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发展

时间:2022-09-10 08:10:26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发展

[摘要]基于湖北省保康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社会调查报告,分析保康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建议,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农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6-0093-03

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全国1600多个自然村的问卷调查显示,70%以上的村庄3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在能出去就业的情况下都已外出打工。农村的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转变,人口出现老龄化、妇女化、儿童化趋势,也给农村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从目前人均占有农用地数量来看,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尚未改变,外出就业仍然是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所以,各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帮助农民工外出务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农民工只是作为廉价劳动力被经济发达地区的二三产业所吸纳,其权益和生存环境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依然严峻,而且还潜藏着严重的社会隐患。为此,本文基于湖北省保康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调查报告,研究农村劳动力相关问题。

一、保康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的问题

湖北省保康县是一个全山区县,总面积3225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势起伏多变,降水集中,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县域总人口28.6万人,农村人口23.07万人,占总人口的80.7%;耕地总资源35.19万亩,占总面积的7.27%,常用耕地面积33.68万亩,其中水田仅5.85万亩;林地340万亩,占总面积的70.28%。据统计,保康农村现有劳动力为11.52万人,而农业的合理需求仅为6.5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达5.02万人。近几年来,保康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呈加速趋势,2005年4.5万人,2006年5万人,2007年5.2万人,2008年5.8万人,2009年7万人(包含临时外出务工),而且,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远高于农民收入,2005年农民工人均年工资6005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倍,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31.8%。不可否认,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生活,而且还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经济发展意识,不少农民利用获取的资金、技术和经验回乡创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也要看到,农村劳动力流动也给农村发展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据调查显示,保康县外流务工的农村劳动力16至40岁青壮年占94%,其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占农村同等学历总人数的76%。他们是农村劳动力中最活跃的分子、最有创造力的群体,是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其外流必然导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素质平均下降。不仅如此,而且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文化素质不高,甚至看不懂农药说明书,施肥用药出错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科技知识普及和新技术应用,制约了茶叶、烟叶、桑蚕等特色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茶叶产业,由于劳动力外流,留守的劳动力素质不高,致使茶园管理水平低、茶叶缺人及时采摘(季节性的劳动力需求),严重影响其规模化发展。同时,农村劳动力外流,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使抛荒、撂荒现象严重。这种状况既造成农用地资源浪费,又降低农业效益,甚至还严重危及农村的发展后劲。

(二)社会管理难度加大

就管理主体层面而言,由于大量综合素质较高的青年劳动力离开农村,农村基层组织发展缺乏年青对象,很多村子找不到合适的后备干部,党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性别结构出现断层,基层组织不够健全,部分村子只剩下一个主职干部,致使在开展“一事一议”时,村内重大事务久拖不决,导致计划生育、公益劳动、法制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治安管理等工作无法落实,影响甚至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就管理对象而言,一是由于外流育龄人员较多,流动性很大,输出地与输人地在管理上衔接困难,造成计划外生育时有发生;二是夫妻双方有一人在外务工,长期两地分居,由此引起夫妻感情破裂、家庭关系紧张,因婚姻关系扭曲而导致的刑事案件屡见不鲜;三是部分外流返乡人员将一些不良习俗带回农村,不安心从事生产,以身试法现象屡禁不止,也给农村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农民工的大量输出,加大了农村社会管理的难度。

(三)农民工的伤残负担向农村转移

由于外流农民工整体素质较低、竞争能力较弱、就业门路狭窄,大多数农民工集中在一些高强度、高危险行业,加上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差,职业病和工伤事故较多。据统计,近三年保康县外流农民工因工伤亡775人,其中伤残527人,死亡248人。在伤残返乡的农民工中,很多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无法继续在城镇生存,只能回到农村,长期由家人照顾,生活无来源,使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更加贫困。特别是部分农民工因法律意识淡薄、劳动保障意识较差,伤残后得不到相应的经济赔偿,需要政府救济,大大增加了地方财政的负担。可见,伤残农民工的元经济赔偿返乡,无疑把本应城镇和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转移给了农村,给农村发展带来极大的阻力。

(四)农村婚龄青年性别比严重失衡

外流务工的农民工,逐步适应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城市务工多年的农村未婚女青年想从贫困、封闭、落后的农村解脱出来,尽管生活并不宽裕,也会选择在城市安家。据调查,2000年至2005年,保康县平均每年有3万人外流务工,未婚女青年占31%,但这些未婚女青年回乡率不到40%,也就是说五年来保康县至少有5000名婚龄女青年在外地结婚安家,导致农村婚龄青年性别比严重失衡。因此,农村青年性别比的严重失衡,给社会安全稳定的带来了隐患,严重阻碍农村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的原因

(一)农业产业的缺陷

农业生产是随季节推移而循环往复的自然生产过程,受到气候、地理区位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使农业存在严重的产业缺陷:第一,农业提供稀少的劳动机会。农产品的生产时间,包括农户劳动时间和农作物自然生长时间,其中农户劳动时间是很有限的。这种“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差异,在农业上特别显著”(马克思,1870年),造成农户较长时间里处于农闲状态,严重缺乏劳动机会。第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在农作物长达数月的生长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形成财富的农闲时间,不能让农户在长时期内获得满意的总收入,使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不愿意选择农业,从而使农业缺乏熟练、专业的劳动力力。而且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几乎都是以“农户”为单位的传统农业耕作模式,不可避免地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而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因此,农业存在严重的产业缺陷,使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而外流。

