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村牧区新型流通体系势在必行

时间:2022-09-10 07:46:46

构建农村牧区新型流通体系势在必行

农村牧区流通问题,是内蒙古“三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加强和完善农村牧区流通体系,既是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现实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近期,我们深入赤峰、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呼和浩特、乌兰察布等地就农村牧区流通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构建和完善农村牧区新型流通体系已经势在必行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牧区商品流通总体上势头较好,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产品购销体系初步建立,农村牧区市场日趋活跃。

(一)国有流通企业和供销合作社垄断地位逐步淡出,经营每况愈下

在计划经济时代,内蒙古农村牧区流通主渠道主要依靠供销合作社、国有粮食企业和生产资料供应公司。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变轨,供销合作社和国有流通企业在农村牧区流通领域的垄断地位已经逐步淡出,业务日益萎缩,经营每况愈下。目前,全区农村牧区粮食、供销、生产资料等国有和集体所有企业已蜕变为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的经济实体,失去了流通主渠道的功能,难以为农牧民提供有效的流通服务。特别是农村牧区供销合作社已经成为“社有民营”、“租壳卖瓤”,名为实行责任制,实则动摇了供销合作社集体所有制的基础,变成了挂供销合作社招牌的“个体户”。以鄂尔多斯市为例,2002-2004年全市贸易商品购销总额年递增18.16%,供销合作社系统低于整体增速8个百分点;同期农村居民消费物价年上涨15.48%,高于供销合作社购销量增速5个百分点,以可比价格计算,供销合作社购销总额年递减4.49%。

(二)龙头企业购销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经营形势较为乐观

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农户,是构筑农牧业产业链条、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比例的关键环节。据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内蒙古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的农畜新产品已达11个,当年新增4个,国家和自治区级的龙头企业已达58个,其中,国家级18个,当年新增6个。乳、肉、粮油、饲料的购销和加工能力分别达到400万吨、120万吨、710万吨、55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3%、11%、40%、10%。全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30亿元,比上年增长37%,完成增加值160亿元,比上年增长44%。目前,内蒙古以农牧业产业化为主的龙头企业已经占到企业总数的36%,一大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鄂尔多斯”已发展成为羊绒生产加工和销售量占全国1/2、世界1/3的国家级龙头企业;“蒙牛”奶业产业链条辐射百万农牧民,成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之一;“草原兴发”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特点,制定了长远的战略发展计划,2005年将实现绿鸟鸡饲养加工1亿羽、肉羊屠宰加工1000万只的战略目标,特别是在全国建立直销分公司以来,其流通渠道的开拓与管理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察右中旗富远马铃薯公司已具备年收购、发运鲜薯2.6万吨、储藏鲜薯8000多吨的能力,辐射乌兰察布市商都、化德等5个旗县的农牧户,每年约有700多吨的鲜薯经深圳出口至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农牧区龙头企业为推动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民间流通组织和农牧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壮大,市场体系功能日趋完善

内蒙古民间流通组织和农牧民经纪人的兴起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但是,在部分经济活跃的地区,由于商品市场繁荣、政府积极引导、农牧民自发性强等因素影响,民间流通组织和农牧民经纪人等中介机构日趋增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注入和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大量投放,以组织农村牧区农畜产品流通交易为主的各类市场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市场体系的功能也日趋完善。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富兴蔬菜批发市场、达拉特旗北国商城畜产品交易市场、鄂尔多斯清真牛羊肉批发市场、达拉特旗大树湾蔬菜产地批发市场等一批骨干专业市场已进入正常运作。与此同时,各地以各种方式创办的农工商经济联合体、专业协会、农畜产品运销经营公司等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和农牧民经纪人队伍的不断壮大,正在成为推动农村牧区产业化发展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乌审旗黄陶勒盖乡养猪协会,采取“两保两赊一结算”(保证销路、保证疫病防治,赊仔猪、赊饲料,生猪出售后一次性结算)的方式,带动全村90%的农户发展规模养猪,年出栏生猪2万头,生猪在东胜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1/3。乌拉特前旗黑柳子乡三顶村85%的农户兼搞流通业,农户家庭收入的50%以上来源于流通领域,而且有效解决了全村乃至邻村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的购销问题。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内蒙古民间流通组织网络共建立起21个地市级协会,726个乡镇级协会,有近20万农牧民加入了各类协会组织。

长期以来,由于内蒙古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和农村牧区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制约,农村牧区商品流通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不仅影响了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增收,也抑制了农牧民消费,延缓了农村牧区的市场化进程。

