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分析

时间:2022-08-12 03:51:32

职业技术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分析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改革,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这对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侧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要求广大教师切实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实现高效课堂。本文通过对行动向导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其基本特点,并对其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基本特点 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208

行动导向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其在教学过程中是无用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在行为导向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的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并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1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1.1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概念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最早出现在1980年前后的德国,这一时期的德国教育正在处于繁荣阶段,他们率先对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的德国教育行业的飞速发展。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核心,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目标,在教师自身行为活动的积极引导下,通过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包含多种教学方法、实践手段和实施路径,经过我们对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研究得出:教学以职业活动作为主导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以最大程度上达到教学目的为宗旨,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出特色的教学方案,实现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养成自觉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网络教学、图片展示、启发式教学、演示法等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使教学效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1.2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我们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概括:第一,这种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手、脑等器官充分调动起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聚精会神地听讲。第二,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完全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散发的活力,在一个和谐的气氛中学会知识。第三,在行动向导教学模式中,教师能够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以引导者、传授者的身份,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第四,行为导向教学模式能够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合理安排教学流程,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手段,将学生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等结合到一起。第五,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自觉投入到教学中去,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

行动导向教学中存在几个关键点:首先,意识的参与;其次,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最后,要有一套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

1.3 行动导向教学和传统教学之间的区别

教育方面的基础理论等都是想通的,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就行动导向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两者之间在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天壤之别。前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对新知识进行学习和把握,积极对学生进行指导,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而后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刀切”、“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丧失学习的动力。

2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就是通过一些教学手段和路径,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行为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抛弃以教师为核心,以课本为标准的教学思想,对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我们可以将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投入教学活动中:

2.1 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现场探究

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现场探究,能够帮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只有掌握了事物本质规律,才能在不断运动中得到发展。以下总结了行为导向创新应用的三个方法,重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一,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参观活动,通过视觉刺激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知。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当地的一些著名企业进行参观,使学生充分了解真正的工作环境,体会真实的工作状态,熟悉企业的整体运行流程,对其蕴含的文化底蕴进行感悟,同时提高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专业修养,树立一个合理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观念。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地区的一些名人故居和具有地区特色的博物馆等,使学生了解一些当地的文化内涵和国家的发展历史,通过情感上的引导,引发学生的共鸣,树立伟大的目标,明确自己的职责,提升荣誉感和使命感。

第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通过不同人群对事物的反应,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主题可以是多方面的,例如围绕“网络用语”、“我眼中的家乡”等进行调查,不仅仅能够对某些社会现象,进行充分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还能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这种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使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学习习惯。

第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外动手制作活动,将学到的知识,和谐地融入制作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自己的不足,通过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真正实现知识现实化,现实知识化。但是在专题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式,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评选,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

2.2 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

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不能过分理想化,要切实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还要照顾到学生的自身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不管是哪一学科的教学内容,总会有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发学生的联想,找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在教学实践中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敢于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在开拓学生思维空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此外,情景教学是书本与现实之间沟通的纽带,使学生在想象的空间体验真实的感受,通过理论解释现实现象,通过知识分析实际生活,通过自己的经验解决问题。

行为导向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流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不管是活动探究还是创设情景教学,都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实践。

3 结语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注重系统性、目的性的教学实践,通过真实的工作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职业工作中,提高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的合作反思中,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框架和专业技能。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行为导向教学模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切实认识到行为导向教学模式自身所存在的优点,根据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思考,帮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体会知识的力量,感悟知识的魅力,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养成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认知习惯。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中,同样十分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但是这不代表着只要能掌握理论知识就能完成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使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以及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不仅要学精还要做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中以培养专业人才为核心的教学目标。本文从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出发,对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进行简要论述,希望能够为日后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及其创新探析[D].东北大学,2008.

[2]汪静.德国“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

[3]刘邦祥.“行动导向教学”原则下的教师职业能力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4]刘邦祥.以职业行动为导向推进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8,(33).

[5]姜大源.着眼于未来的理性思辨:坚持与改革――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近期发展动态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4,(13).

上一篇:心血浇校园 白首见丹心 下一篇:高原地区胸腹多发创伤急救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