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的心理需求及健康指导

时间:2022-09-10 03:47:37

骨折患者的心理需求及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356-01

【关键词】骨折;心理需求;健康指导

骨折是以身心痛苦、肢体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大多数患者发病突然,毫无心理准备。在康复过程中,由于患者的年龄、性格、人格特点、文化背景及社会环境影响的不同,在疾病过程的心理反应也不同,临床表现为:自卑、痛苦、抑郁、悲观、绝望等,这些可引起或加重身体不适感,如:肠胃不适、食欲下降、失眠等,导致康复过程减慢,严重影响他们回归社会[1]。针对此类病人,我科自2010年1月~2010年12月对收住的65例骨折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消除其思想障碍,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其并发症,对恢复健康起了积极作用。

1 临床资料

65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男40例,女25例,年龄27~77岁,平均46.8岁,其中上肢骨折28例,下肢骨折34例,骨盆骨折3例。

2 患者的心理需求

2.1 恐惧心理:患者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骨折,多有伤肢肿痛、运动障碍或伤口出血,及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病情的不了解,担心会不会致残,其次害怕治疗失败,因此,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极差时,易产生恐惧和消沉情绪。

2.2 急躁心理: 骨折一般是突然外伤所致,需住院治疗时,生活不能自理、担心医疗费用、康复效果等,并且由于疼痛和活动受限而产生急躁心理,常责怪家人未悉心照料,且埋怨医护人员未尽职尽责。

2.3 焦虑心理: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给生活自理带来困难,病人因怕给家庭成员增添麻烦和经济负担,不愿与人交流,对功能锻炼不积极,缺乏信心等。

2.4 孤独感和失落感: 突然的伤害致病人身心痛苦,住院后面临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打破了原来的生活规律,随着社会角色的改变,对陌生的环境难以适应,以及疾病的痛苦和长期住院,生活单调、乏味,容易产生与亲人分离的孤独感和莫名的失落感。

3 心理护理

3.1 病人入院时的心理护理: 入院时,护士要热情接待患者,主动介绍医院的有关情况、环境,介绍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并把患者介绍给病友,使其和大家和睦相处。针对病人的性格、文化层次、经历的不同,积极运用护士的权威、知识与关心来支持病人,采取说服劝慰、启发建设、激励鼓舞等方式,使病人发挥自身内在潜力,面对现实,处理好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协助病人渡过难关。同时护理人员要有同情心,语言亲切、态度和蔼,经常与病人交谈,及时掌握其心理状态,了解其心理所需、精神所需和生活所需,共同营造一种良好而和谐的气氛[2]。

3.2 病人康复时的心理护理: 当患者进入到康复阶段时,病情相对稳定,此阶段的患者分为2类,一类患者恐惧感明显,担心锻炼会使自己愈合的部位再次受损,因此不敢锻炼;另一类急于求成,渴望自己能够早日康复,锻炼强度过大,加重病情。对上述患者护士要耐心说服,消除患者恐惧不安和急于求成的心理。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制定功能锻炼计划,鼓励患者在能力范围内调整个人生活,尽量避免依赖别人,指导患者掌握功能锻炼所需要的技术方法,强调功能锻炼的重点性,使肢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在功能锻炼的过程中,也要常给予患者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4 康复指导

4.1 指导患者消除思想顾虑: 护士应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需要,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及心理承受能力给予劝导安慰,及时解决各种不适、疼痛、睡眠障碍等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主动参与意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2 饮食指导: 向患者说明营养支持有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鼓励患者多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和钙的食物,如:骨头汤、豆腐、牛奶、鱼类等,同时还要补充维生素D,以协助钙的吸收,饮食尽量做到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可适当多吃些西红柿、青菜、萝卜、苋菜等V-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头的生长。

4.3 正确指导患者有效的功能锻炼: 康复治疗应包括局部和全面的功能锻炼[3]。功能锻炼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循序渐进的进行,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长到短,强度由弱到强,活动度以患者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感到疼痛为度。在损伤早期,可在床上进行被动功能锻炼,如按摩肢体,防止肌萎缩,以促进血液循环,教会患者用手指抓捏活动,并协助行肘关节的伸展运动,下肢可行股四头肌能力运动。后期主要是恢复受累关节活动度,增加肌肉的力量,使肢体功能恢复正常,主要形式是加强伤肢关节的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关节迅速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同时最大限度的恢复肌力。对不同的关节主动锻炼的活动范围也有所不同,髋关节练习伸、屈以外,还要练习外展内收与内外旋转,直到能盘腿坐为止;而膝关节主要练习伸、屈运动;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更大,锻炼以外屈、上举为主;肘关节的锻炼以伸屈为重点 ,前臀的锻炼以旋转为主,对内去除外固定的患者可采取助力运动,以后随关节活动范围的增加而减少助力,对组织萎缩、粘连严重而助力运动与主动运动难以奏效者,可使用被动运动,动作应平稳缓和,不可使用暴力而引起新的损伤。

4.4 出院指导: 出院时医护人员要详细交待注意事项,强调坚持功能锻炼及加强营养对以后的康复十分重要。同时要加强心理康复,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配合康复训练,使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得到充分体现。

5 体会

通过对65例骨折患者的全身心护理,及时发现心理需求并有效干预,患者均能了解治疗护理的目的,从而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配合康复锻炼,使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指导,不仅能在护患交往中服务与患者 ,也可提高自身的专业护理水平与交往技能。

参考文献

[1] 李树贞,赵曦光.康复护理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37.

[2] 周郁秋.护理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4-136.

[3] 范振中.骨科康复医学[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55-160.

作者单位:833600 新山子石化医院康复科

上一篇:浅谈产后心绪不良的护理干预 下一篇:恢复期母婴同室对高危儿出院后发病率的影响