(二)政策体制的缺陷

自建国以来,我国实施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这种战略造成产业、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具体表现在:第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使缺乏工业布局的保康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它实际上是在资金稀缺的条件下,为了实现资金密集型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目标,政府人为地压低农产品价格,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原始积累。尽管这种战略促进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但也导致了农业的落后现状,使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第二,城市“偏向”发展战略,使以农业为主的保康与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差距更大。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必然人为阻断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工业不需要的时候被禁锢在农村,以保障城市居民的充分就业,为城市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尽管城市“偏向”发展战略促进城市及其工业的发展,但也阻碍农村及其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因此,长期“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农业发展滞后,产业缺陷更为明显,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可以流动的条件下大量外流。

(三)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在我国长期“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发展战略中,一方面,不仅农村人口被长期地禁锢在土地上,而且人口不断地增加,使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另一方面,二三产业的发展、城镇的扩张、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使农用耕地大量地被占用,而且所占耕地大多是城镇周围和交通沿线的质量高、长期投入积累多的良田,尽管不断开垦荒地增补,但耕地总量也在不断减少,也造成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到2009年末,保康农业总人口23.5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81%,耕地面积33.6万亩,人均耕地仅1.43亩(数据来源:2009年保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此外,长期的、不和谐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造成耕地质量严重下降,农村耕地和种植面积逐年下降,闲置和撂荒问题凸显,仅2003-2007年的5年时间里,我国耕地面积就减少了8300千公顷,这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因此,人均耕地面积的严重不足以及耕地质量的下降,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而外流。

(四)城乡劳动力收入级差较大

城乡劳动力收入级差较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原因在于:在以劳动时间为计时工资的农产品价格核算体系下,农户存在大量的没有工资报酬的农闲时间。直接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效率较低,出现务农收入远远低于务工收入。城乡劳动力收入较大级差的存在,造成农民对农村劳动的不满足,而产生向城市流动的动机。理性的农民在比较利益驱动下不会选择种地,而是选择外流做工,使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相对落后的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因此,也正是这种原因,造成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

(五)技术进步促使农村劳动力的外流

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技术进步也是农村劳动力外溢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农业劳动力需求减少,出现技术排挤农业劳动力的现象,使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而外流;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不仅带来了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增加劳动力的需求,在城乡劳动力收入级差较大的状况下,利益驱动促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因此,研究表明,技术进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造成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而外流。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建议

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不仅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而且有效增加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收入,但这种外出务工形式不是实质上的劳动力转移,而是一种务工方式的转变。在这种现实状况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已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如果农村劳动力不外出务工,较少的人均耕地面积和发展滞后的二三产业,难以消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难以实行农业机械化生产,难以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和农民收入,难以改善“三农”问题;另一方面,农村精英劳动力大量外流,造成人口结构的恶化、农村有效劳动力严重不足,使耕地出现撂荒、农村发展后劲缺乏,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高度重视,统筹规划,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的健康发展。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笔者认为,要想实现本质上的劳动力转移就必须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缓解农村劳动力输出带来的儿童教育、老人赡养、社会治安等多种社会问题,既降低了劳动力输出的社会成本,也有效促进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又大量节约劳动力转移成本,减缓转移中的交通运输和转移前后的社会管理等压力。因此,地方政府应立足于本地的实际情况,克服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利条件,充分认识并发挥发挥比较优势,正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迎难而上,逐步解除县域经济发展阻力,发展特色产业、打工经济和循环经济等,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吸纳转移农村劳动力,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二)加强土地合法有序流转

在传统农业增收潜力有限的情况下,必须依据其比较优势,引导传统农业转向特色农业,从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引导农业劳动力合理流动。但在农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土地使用模式下,必须建立土地合法有序流转秩序,保证特色产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因此,应在“自愿、合法、规范”原则的基础上,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变单一的土地经营权为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统一的农户承包权,引导农民将自己的土地出租、入股或抵押。同时,也应加强土地流转立法,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标准,对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加快土地向农业生产能手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特色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三)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目前农村的基础设施、信息物流条件还相当差,这既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外出务工致富者不愿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尽管他们有回乡创业的强烈愿望。因此,必须抢抓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改善信息物流环境,不仅让更多的农村青年安心在农村生活发展,而且有效吸引外出务工致富者将已有的资金和已掌握的技术和经验带回农村,发展家乡。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应转变观念,把招商引资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条件同等给予返乡创业者,必要时给予必要的金融支持,让他们把在外学到的本领、经验以及积累的资金带回家乡,扶持他们做大做强,在本地创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搞好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就业能力。一是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知识结构,加强基层干部培养,增强基层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二是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村民代表议事制度,规范村民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程序,让农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保障村民自治权利;三是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使“留守儿童”和因伤致残的农民工得到基本生活保障,保证广大农村和谐发展。

四、结语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它造成大量的农村人力资本外溢到城市,加剧城乡发展差别。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人力度,使农业变成一种生态型、科技型、劳动型产业,,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第二产业转移,减少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降低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溢规模,实现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

上一篇:新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下一篇:乡村旅游目的地供应链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