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浇校园 白首见丹心

时间:2022-09-10 04:21:37

心血浇校园 白首见丹心

在梧州岑溪市马路镇最偏远的昙雅村,村里有昙雅小学、三桥小学和三界小学。这3所小学都窗明几净,书声琅琅。当你赞叹这几所让你耳目一新的山区学校时,26年来扎根于此,为教育事业聚神竭力、呕心沥血的廖鲁光老师更值得你赞叹。

建 校

昙雅村的三界小学,是岑溪市马路镇最边远、最贫困、最落后的山村小学教学点之一,这个教学点全日制只有3个年级3个班63名学生。廖鲁光从1986年便到该校工作。初到时,该校瓦面破漏、地面坑洼、墙体开裂,亟需进行修缮。

廖鲁光提出了维修校舍的建议,三界村村委会决定捐献150条杉木给学校,但木材还在距学校8公里多的林场上长着呢!廖鲁光便与同事、群众翻山越岭,把杉木一根一根地从山岭上背回来。学校拿出了历年积存的2 000多元,买回了石灰、水泥、铁钉等建筑材料,对学校进行了修缮,学校危房问题总算解决了。

1989年,三界小学计划把学校330平方米的瓦房改建为砖混结构的教学楼,廖鲁光又积极配合校董会发动群众捐钱、捐材料,短短一个学期,该校便建起了3间教室、1间办公室和2间教师宿舍。

1990年,三界小学校董会又决定发动群众集资,彻底改变学校泥墙瓦面的教室。由于第一次集资刚过不久,许多群众都不太理解。是啊,昙雅村还是一个贫困村,三界又是村中最“山”最落后的自然村,谁愿意花这么多钱去建学校?廖鲁光提出以捐资推动集资的办法,让热心人带动其他群众。当时廖鲁光只是一个代课老师,首先带头捐了350元,而他当时两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也不到350元!他不仅捐钱,还义务劳动,白天在校上课,晚上主动挨家挨户发动群众捐资集资。20多个晚上,廖鲁光走访了学校所在地的所有群众。“廖鲁光这么穷都捐了350元,我们一个人出15元又算得了什么?”许多群众都这样说。在廖鲁光的带动下,群众们捐的捐,凑的凑,但全部收上来的钱还是不够用,怎么办?廖鲁光又提议学校自己烧青砖,这样可以省出很大一笔开支。于是学校校董会采纳了廖鲁光的建议――请人打砖坯,借群众的砖窑烧砖。入窑、烧砖、出窑,这些体力活落在了三界小学师生身上,廖鲁光更是其中的“主力”。为了建校,那一年廖鲁光在砖窑上过了除夕与春节。7窑共烧出了58 000多块青砖,教师们一块一块地将砖搬出窑,再一块一块地把砖搬回学校……教学楼终于建成了,学生们不用在危房里上课了,廖鲁光欣慰地笑了,这崭新的教学楼,凝聚了多少他的汗水啊!当时,《梧州日报》曾以《一步一个脚印 六年六百平方》为题报道了三界小学艰苦建校的事迹。

2005年夏天,三界小学大门外的地坪大面积崩塌。廖鲁光又像当年建校一样,带领师生捞沙挖石,修建挡土墙。放学后及周末,廖鲁光总是加班加点,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建起了一道8米多高、20多米长、1米多厚的挡土墙。2008年,三桥教学点教学楼楼面出现裂缝,廖鲁光又带头捐款,用群众捐来的6000多元和学校筹集的8000多元,和群众一起,一砖一瓦地把三桥教学点的教学楼修建好了。

不单是教学楼,廖鲁光还带领师生和群众,硬化了3所学校的所有操场及校道,建好了500立方米的挡土石墙,建起了教师宿舍,还建成了150多米长、1.8米高的围墙……这3所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昙雅村师生与群众的自豪。昙雅村人都知道,没有廖鲁光,就没有昙雅村现在美丽的校园。其实,值得赞颂的,不仅仅是廖鲁光带领群众建起的美丽校园,更是他在群众心中树起的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育 人

廖鲁光从1986年开始在昙雅村三界小学当代课老师,1989-1999年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1995-1998年兼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1996年经考试成为公办老师,2000年担任村校教导主任,2003年至今担任村小学校长,这是廖鲁光从事教育事业的历程。

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后,廖鲁光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学习科技知识,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搞小发明,写小论文。近些年,学校几乎年年都有学生获岑溪市、梧州市和自治区级小发明或小论文奖,廖鲁光也获得了相应的指导奖,学校也被评为“岑溪市科技先进集体”。

1998年前,廖鲁光一直教毕业班语文,毕业班的语文成绩都不错,但由于数学成绩跟不上,没有一个学生能考上市重点初中。1998年秋,廖鲁光主动提出承担毕业班数学课教学工作。接任后,廖鲁光想方设法提高数学课教学质量,既注重转变学困生又注重培养特优生。当时他所教的梁海剑同学考上了岑溪市第二中学,这是昙雅村首次有人考上重点中学,在小山村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廖鲁光除了认真教好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外,还积极带头撰写教学论文,并尽其所能指导其他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目前,昙雅村小学的教师有多篇论文获岑溪或梧州市级奖励。廖鲁光所撰写的《浅谈如何联系实际 优化数学教学效果》还刊登在《梧州市教育论文集》内。此外,他还鼓励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多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从2000年秋季期起,全村3所学校都摆脱了镇质量抽查成绩落后的状况,而且有多个班的学科成绩居于全镇前列。近年来,昙雅村小学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每学期市、镇质量抽查,都达到合格甚至优秀以上。

10多年前,廖鲁光与村里的老师都没有接触过电脑,这给开展“两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廖鲁光带头学电脑,他一面工作一面练习,还利用节假日时间在校苦练。他遇到不懂的就看书,并主动向镇上会用电脑的老师请教。半个学期下来,廖鲁光基本掌握了日常使用的电脑知识和技巧。后来,他还尽量抽时间组织校内教师学习电脑知识。

廖鲁光虽然担任村小校长,但仍然坚持带班上课,他勇挑重担,专教薄弱班级,这让学校师生和村里的群众对他非常敬重。26年来,同事们都说,若论先进,无论怎样评,廖鲁光都应该是“先进”。但是,廖鲁光总是把荣誉让给其他教师。在他所获的20多个奖项中,绝大部分是“让”不出去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奖励,例如1998年获得的“岑溪市优秀科技辅导员”、2011年所获得的“岑溪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以及2012年获得的广州助学基金会“八桂优秀乡村教师”等。

上一篇:护理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及效果探讨 下一篇:职业技术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