(一)生产资料价格失控,坑农事件时有发生

农牧民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双重身份,决定了生产资料的流通是农村牧区商品流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尽管收入不高,但在农牧民有限的消费行为中,对种子、化肥和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购买首当其冲。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哄抬物价、假冒伪劣商品打击力度的加大和城镇居民市场信息、防假识假能力的不断提高,一些不法之徒将掠夺的矛头集中指向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农牧民群体,大肆哄抬农资产品价格、出售假冒伪劣生产资料坑农害农,给广大农牧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农村牧区税费改革、税费减免和粮食直补等政策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三农”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牧民收入,但是好大一块为生产资料涨价所抵消,农牧民难以得到真正的实惠。按照中央政策,2005年农牧业“三补一减免”要高于上年水平,以平均增加10%计算,每亩可增加补贴资金24.4元。这样,国家对农牧民的补贴政策几乎全部被生产资料涨价抵消,农牧民抱怨:“皇粮纳税”时代结束了,生产资料涨价风波却来了,国家对农牧民的补贴全部让农资涨价“吃掉”了。另据内蒙古消费者协会统计,2004年全区消协共受理农用生产资料类投诉483件,主要集中在小型农用机具、农药、种子、化肥以及饲料等方面,占农村消费者投诉的90%左右,涉及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二)农牧副产品“卖难”问题突出,农牧民丰产不能实现丰收

内蒙古农牧副产品流通滞后于生产,农牧副产品长期受到“卖难”的困扰。其主要原因,一是各地普遍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现象。有的地方认为农村牧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抓生产,流通工作不用抓;有的虽然认识到流通的重要性,却又不知如何抓,最终导致农牧副产品的“卖难”问题。由于重生产、轻流通,不少地方春耕用行政手段落实种植计划,秋收后对产品销售则不闻不问,管种不管收。正如敖汉旗某乡党委书记所说:“春天是计划经济,秋天是市场经济”。二是重市场建设,轻市场预测。由于市场分析、预测难度较大,因而在农牧副产品流通工作中,各地只重视市场的场地建设,不搞农牧副产品市场分析、预测,缺乏对生产者的正确引导。三是一哄而起,随大流,盲目从事生产经营。农牧民由于自身文化素质、掌握信息、市场经济意识等方面条件的局限性,不能准确掌握市场行情,“庄户人家不用问、一家做甚都做甚”,生产决策的盲目性较大,经常出现“什么价高,就种什么、养什么;种什么、养什么,什么就难卖”的尴尬局面。以伊金霍洛旗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为例,2003年伊利、蒙牛两业集团在该旗建立31个奶站,政府引导农牧民购进奶牛5300多头,每头牛价格在18000-22000元左右,目前由于两大集团奶源基地遍布全区50多个旗县,奶源趋于饱和,对于奶质量要求较高,导致“卖奶”难,使大多数奶户入不敷出。

(三)农牧民市场意识淡薄,一家一户自我封闭的生产经营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

在计划经济时期,农牧民只管生产不管流通,他们和市场几乎没有关系。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由于农牧民尚未从长期的封闭生产格局中解脱出来,缺乏流通意识,对政府仍有着强烈的依赖性,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感到十分茫然和无奈。通过调查发现,农牧民加入流通领域虽然有一定的自发性,但组织化程度低,稳定性差,加之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导致市场信息不灵,流通环节不畅;民间流通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大都处在自我形成、自由发展、自生自灭状态。以敖汉旗为例,全旗53.3万农村牧区人口,2004年农产品产值8.07亿元,农产品商品率达80%左右,但农村牧区的流通队伍仅有9517人,仅占农村牧区总人口的1.8%,而且游兵散勇比例很大,专业推销队伍仅在2300人左右,在农村人口中的比例只有0.4%。这种单一的经营和服务与各自为战的格局,在客观上难以把握农副产品市场脉膊和知识化农牧业发展全局,在流通服务中存在着较大的狭隘性、盲目性和风险性。同时,这种分散生产、分散经营的方式和统一的大市场之间常常发生脱节,存在着很不适应的矛盾。

