个星空中光芒四射的一颗巨星。这位伟大的诗歌天才以其不朽的诗歌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李白留给后人九百多首诗篇,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珍贵财富,其诗明丽清新而又飘逸魔幻,具有一种激荡宏大的情感张力,不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个性化的形象,强烈的主观色彩

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极富天才的艺术想象力。李白是一位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长于自我表现的诗人,他纯任天性,不耐拘束,崇尚自然,洒脱飘逸。李白的生活经历很广,思想很复杂,他那强烈的个性在诗歌中留下了浓厚的自我表现色彩。他要入京求官,就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政治上失意了,就愤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李白的主观感彩,往往也表现在叙事或写景的诗篇中,他的山水风景诗多表现祖国河山的雄伟奇险,泼墨如云,运笔如椽,力重千钧,浩瀚的气魄和恢宏的气象尽揽其中,渴望自由和个性解放,让人感到有诗人的形象活在其中。《蜀道难》就是他最富于浪漫主义奇情壮景的山水诗。

二、感情热烈奔放,慷慨激昂,处处展示积极浪漫主义的情怀

诗缘情,诗歌是以表达感情为创作动力和目的的一种文体,诗歌的感情真挚与否和其感人程度深浅,往往成为一首诗成功与否的关键。由此,诗人必须灵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艺术手法,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抒情性成为绝大多数诗歌的一大特点。与其他诗人不同的是,李白的抒情不是涓涓细流、细致委婉,而是井喷式,一旦其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喷薄而出,奔腾而下,一泻千里,且节奏急切,激越铿锵,宛如火山喷发,大气磅礴而慷慨激昂。因而,在李白的笔下,不管是奔腾的黄河、高峻的蜀道,还是高山明月、北风雨雪,都不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模拟,而是深深地烙上了诗人浓厚的艺术感情。这种强烈的抒情性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特色。

特殊的情感,需要特色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诗歌的完美程度。李白为表达其热烈奔放的情感,经常运用以下三种方法。

1.运用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来抒发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

李白是一位积极浪漫主义的诗人,他不像杜甫、白居易那样长于客观细致的描绘,而是善于运用极其简练的语言来作直接的抒情,其思想情感不是回旋掩抑、曲折婉转、缠绵悱恻,而是不吐不快、喷薄而出、奔腾直泻,犹如澎湃浩荡的长江,波澜壮阔,慷慨激昂,酣畅淋漓。表达这种思想情感的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等艺术手法,与喷发式的感情表达方式相吻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往往是发想无端,想落天外,洒脱不羁。这种奇特的想象常常随其情感的流动而变幻无穷,言出天地之外,思出鬼神之表,带有一种随意生发又意趣无穷的狂放精神,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充分体现其积极浪漫主义的思想情怀,如《月下独酌》。还有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的非凡的自负和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狂傲独立的人格,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那“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风骨,以及那瑰丽神奇、瞬息万变的想象,那如自然冥一的飘洒风神,曾经吸引过无数文人墨客。

2.运用对比、衬托、讽刺等艺术手法,表达对封建权贵的蔑视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由于深受道教思想和游侠思想的影响,李白身上有一种狂傲不羁的风格和飘逸洒脱的气质,自我意识异常强烈,他追求绝对自由,渴望建功立业,蔑视权贵,如《上李邕》中的“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因而,其“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在当时现实生活中很难得以实现。浪漫主义的人生理想与残酷严峻的现实政治的矛盾,使李白经常陷于一种悲愤不平、失望痛苦的情绪中,为了更好地表达对封建权贵的蔑视和对黑暗现实生活不满的情绪,李诗常运用对比、衬托、讽刺等艺术手法。如《古风・西上莲花山》,此诗的前一部分写诗人在华山虚幻飘忽的游仙经历,描绘了一幅轻灵飘渺的仙人飞天图,表达诗人当时欲想摆脱现实生活的一切烦恼,飘然世外的思想情感。后一部分是现实纪事之作,“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璎”,写诗人毕竟不能忘情现实之外,在飞仙而去的时候,蓦然回首,从高空俯视人间,发现茫茫洛阳大地到处是烧杀抢掠的安史之乱中的叛军,生灵涂炭,人民的鲜血涂满了野草,诗人的飞仙梦破灭了。此诗通过前后两部分的对比,用美妙洁净的天上仙境的描写,反衬出人间战乱的残酷和污秽,表达了诗人不忘人民遭难、国土沦陷的黑暗现实,讽刺了当权者的骄奢淫逸、昏庸无能,深刻地反映出李白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爱,以及对黑暗统治者的痛恨和愤怒之情。

3.善于运用自由解放的语言和灵活不羁的格式来表现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在体裁和格律方面,李白诗歌非常自由解放。这种自由解放的体裁和语言,是李白表现其狂放豪迈性格和宣泄内心情感的最好形式,也是李白积极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最好载体。李白的这种自由解放的语言和体裁,主要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灵活多变,感情起伏跌宕,语言奔放而富于变化,恣肆豪纵而又流畅自然,这些特点在李白的乐府诗、歌行等七言古诗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羁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出芙蓉的美,对后世诗人敢于突破传统的压制,具有很大的鼓舞作用,也奠定了李白在中国诗歌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总之,李白是时代的骄子,盛世的歌手,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也是中国古代的天才作家。他追求自我价值,幻想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准则使他具有独特的思想境界,超凡的想象力,他的诗歌以奇丽瑰伟的想象,慷慨激越的思想情感,潇洒不羁、自信自负的特点而独步诗坛,为他赢得“诗仙”的美名和历代人士的好评。他的诗歌以朝气蓬勃、春意盎然的浪漫气质表现出无限生机,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成为盛唐之音的杰出代表,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初唐以来诗歌革新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谈李白诗歌.光明日报,1955.11.13-20.

[2]历代李白评价述评.文学评论丛刊(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3]毛水清主编.李白诗歌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巴蜀书社,1986.9.

[4]裴斐,刘善良编.李白资料汇编(金元明清之部).中华书局,1994.7.

[5]李白诗歌选集.中国文学诗歌十汇编.

上一篇:论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下一篇:论民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