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横向渗透

时间:2022-09-10 06:30:56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横向渗透

摘要:德育是教育学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具有重大的意义。高中学校美术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和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平,所以说美术教育与品德教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美术教育;德育;渗透

德育是教育学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具有重大的意义。高中学校

美术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和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平,所以说美术教育与品德教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美术教师应考虑到的是,怎样利用美术学科的独有特点,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发挥教育因素,因势利导,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我深深的体会到:美术教育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色彩、线条、肌理、构图等审美因素来进行的视觉教育过程,学生广泛的接触美术作品,能增进他们对美的认识和了解,提高鉴赏和创造能力。现代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艺术大师,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美术特有的表达方式,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来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对于美术课堂的特殊性和教育性,我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横向渗透的做法是:

一、更新美术学习观念,德育美育并重

精致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美好画卷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艺术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正义与邪恶的标准。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一课,让学生谈谈对本课的欣赏体会,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世界著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如果不勤学苦练基本功,又怎么能创造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呢?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其思想境界。

二、 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影像以及文字说明进行综合,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提高感官效率,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例如在美术教材中讲述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一个局部,学生却很想了解这一长卷的全部画面。这时就可以利用网上的搜索引擎,还可以欣赏到世博会展出的“会动”的《清明上河图》,更加直观地了解北宋都城汴梁繁盛的景象。在欣赏国外美术作品时,学生往往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和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例如,欣赏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宫女》这一作品时,让学生通过Baidu搜索引擎,就可以查到大量与作者相关的文字资料。从而使学生体会了《宫女》这一作品表达出艺术与财富出自贫贱者之手这一艺术思想,使德育美育互相衔接,教育学生在作品中体现德育思想,使美术作品更加完美。所以,运用互联网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渠道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美术课堂的学习积极性。

三、让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了解历史,陶冶情操

例如讲述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布局,构图和关于作品的种种猜测,介绍了文艺复兴运动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指导学生讨论: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还有哪些饱含艺术大师思想的名作?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接纳他人的观点,形成既充满了竞争又愉快合作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始终要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要尊重课堂,又要活泛课堂,形成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情境。通过讲雅克路易?大卫的代表作品《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向学生展现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进程;通过介绍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的美术流派,让学生了解19世纪法国人民反对王权复辟的斗争历史。这些讲解,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过去学过的历史知识,在轻松又不失严肃的教学气氛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能力

课堂上通过讲解摄影的技法和效果,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相机,拍摄校园内外美与丑、善与恶的镜头。通过抓住时刻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个精彩镜头,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对身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会,从而达到德育的教学渗透。

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在制作工艺美术教学过程中,结合民间美术的欣赏,使学生了解不同时期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各个地域的民间美术特点,发挥青少年的青春活力,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制作民间美术作品的同时感受民间艺术也有它独特的审美观。在介绍油画作品时,使学生了解油画这一艺术来自西方,但却是由中国画家耕耘、哺育,在中国文化艺术的滋养下开花结果的。当代的中国油画,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西洋画”,既带有一些东方中国民族与地域特色,又结合一些国外的处理技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通过介绍我国历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及建筑艺术在世界美术领域中产生的重要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历经数千年的历史领域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世界绘画史上很少见的。在现代国画油画的表现技法上,我国除了与西方绘画有相同的技法,还具有与西方绘画迥然不同的民族特色,使中国绘画在世界绘画之林中独树一帜。

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所以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与时俱进。教师需要根据所授教学内容,创造形式多样的教育情境,动中有节,乱中有序得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教育体验。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使学生不仅得到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美。

总之美术课应加强美育与德育功能的合理渗透,作为美术活动所具有的德育价值,应是随着美术课的整个过程循序渐进地出现。高中美术课在作为德育手段方面,有其它学科没有的优势,属于边缘学科。在美术课中加强德育的渗透,自觉的在美术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的教育影响,成为每个教师的共识。

在美育中渗透德育,在学生逐渐形成的思想意识里,体现德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这种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德育渗透,是其它德育方法无法替代的。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同时加强德育概念,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堂活动以及变换不同情境的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使美育和德育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论美育与德育对培养青年学生的重要性》

[2]《新课标背景下美育与德育关系的再思考》

[3]《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上一篇:浅谈中专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及教学策... 下一篇:人生自由的境界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