(四)农村牧区生产力得不到有效发挥

内蒙古农村牧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农牧业生产要素投入少。全区1990年财政用于农牧业(包括农林水)支出的比重为10.1%,1995年下降为6.3%,2004年为5.5%。2002、2003和2004年虽然在“三农”方面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但主要是靠国债资金,而且85%以上用于大川大河治理和生态建设等重大工程。二是农牧业科技投入少。一些部门和地方对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相应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力,往往喊得多、落实得少;科研人员除了承担少量的国家课题外,主要精力都用于“找米下锅”的项目上,谁出钱就给谁研究,研究项目缺乏基础性、方向性和宏观性;农牧业技术推广人员由于经费得不到保障,往往一人从事多种职业,甚至将农牧科技推广作为“副业”,还有的实行“既开方又卖药”,向农牧民收取过高的技术服务费,影响科技成果的推广。三是农村牧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村牧区劳动力难以实现有效的转移。这也是农牧民收入不能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决农村牧区流通问题绝不是对传统农副产品流通网络修修补补,也不是单兵突进地去推进,必须要与解决“三农”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结合起来,融科技、金融、信息、加工、服务于一体,再造新型农村牧区流通体系。

(一)整合现有流通资源,培育农牧业生产资料和农牧副产品流通中介组织

龙头企业、专业性协会、农牧民经纪人的快速发展是农村牧区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农牧副产品市场开拓的主体,因此必须扶持其加快发展。首先,要积极培育农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使之不断增加数量,壮大规模。其次,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

(二)改造农村牧区供销合作社,发挥流通主力军的作用

改产权、改体制、改机制,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供销合作社的经营网络,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推广现代营销方式,重新构造供销合作社的经营网络和服务体系,推进助农增收。

首先,要改革社有企业的产权制度。主要应以股份制为主,吸收企业内外、系统内外不同主体参股,打破企业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实现产权多元化。同时,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和从事重要商品经营的企业,要坚持理事会控股,本着调优、调大、调强的原则,集中优良资产办成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资、棉花、日用工业品等商品经营龙头企业和经济效益好的骨干企业,努力提高企业的扩张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上规模、上档次、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集团,使其尽快成长为具备一定竞争潜力的现代企业;对于其他企业,要多种形式,不拘一格,通过建立集团公司或资产经营公司等方式,各级供销社理事会作为社有企业出资人身份行使在企业的权利,履行出资人的相关义务,使之逐步形成行之有效、新型的社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促进社有资产和企业不断发展。

其次,要改造传统经营网络。一是改造传统网络要发挥优势,把打造农牧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网络和其他主营商品经营网络作为重点,由若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组成经营网络体系。二是对供销合作社现有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三是要实现社有企业与连锁企业对接,鼓励实力雄厚、品牌效应大的企业扩张自己的品牌,自上而下形成联合较为紧密、品牌知名度较高、带动能力较强、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四是通过内外联合、整体加盟的办法,靠大连强,实现发展。

(三)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拓展农村牧区流通销售渠道

各级政府应积极构建农牧副产品流通信息网络,为专业合作社、其它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流通大户、专业户和农牧民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服务,在农牧民和市场中搭起联系的金桥,加快农村牧区市场化进程。具体做法可以是在乡镇建立农牧副产品流通信息中心,发挥信息中枢作用;在经济实力较好的村成立村级流通网络信息站,聘用专人负责信息工作;在经济条件差的行政村建立信息点,由素质较高的村干部和流通能人担任信息员。利用各级信息网络中心(站),利用网络信息促进流通服务,提高信息的服务面和实效性。

(四)提供优惠政策,扶持农村牧区新型流通组织的健康发展

1.财政政策。财政手段是一种由政府直接掌握,灵敏高效的调控手段。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农牧业税收和农牧业财政支出两个方面。税收方面,可以对各类农牧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进入农牧业领域的工商企业、对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相关的经营业务减免税。财政方面,一是应该建立健全农牧产品储备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风险基金和吞吐调节制度;二是加大农牧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农牧业科技进步;三是加大对农牧副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财政应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加快构建农村牧区现代流通网络,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和配送中心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到乡镇、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新设门店。

2.金融政策。金融政策是国家利用货币、利率、信贷等金融手段对农业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规则。一是要扩大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规模,特别是依靠政策性金融,筹集和提供更多的国家专项储备资金。二是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支持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牧民的金融纽带,更好地支持农村牧区流通组织健康发展。三是对诚实守信的流通企业和流通大户,适当降低贷款利率,或者采取财政贴息等办法,鼓励其为农牧民搞好流通服务。

3.行政政策。主要是突破不适合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传统管理体制,用集中办证、集中办税等方法使流通业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为企业发展清障;进一步规范执法检查,改革市场行政收费方法,减轻流通企业的负担,使企业轻装上阵;对流通企业的重要项目给予用地和电价优惠,流通企业的信息化改造项目享受政府有关技改贷款贴息或低息政策,加大对本地流通业和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扶持力度等。

上一篇:基于企业价值网建设过程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下一篇:企业专利战略与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