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分析

时间:2022-09-10 04:19:16

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分析

[提要] 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信贷融资是其发展中的重要步骤,能够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经济保障,为企业未来发展计划的实现提供巨大的经济支持。本文以中小企业为对象,围绕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对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信贷融资问题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13日

一、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途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用来周转,而一般的中小企业都会选择通过信贷融资的方式快速获得相应的资金。经过本文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中小企业通过将企业中的资产进行转换,从而变为投资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企业所有者追加投资的方式进行的,内源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原始性的特点,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主要是通过内源融资的方式,积攒起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这种方式是很多企业成立初期使用的原始的融资方式;第二,能够抵抗一定的风险,这是因为内源融资的方式,不存在外源融资中的到期需要将本金和利息进行归还的情况。一方面能够降低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企业面临的资金风险,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但是,内源融资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其融资的规模会受到企业发展的制约,企业需要通过盈利能力来获取企业所有者的资金追加;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很难通过内源融资来帮助企业度过经济危机。

(二)外源融资。外源融资也是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扩大规模。尤其是通过外源融资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内源融资过程中的局限性,从而能够帮助企业融到更多的资金,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外源融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直接融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其他方式,让投资者直接通过购买企业相关产品等形式,进而能够帮助企业直接融到相关的资产。直接融资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协调供需双方的利益,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对自身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缺点,就是投资者可能会面临着较大的投资风险;第二,间接融资。主要是通过一些金融机构,通过发行有价证券等方式,然后金融中介能够通过购买企业的证券,从而将相关的资金提供给企业进行使用。间接融资的优点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募集到更多的资金,能够更好地满足供需双方的需求;但是由于专业金融结构的介入,可能会导致投资者的收益比较少,同时也导致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过程中的成本增加。

二、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往往会通过内源融资的方式进行资金的募集,通过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融资的方式比较少。这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供需不匹配。虽然商业银行也是中小企业进行外源融资的重要方式,但是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中依然占据着较小的比例。这是因为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供需并不匹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商业银行并不希望贷款给中小企业,这是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的规模比较小,盈利能力也比较弱:一方面中小企业很难与同类大型的企业进行竞争,可能会面临着严峻的销售题,投资与收益并不一定成正比;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整体应对资金风险的能力较弱,所以会对商业银行的投资造成一定的影响,无法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利益。因此,很多商业银行并不愿意借贷给中小企业。第二,中小企业不愿意向商业银行进行借贷,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小企业在向商业银行进行借贷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抵押等方式来进行借贷,这种方式的流程比较长,无法解决一些中小企业的资金急需问题;另一方面很多商业银行在审核信贷的过程中,非常看重企业的信用,但是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其信贷能力比较低,所以被商业银行拒绝贷款的可能性比较高。

(二)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导致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受到限制。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地发展,但是由于市场发展的时间较短,再加上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所以在体系的构建方面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摸索。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产生了较多的问题:第一,目前虽然我国对于一些企业建立了信用体系,但是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很多商业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贷款的过程中,无法查询到详细的中小企业的信贷信息,因此很多商业银行不敢贸然将资金借贷给相应的中小企业;第二,中小企业的担保机制不够健全,国家的相关政策对于中小企业借贷的支持力度不够,各方面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借贷能力;第三,由于中小企业缺乏一定的监督,很多商业银行认识到借贷给中小企业的风险比较大,从而不愿意借贷给中小企业。

三、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策略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问题,需要给予有效的解决策略,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问题在法律层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才能够更好地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融资,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进行发展。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要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进行信贷融资的各项法律法规,从抵押担保、信用体系、风险评估等各个方面进行完善,从而能够使得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融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才能够真正实现信贷融资的过程;第二,一些发达国家中,其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比较快,针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法律法规也相对比较完善,所以可以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内容,从而能够对本国法律进行不断地完善。

(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中小企业在向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融资的过程中,需要提交自身的信用评价等信息,因此需要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才能够使得中小企业在进行信贷融资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进行相关信息的查阅,然后对中小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核。因此,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非常重要,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立专门的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进行调查和评定。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众多,所以需要专门的机构开展信用评价体系,才能够及时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进行评级。第二,在对中小企业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使得信用评价的结果能够真实反映中小企业的运营能力,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评价;另一方面需要对中小企业的各方面进行深入地考察,避免由于遗漏信息造成的信用评价结果不准确,从而造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过程中的困难。第三,要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专门的监督机制,从而能够更好地对中小企业的经营进行监管,一方面可以对中小企业的经营过程给予专业的建议,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度过经营中的困难,进一步降低其在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另一方面需要对信用评价体系及中小企业的相关内容进行严格的监督,从而能够保障信用评价体系能够公平、公正地显示中小企业的经营现状。

主要参考文献:

[1]武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2.

[2]鲍静海,周珊.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承诺业务的完善[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7.4.

[3]张伟,张大勇.国外政策性银行运作的经验与启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3.

上一篇:腊八粥里品年俗 下一篇:ST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